520,致敬那个你痛恨的和热爱的高中生活——杭州中考志愿之学生体验篇

这是一所网红学校,从一开始的构思开始,就很网红;这是一所代表总建造师理想的学校,为了让区域的经济、地产、教育齐飞;这所学校以红色为主题,立在钱学森路上,让人眼前一亮;这所学校的第一届高考成绩很耀眼,对外宣传浙江省的状元来自于这个学校。
一个不公开的秘密:状元的确不算是这个学校培养的,状元的三年都在对岸滨江校区学习渡过,和同届民办班39个学生的交集,可能就是分班考的一个上午和军训的一周。不过学校的蒋镇西老师也的确在对岸带过状元一年,这些都有历史原因,以后不会有了。
关于学生的去向,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两个民办班学生的出路。媛妈会同时附上学生初中的大致学习情况,希望能对初中生家长填报志愿做个参考,还是那句话,杭州的高中老师都是好的,至于为什么要如此招生,完全是因为高中的出口。
A同学:来自于嘉兴,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家里比较重视教育,父亲是第一届天元的家委会主席,高中三年在学校叛逆过,幸好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高考去了上海海关学院。
B同学:来自于嘉兴,宁波镇海没考进,来天元应该是冲着清北来的,天才型选手,走数学竞赛,高中学校推荐去了清华营,高考去了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实验班。
C同学:来自于杭州,高中三年看着周边努力的同学有点发毛,觉得人生要有自己的生活,不适应学校节奏,一直被学校节奏带着走(这样的同学去任何一所高中都会不适应的),当初是冲着天元新学校设施好、小班化教学来的。高考去了澳门科技大学,依旧过着自我舒适的生活。
D同学:来自于绍兴,据说是绍兴的语文单科状元。很聪明,时而努力、时而颓废,只要她不追言情小说,不胡思乱想,成绩肯定是好的。高三被父母强行通校,高考去了北京科技大学。
E同学:来自于嘉兴,从小怀揣着科学家梦的化学严重痴迷者,化学竞赛选手,竞赛成绩止步于省二,来天元是为了去好的大学,高考去了北京化工大学。
F同学:来自于丽水,因为丽水没有什么好的学校,F同学想到杭州来见见世面,中考在丽水地区也是佼佼者,一个啥书都爱看,也很痴迷于学习的人。高考去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五年一贯。
G同学:来自于温州,离温州中学好像有些差距,不过初中成绩不错,父母送孩子来杭州接受更好的教育,高考去了浙江中医药大学。
H同学:来自于嘉兴,性格有点闷,物理竞赛选手,水平是有的,但是成绩出不来,来杭州是为了寻找更好的高中出口。高中三年成绩一直不好不坏,高考去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同学:来自于衢州,父母都是老师,自身学习习惯很好,朝五而诵、晚十而息,大家都认为是北大人文系的种子选手。高考去了华中科技大学。
J同学:来自于丽水,本校教师子女,学习习惯很好,也很努力,是学生会副主席,能力也不错。高考去了宁波诺丁汉大学。
K同学:来自于嘉兴,外籍,高中三年的成绩属于正常,高考去了宁波大学。
L同学:来自于金华,才女,文科很好,初中成绩应该蛮不错的,性格上有点张扬。高考去了港中深。
M同学:来自于杭州,毕业于拱墅区冠军路的民办中学。从小就是奥数型选手,中考考砸,不想去其他高中,来了天元。高考如愿考上了浙江大学工科实验班。
N同学:来自于台州,在台州地区成绩应该是蛮好的,想来杭州读书,高中三年成绩不错,是唯一一个有语文和英语国家级奖项的学生,高考去了浙江工商大学。
O同学:来自于嘉兴,女孩子当中少有的物理竞赛选手。高中三年成绩一直不错,清北交复的种子选手,高考没考好,进了浙江工商大学最难考的专业。
P同学:来自于嘉兴,很认真,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高考去了大连理工。
Q同学:来自于嘉兴,认真且有个性,高中选文,高考考进杭州师范大学,算是圆了老师梦。
R同学:来自于金华,家底殷实,不知道是来上学的,还是来交朋友的,不过也没影响学习氛围,高考去了独立学院。
S同学:来自于台州,有艺术气质的女生,学习还蛮不错的,一心考中传,高考如愿。
T 同学:来自于嘉兴,阳光大男孩,父母都是老师,希望他找到一个好的高中平台,跟好朋友一起考上好的大学,高考考进了河北工业大学。
U同学:来自于嘉兴,很聪明,学习习惯不好,父母是希望他在高中有人盯得紧一点,高考去了重庆交通大学。
V同学:来自于嘉兴,父母是老师,跟着好朋友一起来杭州求学,希望能进好的大学,高考去了上海电力大学。
W同学:来自于台州,理科女,英语很好,高考英语在140+,高考考入了浙江工业大学。
X同学:来自于杭州,毕业于上城区公办初中,属于一直努力寻找自己方向的不靠谱男生,高考去了浙江工商大学。
Y同学:来自于杭州,毕业于拱墅区民办初中,中考应该是考得不太好,高中三年学生会主席,能力不错,高考去了浙江外国语学院。
Z同学:来自于杭州,中复生,天赋型不好好读书的选手,想当服装设计师,高考去了武汉纺织学院。
AA同学:来自于嘉兴,聪明的不好好学习学生,在高中三年老师的紧盯下,高考考进了宁波诺丁汉大学。
AB同学:来自于丽水,信奥竞赛生,最好成绩是国二,不算能好好学习的,高考去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
AC同学:来自于台州,一直是年一,冲着清北来天元的,高考681,去了南京大学。
AD-AJ同学,高考分别去了浙江科技大学、万里学院、温州理工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嘉兴学院等。
还有三个学生复读。
以上是天元首届学生的出口。第一届人数少,还分了两个班,以后不会再有了。
高中家长和学生应该看出来了,你的高考出口跟学校是有关系的,学校的教学决定了你的高考目标下限;高考的出口跟你自身更有关系,两个班、一套老师、一个新学校教出来的孩子高考出口如以上,其实差距是很大的。
学生们说:
我们刚到学校的时候,这还是个大工地,记得P同学的妈妈和爸爸还跑到边上大华带着无人机拍学校建设的样子,当时真的不能想象我们要在这样的地方学习三年。事物总是变化的,现在想想很有意思,我们都已经毕业快一年了。我们的高中三年是跟着这个学校一起成长的,学校的确没有外界宣传得那么好,但也不是那么差。
想念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天天去杭师大住宿的日子;想念食堂的烧饼和小馄饨;想念每个和我们亲密接触的老师:
小燕姐跟我们分享儿子带来的新疆特产,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也经常被我们气哭;晓云每天矜矜业业守着我们这群人,天天跟我们说你们很聪明,但是学习习惯真的是不好;建伟经常会说,你们考的题目我都讲过为什么还不会呢,现在看高考数学也没有平时考下来那么差;林老师天天跟我们说他的本事只能教到我们120分,但是120+的好几个;高中教过我们的蔡蔡去别的学校当了校长,钱老师高三来接任还是有人考到140+;树广是个很有实力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地理成绩都不错;赵凯已经在二中了,不过天元第一届技术均分90+还是他的功劳;从一个青涩少年到逐渐油腻的化学天才少年还在天元教着他的化竞生;松贵一直保持着他良好的作息,也保持着历史老师的严谨;还有我们一本正经的生物王老师,我们也都能听懂他的课了;还有SI校长,从很像数学老师的校长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校长。
学校在这群认真勤劳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到现在这样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希望学校能越来越好。初三生们不要犹豫,只要你们好好读书,不要像我们这样不上心,天元的老师一定能在三年后给你们一个很好的未来。
不管在什么样的高中,高中生活都挺不好过的,高考要过特控线也就是全省的前58000,还是要很努力的。我们痛恨这三年不好过的高中生活,也怀念这三年抛头颅洒热血的高中生活。
520,致敬我们痛恨的,但是无比热爱的,高中三年!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