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真没有DZ了,我们怎么办?

今年从上到下,对于“阳光招生”的执行力度很大,如果因此造成海淀区没有DZ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一、没有DZ分哪几种情况?
所谓没有DZ,并不是一刀切,一个DZ都没有了,我感觉,从轻到严重可能会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校不再有DZ。
2、优质普校不再有DZ。
3、不允许通过Z-B挑选学生。
4、有的小强不再有DZ。
5、十一的分校取消综合素质网报。
6、十一本校和人大附取消网报。
以上六种情况虽然一个比一个严重,但在执行的时候也许会打乱顺序,只能看最后的情况了。
二、没有DZ对派位计划的影响
如果没有DZ了,那么,优质校就可能释放出一定数量的名额进入一派和二派。
如果一派的名额增加得少,有些人可能认为DZ还在,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虽然没有DZ了,但灵活的名额还是存在的。
如果一派的名额增加得多,学校不一定能承受住,因为一派名额太明显了,以后想恢复DZ都比较困难。
增加的一部分名额可能进入二派,增加二派的录取机会。不过二派名额并不公开,还是只能通过一派名额判断,具体要看一派增加的多不多。
三、没有DZ对学霸报志愿的影响
如果没有DZ了,学霸原有的持票报志愿的机会就没了。
持票报志愿是一种无脑报志愿,只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就行。如果手里没有票,其实和普通孩子也没啥区别了,都是拼摇号中签率。
这时,学霸家长重点要考虑的是孩子进入哪个学校、哪个集团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同时,也要根据二派等因素综合考虑自己在一派的时候能承担多大的风险。
更要考虑学校的加工能力,应重点关注划分实验班,或者明确进行分层教学的学校,利用学霸强大的基础实力考入实验班或高层次课程班。
学霸们如果沦落到派位,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无法进入一所理想学校,必须加大初中学习规划的力度和深度。
四、没有DZ对普通人报志愿的影响
如果没有DZ了,普通人报志愿的环境是变得利好还是利空呢?
我感觉,对普通人来说,很可能是利好。因为那些学霸之前也不是不报志愿,DZ学校在报志愿之外还会给他们名额来捞人。如果这些捞人名额进入到一派计划之中,其实相当于增加了好学校的录取机会。
这些增加的计划对于学霸和普通人,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普通人摇号的几率增加了。
在这种利好的诱惑之下,普通人也可能加入到争夺优质校派位名额的大军之中。
五、没有DZ会刺激大家冲高吗?
如果好学校的一派名额增加,将会刺激很多人冲高。学霸因为不甘心而倾向于冲高,普通人也因看到机会窗口而选择冲高。
同时,如果有部分名额下放到二派(只能猜测),很多人认为二派的保障性增强,也可能会一派冲高。
普遍摇号的结果就是均等化,也就是说,会有很多学霸因为采用一派兜底策略进入到一些中等学校,也会有一些学霸因为没兜住底掉到坑校。在某种程度上,这将实现生源的部分均等化。
因生源造成的学校差异将缩小,可能那些所谓的坑校也就没那么坑了。但是,这也会刺激大家冲高。
如果没有DZ,可能希望冲一冲的孩子会增多,也不会有那种一下子扎到学霸堆里很难受的担心了,凭啥咱娃不能享受好的师资呢?
六、没有DZ了优质校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DZ,优质校的生源还是略好一些,毕竟好学生报名好学校还会多一些。为了提升其培养能力,好学校必然会划分实验班,那些摇进去的,但被学校看中的简历可能对分班依然有帮助,本来学校看到这些简历都会承诺实验班的。
但是,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学校也无法识别其成绩如何,只能通过分班考。分班考将会变得十分重要。(之前分班考主要是补充作用,DZ的大多直接进实验班)
优质校倾向于把新增的名额都放在一派吗?我感觉,一些仍然有小心思的学校可能倾向于把部分一派名额放到二派。因为有些进入二派的学霸,在二派阶段可能还要冲一下好学校。再有,这部分名额并不公开,利于以后的年份灵活使用。如果将名额放在一派,以后想减少一派的名额将会面临很大的质疑声。
七、没有DZ后集团校的作用
如果没有DZ,小强本部又无法吸纳足够的优质生源,那么,在集团内部掐尖可能会形成一种趋势。也就是说,学校有可能在初一阶段开始,在集团内部(有足够大的基数)进行选拔,组成新形式的贯通培养池子(集团内游学本部),为未来的集团内的第一高中输送生源。
之前很多集团校对集团内分校支持力度有限,因为集团本部初中有足够好的生源支撑集团贯通培养体系。现在,如果集团本部初中生源不足,那么分校的顶尖学生将会有机会递补上去。
八、普娃到底要不要爱“实验班”
普娃的问题是啥,是考了分班考,也进不去实验班。那么,如果这个学校有实验班,普娃去还是不去呢?
我认为,如果孩子很有潜力,去一些好的平台,还是有好处的,哪怕进入不了实验班也可以。但如果孩子已经没有多大潜力,还不如进入一个比较踏实的没有划分实验班的普校。
如果有些学校不分实验班,且平行分班,有的学科分层,反而十分适合普娃。因为平行分班让普娃没有被抛弃感,也不会感觉周边都是学渣。同时,进行一定的分层教学,对普娃和牛娃都是有利的。典型的学校是QS吧。
九、不DZ的十一系会如何?
如果十一系也取消网报,那么十一系这种培养方式还有机会吗?
我感觉,十一系这种模式,对于自制力强、思维活跃的孩子依然有吸引力。因为其分层还在,这有助于不同层次孩子的分层分类培养,有利于不同孩子的发展。
走班制看似对孩子要求很高,但任何成长都来自于高要求,经过这种方式的磨练,孩子在社交、自我管理等方面会有明显的提升。
十、不DZ是拼娃还是拼爹
不DZ之后,如果只能通过摇号进入,很多家长的焦虑感将会增加。因为这些家长原来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有不错的校内荣誉、奥数成绩上,现在只能寄托在自己的摇号选择上。
之前的选择很简单,谁给票,咱就去哪儿。现在就变成,没有票,你选择啥吧?
学霸家长就会比较来比较去彻夜难眠了,毕竟自己已经看出孩子的潜力很好,生怕自己的选择把孩子耽误了。
对于普娃家长而言,反正没票,现在还增加了摇号机会,可能会变得踏实一些了。
牛娃们之前拼的是努力,是争气,现在又回到拼爹阶段,不过拼的是爹的手气。
十一、不DZ让初中校额竞争激烈,将引发留生源大战
不DZ之后,各校生源均等化初显,那么初中校额到校就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同时,各校为了自己高中的发展,将会尽可能将优质生源留在本集团内,通过签约等各种手段留生源将可能成为常态。
而由于学霸生源在小升初阶段已经分散流出了,那几个顶级大佬,如人大附、清华附、十一等将会竭尽全力在其学校挖人,也就是挖其他集团看中想保留下来的顶级牛娃。
其他小强,区重点等必将发起保生源大战。因为他们可能发现,自己现在集团内可掌控的生源前所未有的好,留下这些孩子将有利于提升高中实力,甚至可能让自己的高中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十二、真实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我感觉,全面取消DZ不一定能成真,尤其是有些学校发明出来的通过分校DZ的方式,似乎无法全面堵住。
而为了保证全区的成绩和教学吸引力,适当集中优质生源也是必要的。
因此,很可能是限制而非没有。
对于家长而言,则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究竟如何,可能两天后我们才能有更切实的感受,我们看两天后海淀区的登记入学一派计划有什么变化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