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考惊人内幕:广州升学高中,仅六成机会?赶紧一探究竟!

广州,这座享誉的繁华大都市,素来被人们视为顶尖城市之一,承载着众多家庭的梦想——让孩子们在这片热土上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憧憬着孩子们未来能迈进名牌大学的殿堂。
但现实却映照出另一番景象:在这个光鲜的城市背后,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多惠及的是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孩子;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则可能面临连高中阶段都无法顺利完成的困境。
2024年广州初中毕业生总数为16.68万人较2023年15.6万人增加了1万人,增幅高达7%。
从最新公布的2024年广州市中考数据来观察,广州的教育体系维持着六四比例的分流现状。
换言之,到了明年,将有接近六成的初中毕业生能迈入高中的大门,而剩余超四成的学生则需另谋出路,比如考虑海外求学、放弃升学,或是转向中职中专教育。
鉴于这一实际情况,中职中专不失为一个理性且富有成效的选项,为学生们开辟了一条与普通高中教育相辅相成、价值等同的成才之道。
考不上高中,读中职真的没用吗?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职校的观点有所改观,但还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其存在偏见。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带着“标签”去看待中职。
其实,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大版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国家全力支持中职学生的升学之路,为此搭建起了从中职一路畅通到高职、甚至本科的桥梁,途径多样,比如高职单独招生、专业对口升学等,让更多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同时,高职教育的扩招与应用型本科的增设正火热进行,旨在全面提升职教人才的整体水平。
如今,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升学俨然成为了他们向前迈进的主要方向。在人生的舞台,每个青年都在命运的引领下,拥有各自多彩的选择;而在中职这片天地,踏上中职之旅,仅仅是他们攀登成功之巅的开始。
职校生也能保送本科
教育部公布的通知,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职、高职毕 业生具备保送至本科高校深造的资格。
通知中明确提出,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且符合条件者,具备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资格。符合有关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毕业生,可保送至高校相应的高职或本科专业;符合有关省(区、市)专升本报名条件的高职毕业生,可保送至高校相应的本科专业。
尽管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者都是相关专业的佼佼者,最终能够保送入读本科的职校生只是少数,但这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等发展,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通道,提供了积极的示范。
中职生也能高分考大学
2023年一考生以641分
被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的
眼视光与配镜专业(三二分段)录取↓↓
同样还有广州番禺区桥兴中学某学生
中考以704分的高分被一所中职学校录取
据了解
他报考的是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的三二分段-园林技术专业
且是唯一选择的专业!
还有人特意从普高跳到中职就读↓↓
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们展现出越来越多的独立思考,不再盲目遵循社会既定的成功轨迹,转而倾听内心的声音,探寻个人真正的志向所在。
他们不愿仅仅为了跟随大众的脚步,从初中到高中,再到自动默认的大学路径,而是深刻反思个人兴趣与潜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未来的方向,并全力以赴地朝目标进发,尤其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哪些实用的专业技能。
对于中职生而言,这正是核心所在——明确自己在学习旅程中期望获取哪些实质性的技能与知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路。
中职生升学通道已打通
近几年的中专、技校或者职高学生,大部分会选择进入大学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文凭;因为中职文凭社会优势小,这个事实不可避免,只有继续求学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中职生考大学是大势所趋。
在广东,大多数中职生选择3+证书高职高考/自主招生进入全日制大学。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政策开放,中职生参加3+证书高职高考的人数在逐年增长,十几年时间从1万人翻倍到今年的12万人;与此同时,本科与专科高职院校面对中职生招生计划也加大,放宽考生报考条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学子选择进入大学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文凭。面对中职文凭在社会竞争中的局限性,继续深造成为改变现状的关键举措,也因此,中职生考大学是大势所趋。
在广东,大量中职生通过“3+证书”高职高考或自主招生进入心仪的全日制大学。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政策的逐步放开,中职生参加“3+证书”高职高考的人数在逐年增长,仅十几年间便从1万人跃升至今年的12万之众。与此同时,本科与专科高职院校面对中职生招生计划也加大,放宽考生报考条件。
已考入大学的中职生拿到专科/本科文凭,也可以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向更高的学府出发!
高技能人才已成为社会刚性需求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含升学)亮眼,保持在96%以上的高位,高职则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制造、战略新兴行业及现代服务领域,超过70%的新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彰显了职教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技工教育专家黄景容引述全国总工会数据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库从2016年的4791万迅速扩张至2021年的6000万,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借着二十大报告的东风,社会各界应深化认识,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战略地位。无论是技能人才还是高级技能人才,都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观念更新刻不容缓,我们应摒弃学历至上的心态,认识到唯学历论的局限。同时,给中职教育摘掉“低人一等”的帽子,从实践层面看,中职生往往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他们在校园时期就开始了实战技能的锻炼与积累。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