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一聊有关学校的“加工能力”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1 浏览 题记:真“掉坑”了怎么办。西城明天就可以开始在系统中填写志愿了,为期3天,而且虽然西城各批次摇号的结果是依次出,但填写时候却是和东城一样要填写所有的志愿,可以说过了23日下午17:00后,所有家长能做的,就基本上做完了。今天来聊聊上周看到的两张图,都说的和学校的“加工能力”有关系。如果说顶尖牛娃最关心的是各个重点校在小升初招生的直升班,以及关注的是重点校实验班的直升情况的话,那对于非顶尖牛娃,也就是中上等的孩子以及中等孩子们的家长来说,大家最关心的则是一个学校的“加工能力”。所谓“加工能力”,大体上说的是当同样水平的孩子进到两所不同的学校A和B中之后,等到三年后参加中考或者高考时,孩子的水平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本来相等水平的孩子在A学校成绩更好,那么就会认为A学校的“加工能力”要比B校好。那对于一般孩子的家长来说,也就更愿意把孩子送到A学校去,期待获得更好的成绩。我们所想的这个“加工能力”到底能否通过数据统计到?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一般来说以区为单位,一定会统计这个事(学校自己统计也可以,但意义其实不大,因为没有相互间的比较)。只不过一般区里哪怕有这个统计,也不会公布出来。除了海淀区。海淀区在教育方面,真的是下了大力气。教育现在是海淀区的标志之一。所以大家会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海淀区成绩的一些截图留出来。比如下面的这张:先别着急看哪些学校“厉害”,先让泽哥对图里一些“名词”做下说明:(1)右上角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有这样一所同名的初高中,大家会把这学校简称为“教进”。但做这个成绩统计的,大家可以理解为并不是这所中学。而是一所管着海淀区所有教师的一个同名组织。这个组织中不少老师的工作,就是管理海淀区的老师以及学校。手中有着各学校的所有分数以及各老师的所有情况,所以不少海淀区的成绩分析,都出自这个组织。而很多传出来的截图,都来自于这个组织给海淀区所有学校开会时的PPT。(2)学校总成绩增值情况。“增值”的字面意思,无非就是“提升”。怎么进行的比较?比较的是海淀区自己统考中各校的成绩。这里面不包括各校自己的考试以及各校在统考中所进行的“加试”(因为没有可比性所以没意义)。而这个统考,初一第一学期期末是统考,初三一模也是统考,这两个考试所有学校所有孩子的成绩在区里都有备案。所以通常情况下会用这两个成绩的对比来看所有孩子在这三年中成绩的涨跌情况。增值高的,就是平均成绩提升多的。(3)高增值学校。对照左边的柱状图,大致可以看出高增值的占比,大约在距离40%很近的地方,说明高增值的占比,还是挺多的。虽然这个是一个“相对量”(就是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的比较),但至少,表中呈现的这些学校,在海淀区来说,初中,特别再次提示,这里说的是初中,对学生的“加工能力”相对较好的学校。再次说明,这里是不看这些孩子入校的成绩好坏的,只看这些孩子初中三年成绩的平均涨幅,所以是和生源无关,只和学校的“加工能力”有关的。他们是:六小强:十一学校、人大附中、首师附中、一零一、清华实验(和清华附一起办学)、人分(高中不是六小强,初中太强,也放到这吧)集团校:十一龙樾、首师一分、人大附西山、清华附上庄、上地实验、清华上地高中区重点:二十、中关村、北航实验民办:海外、人北实验(有些很火的学校因为没有初三的原因这里没有体现)虽然平均值不能够代表学校里每个孩子的情况,但至少,这些学校的平均值能够取得较大的增幅,想必选择这些学校应该是相对靠谱的选择吧。上面这个说的是海淀区统计初中增值的情况。那其实对于高中来说,统计增值就更加简单。因为每名高中生在进校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中考的区排名。而高三一模的时候,同样也会有一个区排名,包括高考也会根据具体的高考分数(其实主要也是排名)进到大学。所以高中的这个比较,通常学校自己就能做,即比对自己孩子的初中中考区排名和最终的高考排名及学校。所以今天要给大家看的图,是首师附自己在上个周末的校园开放日中所展示的,学校的目的是展示学校高中的“加工能力”很出色。同样,对于上面的这个图,泽哥也有三点要说的:(1)校额到校进首师附的中考排名和中考统招的排名有区别。图中没有具体年份,我们猜测这些孩子如果都是2023年参加的高考的话,那就应该是2020年参加的中考。泽哥在网上搜了一下网传的2020年中考首师附录取的分数线,如果是正常走中考统招的话,首师附的录取分数线当年是562分,对应区排名是1552名。而从首师附公布出来的这张(其实有好多张,我只放了1张)校额到校的表来看,很多学生在当年是没有考到首师附中考统招录取分数线的,而是通过校额到校(也就是考到自己学校的前若干名)的这个途径考进的首师附。(2)校额到校的学生成绩确实略低,但不一定反应孩子的真实情况。泽哥常和大家说,校额到校这个东西,最好是给孩子一个保底的选择,就是如果中考发挥失常,那也能够用校额到校兜底。而不是说想着因为我有了校额到校,所以我中考就算考的差,和别人差了若干分也能在同一个学校里。前者到首师附之后,就可以考到像北航、对外经贸、外交学院、人大等知名院校,而后者,哪怕是在首师附这样很厉害的加工能力下,最终也是进入北工大、首经贸、首师大等院校(这里没有贬义,这些学校也很好了)。(3)“坑校”里的“两极分化”。其实不仅仅是海淀,其他区也同理。只不过在数据公布这方面,海淀区的确走在了前列。当然,大家心目中的“坑校”,初中每届的学生很多,不学习的不少,所以通过校额到校高中进入重点校,难度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只和自己学校的学生比就可以了,但进到重点校高中后,如果再想去到更好的大学,这个恐怕难度就非常大了。至少从首师附公布的这些孩子情况来看,进重点大学的,并不算多。所以这就需要看孩子自己的努力了。另外,建议大家在看上表的时候,不要只看最好孩子的情况,而要看平均的情况,甚至,也要想到有些孩子可能并没有呈现在这个表中。最后,特别要说明两点,这两点我在周六晚上的直播中也都提到了,那就是:(1)网上的很多话语权掌握在牛娃家长的手里。家长在网上看到的很多评价和介绍,基本上都来自于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的家长,因为小学家长很容易就把自家孩子代入到成绩好的那个范围中去。但事实上不一定是。所以大家在关注一些学校信息,尤其是一些网上比较火的学校的时候,还是要多关注各个方面的信息吧。(2)成绩好并不是一切。尤其初中,不少中考成绩好的学校,学校里面的管理都比较严格,这里的严格,指的是老师给与学生的自由度比较低,作业量比较大,考试和测试比较多。这样做固然可以出很好的中考成绩,但同时需要孩子有比较好的抗压能力,心思不能太重,否则进校后会出问题。甚至不少学校心理出问题的孩子都是年级排名非常靠前的孩子,这部分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很容易自己给自己加码。所以在听说某校成绩特别好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下学校的整体环境,以及自家孩子的情况是否适合。如果不适合,哪怕去一所中考成绩没那么好的学校,也没关系,毕竟,高考这件事,没听说成绩和努力程度像中考那样关联性有那么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