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公办初中入读方式

一、户籍生入读公办学校
增城区的户籍生入读公办初中,主要有就近入学、统筹入学这两种方式。
(1)就近入学:
①具有增城区户籍且在户籍地段公办小学就读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由就读公办小学统一报名,由属地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入读公办初中。
②具有增城区户籍在户籍地段外学校或民办学校小学毕业的学生,要求到户籍地段内公办初中学校就读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户籍所在地教育指导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交报名资料,经户籍所在地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对符合条件回户籍所在地升学者,可按该镇街小学毕业班学生升学的办法安排升学。
(2)统筹入学:
如果符合以下两种情况,想在增城读公办,只能参加统筹入学。
①具有广州市其他10区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增城区公办小学就读,需要继续在增城升学的,提交报名资料,可由就读公办小学统一报名,经入学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符合申请条件后,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由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本镇街入学办法统筹安排学位。
②凡在增城区升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其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址不一致的,由各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保证“人户一致”学生学位的基础上,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为其统筹安排学位。具体办法由各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二、非户籍生入读公办学校
在增城,有三类非户籍生能够读公办,一类是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一类是政策性照顾学生,还有一类是港澳居民随迁子女。
(1)来穗人员随迁子女:
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想在增城如读公办,需通过积分入学申请,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非广州户籍,在增城居住,并在广州市范围内就业(创业)的内地居民;
②持有在广州市办理有效的《广东省居住证》连续满1年;
③随迁子女需为当年六年级毕业生;
④申请人在“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系统”已有核定积分。
(2)政策性照顾学生:
符合政策性照顾学生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教育指导中心报名并提交资料。经过镇街教育指导中心按规定核实并公示的政策性照顾学生,由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免试就近入学” 原则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3)港澳居民随迁子女:
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教育指导中心报名并提交资料。经过镇街教育指导中心按规定核实并公示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由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三、增城“八校”招生方式
增城“八校”指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增江学校、增城中学、增城二中、朱村中学、仙村中学、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广州增城外国语实验(原石滩中学)。
八校的招生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就近入学和资源共享。
(1)就近入学
根据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和人户一致原则,镇街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八校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位安排。
(2)资源共享
八校初中面向全区学生资源共享招生,使更多的学生都有入读增城优质学校的机会,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资源共享招生对象:
具有增城区户籍和学籍小学应届毕业生(户籍地属于八校学区地段的学生不在户籍地对口学校的资源共享对象范围内;例如:朱村户籍的毕业生不在朱村中学的资源共享对象范围内)
八校招生安排:
注意:
①符合以上八所学校报名条件且有意愿报读八校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向其毕业小学提交入学申请,逾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②每个符合条件的学生只能在八所学校中选择一所进行报名。
③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由区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电脑派位方式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
未被八校录取的学生按原方式报读相应的公办初中。录取结束后,剩余学位不再另行组织补录。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