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附小 | 西城德胜学区 · 口碑牛小 · 学校介绍及招生简章划片(2023年)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86 浏览




图片

西师附小,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石油部北郊子弟小学
2014年,成立西师附小教育集团,属于集团校的有:力学小学(西长安街),顺城街一小(西长安街),建大附小(展览路)。
学校目前一校三址,其中展览路校区,只对应展览路学区派位招生
学校的教育理念很鲜明,通过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本身的硬件,师资在德胜都是不错的。学校划片房子比较少,多为50年代的房子,所以适龄儿童比较少生源少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学校大家都认为不太好,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划片可交易的房屋少。

图片

德胜学区,西师附小,占坑房总价在710万左右,如下:

图片

图片

在售房源二手房小区

六铺炕二区

安德东里

六铺炕一区

六铺炕三区

六铺炕一区6号院

阳光丽景

图片

学校位置:

六铺炕北小街3号,学校门口马路还算比较宽,接送开车可以停到南边马路边上

图片

学校特色:2021年获得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称号(天文),在音乐方面小有成就,有悦心合唱团、阳光男孩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舞蹈社,学校社团丰富,58个社团,有天文,武术,篮球,乒乓球,田径,绘画等相当丰富。

图片

图片

校长:李庆元(11年执校至今)

招生规模:24个班,每个班33人左右

师资力量:市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班主任1人,区学科带头人24人,区骨干班主任3人

硬件设施:学校有操场,专业的社团教室,学校有自己的食堂,有清真餐

图片

德胜学区-各小学分布图

图片

片区简介:
德胜片区,共5所小学,四所重点小学育翔,西师附小,实验二小德胜校区,五路通小学一所直升三帆附小,直升三帆中学,德胜片区因小学初中都很均衡一直是很热门的片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德胜学区-升学纵观图
图片
图片

幼升小,学区派位招生:西师附小,2个班规模的招生

学区派位初中

前段4所:4中,8中,三帆中学,十三分什刹海,
中段4所:13中,35中,师大二附实验,西城外国语,三帆裕中校区,
尾段1所:7中。
图片

德胜学区中学概述:

  1. 三帆中学:

    北京市三帆中学是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初中部,学校身处教育高地,依托高校资源,借助西城区的基础教育优势,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师大二附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一直处于西城区教育高位水平,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异的办学成绩在北京市享有盛誉,学校中考成绩始终在西城区保持高位。
  2.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四中初中部在西城区排名前五,高中部更是在西城区乃至全市教育界数一数二。
    校园设施堪比国际学校的顶尖水平。然而,部分学生反映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学业压力过大。
  3. 北京市第七中学:

    北京市第七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坐落于德胜学区,虽然过去相对较弱,但近年来,学校展现出了巨大的提升空间。
    德胜片区的小学生的入学质量相对较高,初中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北京七中只是在和其他几所牛校相比时稍显逊色。
    在这个强区里,没有弱校,每所学校都拥有自己的优势。
  4. 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

    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是一所注重平衡教育的学校,老师严格、负责,对学生的管理也相对较好。
    学校注重平衡应试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既注重学生的学术表现,又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这对于那些需要监管的学生是非常有益的。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学校也非常友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则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挑战,让他们能够实现更大的成长。
    近几年,学校的中考成绩稳步提升,这说明学校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5. 三帆中学裕中校区:

    三帆中学裕中校区与三帆中学在法人和学校性质上均为同一实体,唯分为两地上课,实现了一体化办学。
    作为师大二附中的初中部,该校坚持注重学生基础扎实的培养,采用三帆教案并由认真负责的科任老师授课。
    此外,学校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和体育锻炼,提供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体育项目。令人瞩目的是,该校于2020年荣膺西城中考状元,彰显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卓越表现。
  6. 北京第八中学:

    北京八中是一所备受瞩目的重点初中,也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之一。
    八中一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八少八素的教育特色更是一举成为教育界的翘楚。
    八中少年班是一所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以五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到高中的知识,让15岁的学生参加高考;
    八中素质班则是针对智力优秀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四年时间完成小学和初中的知识,三年时间完成高中知识,比正常高考提前一年。
    在这里,学生将获得全面而深入的教育,不仅能够接受优质的学术教育,也会受益于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掘,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7.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是西城区备受瞩目的重点中学。
    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
    校园内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在教学和管理上都表现出色。这所学校的成绩一直处于西城区第一梯队,而且硬件设施也十分出色。学生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高品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成。
  8. 北京市十三中学分校: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是一所优质的初中校,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过硬的师资力量广受社会认可。
    学校规模虽不大,但是学生成绩却常常能缔造出中考的佳绩,甚至创造了“中考神话”。这得益于学校出了名的负责和好的学风。学校日常管理相对严格,但也是有原因的,它注重的是应试教育,而且一直被誉为北京的衡水中学,也是靠这份注重和严格管理去做到学生成绩的突出。
  9.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是一所位于西城区的重点学校,学校以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质量出色的教育教学而广受好评。
    虽然学校的面积不大,校门口容易堵车,硬件条件一般,但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积极推行多元化教育,各种特色课程和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学校的伙食质量也颇受好评。
  10. 西城外国语学校:

    西城区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注重外语教育的学校,拥有一支负责任的老师团队。
    老师们在教学中非常细致认真,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健康。如果有孩子学习上的问题,老师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学校实行分层教育,对于A层学生教学管理更加严格,注重细节、追求卓越。虽然学校的校舍面积不大,但学校严谨的管理和注重细节的校风在整个西城区内脱颖而出。
胜学区-西师附小-2023年招生简章

图片

西师附小,招生简章登记入学范围

阳光丽景社区居委会:

黄寺大街23号院(阳光丽景) 1-7号楼

六铺炕南小街社区居委会:
安德路65号
六铺炕二区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33、48号楼,1号塔楼、2号塔楼、甲7楼、新21楼、旧21楼
六铺炕三区新1、2、3、4、新1北楼,1、3、4、5、6、7、甲2号楼

六铺炕一区6、7、8、9、10、11、12号楼

六铺炕北小街社区居委会;
安德东里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实检楼
安德里北街(教场小街)乙6、6-1、丙6、丁6号平房院
六铺炕北小街10号
六铺炕二区22、23、24、25、26、27、28、29、30、31、32、34、35、36、37、38、39、40、41、42、43号楼
六铺炕二区25号平房院
六铺坑二区27号平房院
六铺炕三区8、10、11、12、14、15、16、18、19号楼
六铺炕三区3号平房院
六铺坑三区4号平房院
六铺炕一区1、2、4、5、16号楼,甲1号平房
六铺炕一区6号院1、3号楼
图片
北京的学区房,会没落吗?
大多数人觉得新生儿人口减少,学区需求就一定会减少,这是很单一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简单依靠“线性思维”,以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动态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整体性。

不可否认,新生儿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学区市场整体的需求,特别对普通学区的影响较大。对中等偏上、乃至顶级学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生源减少导致单校的确定性更强,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或上涨

学区房一直都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学区房有门槛!
一、北京的购房门槛很高,学区房的门槛更高。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绝大多数家庭读的只是普通学校,这是客观事实。学区房作为刚需中的刚需,一居室总价动辄500-800万,能买学区房的基本都是二套家庭,因为大多数占坑房并不适合一家老小居住,这无疑又抬高了购房门槛。
从成交数据中,我们就能发现真相。在北京每年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中,东西城的成交占比不足10%,哪怕加上海淀也不超过20%。以2022年北京14.24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为例,东西海的总成交量大约在2.85万套左右,而到2028年京籍幼升小仍有8万人
二、并不是买了东西海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
其实东西海的大部分房子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只能算学籍房。比如西城广外,东城天永,海淀温泉苏家坨、上庄西北旺等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薄弱,诸多学校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区别。
跟别的行政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东西海超高的普高率和本科率,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不至于被分流到职校,仅此而已。
三、新生儿减少,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相比多胎家庭,独生家庭往往会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一个孩子身上,对教育和学区房的投入可能会更大。
四、绝对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人口都会减少,还是会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
作为科教文卫全国之首的北京,想要抢人更是非常容易,比如适当放宽落户的门槛、商住房也可以享受教育、租售同权、或者放松非京籍的就读门槛等。
五、北京的教育有别于全国,不仅是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牛的教育资源,更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ZZ资源。
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做到“公民”齐头并进,民办校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部分教育强区,民办教育更是天花板级的存在。
然而在北京却很难看到这一面,北京几乎没有真正的民办校,基本都是“公参民”为主的民办校,典型“公强民弱”的教育格局。
从2022年开始,大量“公参民”民办校也都被迫“民转公”了,其中就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极具口碑的民办校。
难道是因为北京有钱的家庭太少,交不起民办校高额的学费?还是民办校太穷,不舍得花大价钱挖公办优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北京的民办教育一直起不来?通通不是。
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教育的底层逻辑是权L逻辑,一切都要为了权L服务,包括J济...点到即止,此处省略几百字。
所以,因新生儿减少,就简单得出学区要消失,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有教育需求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这看似混乱的情况下,看清学区的本质。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但不搞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水平,这是错误认知;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
可以肯定,教育资源和财富资源一样永远都不会均衡。只要人还分三六九,差强弱,教育就还会存在天然的鸿沟。
只要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有一个环节可以免试入学,并且必须“就近入学”,那学校和房子就不可能完全解绑。
只要部分区域还是优质学校扎堆,多校划片仍分高低,那教育资源哪怕打散后,还是会向优质板块聚集。

只要以上这些因素不解决,那学区房永远也不会消失。

图片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5-19 16: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