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小 | 海淀小学Top5 · 八里庄学区 · 一流一类 · 超级牛小 · 学校介绍及招生简章划片(2023年22个班)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26 浏览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职工子弟小学

学校创办于1954年,坐落在东城区东四六条12号

1955年9月,迁入西城区地安门大街白米斜街3号

1958年9月,迁入西郊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文革期间学校更名为“海淀路小学”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学校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2005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迁至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同时成为世纪城社区配套小学。

学校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思想,以“创造适合于师生多元发展的七彩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学、重小事”为校训,以“让七彩校园成为师生一生留恋的地方”为办学目标,以“成就学生多元成长的七彩教育”为办学特色,以“附小百年梦想——百年校庆之时为国家培养出杰出人才”为育人目标。

学校成为了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素质教育优质校,在海淀小学综合实力排名中稳居前三,是一所非常热门的小学。

图片

图片

八里庄学区,人大附小,占坑房以回迁房为主,总价在600万+,如下:

图片

人大附小,一校六址,成为人大附小七彩教育集团。
2005年人大附小由人民大学院内迁至海淀世纪城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路18号。后开设5个分校区,现一校六址。分别为校本部、银燕校区、海淀亮甲东校区、海淀亮甲西校区、门头沟京西校区、河北雄安校区
2012年5月11日承办北京市海淀区银燕小学,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银燕分校(银燕校区)。
2013年5月16日承办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门营小学,更名为中国人大学附属小学京西分校(京西校区)。
2016年1月15日承办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小学,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亮甲店分校(亮甲东校区、亮甲西校区)。
2018年11月12日承办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沟西小学,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雄安校区。
世纪城校区和银燕校区整合为一所完全小学,世纪城校区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241平方米,现有二至六年级96个教学班,234名教职工,3831名学生;银燕校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90平方米,现有一年级18个教学班,55名教职工,706名学生。

日常说的人大附小就是本部和银燕校区,只不过一个是低年级,一个是高年级,可以看作是一个学校。

人大附小本部和银燕校区位于西四环内,且紧靠地铁10号线和12号,东边就是万柳,北边是颐和园,南边是曙光,金源商场也在片区内。

图片

图片

八里庄学区-人大附小-区位图

图片

图片

八里庄学区主要包括曙光街道和八里庄街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八里庄学区-人大附小-升学纵观图图片

图片

八里庄学区,优质小学是人大附小和海淀实验小学,综合实力都能排在海淀前10名。
八里庄小学(有40%可以直升六小强-首师大附中);

初中比较好的是首师附(六小强之一)、首师大二附、教进(学风比较严格),被大家诟病的是北京实验(立新)和理工附南校区(原六一中学)。

图片

图片

2022年幼升小调剂情况:
(1)人大附小:顺位靠后的调剂到亮甲店,然后亮甲店1911后多校调剂到定慧里和万泉曙光。
(2)八里庄:顺位靠后的调剂到六一、定慧里和人二分,1911后的多校去向也差不多。
(3)海实1911后全部接收了,热门牛小能单校进,挺棒的。

图片
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简单介绍
一、海淀幼升小入学方式分为以下几种:以万寿路学区为例,

第一,(自愿报名)提前招生,私立学校,面向全海淀区招生,摇号。

第二,(自愿报名)提前招生,新开中学小学部固定片区招生,摇号。

万寿路学区有育英中学新开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九年一贯制)九年连读只面向万寿路招生
海淀区中学新开小学部里,育英中学小学部是比较好的一所学校育英中学是从育英学校分家出来的独立中学,公立,也是海淀区老牌的前20中招分数线的优质中学。
第三,(派位兜底)划片入学,单校与多校划片相结合,学区内填志愿且摇号
学区内所有学校,全部参与志愿摇号排序,学区内几个学校,就是几个志愿。
第一志愿不能选默认为划片入学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招生人数,默认为摇上了可第一志愿入学;若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从第一志愿划片孩子里摇号出来,招多少人摇号多少人出来,其他孩子从第二志愿依次再摇号。片区内其他学校可自己排序,有名额可以摇,没名额按次序摇其他学校)
2022年万寿路学区内摇号:育英学校本部、育英西翠路校区、培英小学、十一学校一分校 、五一小学、五一欧洲公馆校区、太平路小学、建华实验学校
2022年万寿路学区,还新增建华实验学校,民办转公办,面向万寿路、羊坊店、永定路片区摇号入学。

图片

二、万寿路学区小升初入学,片区的中学

育英学校本部中学部,近几年号称海淀七小强,公立第7的中招分数线,

2019年,出了北京文科状元,是育英12年连读出来的,19年后几乎公认海淀中学第七。

2020年,出了北京市唯二化学奥赛保送名额,

2021年,考出了几个老牌市重点中学之下清北最多的中学,8位同学。

2022年,北京高考前20名有一位,前100名有2位。


育英中学(海淀前20中招分数线老牌优质中学,新设立小学部-育英中学小学部,目前底子大家都比较看好。)
十一学校(北京海淀区的老牌市重点中学,六小强的超强实力,海淀稳居前三,北京稳前五的实力。)
十一一分校(教改后九年连读课程,十一承办,九年龙娃课程连读是十一学校自编教材,中学接收***派位,22年上半年有一些大V发文说中考成绩平均分在海淀区20左右,很优秀的)
十一实验中学(原太平路中学)
2020年中招分数线海淀公立和北大附中并列第六,
2021年比北大附多1分名声大噪,海淀新贵。
22年第一届高考,人不多但是考出一个清北。
参与十一系中考点招简历报名,有各路托关系转学和预定上学疏通的。
十一晋元学校,十一集团校,校区新,硬件设施一流,口碑非常好。
育英学校航天路校区(原永定路中学),相对薄弱
理工附中南校区,相对薄弱

十一学校一体化管理的中学都在万寿路学区内,声名在外,使得万寿路学区在全海淀都有一个很高的口碑。

图片

2023年人大附小,入学相关政策温馨提示:

1、2023年,海淀区将继续执行“六年一学位”政策(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适龄儿童除外)。

2、附小迁入世纪城校址十八年来,坚持每年按招生计划接收新生,学位顺序首先按购房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其次审核户籍等相关信息。附小学位满额,亮甲店分校还有学位可顺序安排,如亮甲店分校学位满额,由学区协调解决也请家长能理解。

3、如适龄儿童与房产所有人关系为三代,适龄儿童监护人(父或母)在附小片区外有房产的,在区内协调解决

4附小片区内京籍非京租房、户挂、四代房产等情况的适龄儿童,入学材料及信息采集表学校接收后,上交到学区统一区内协调解决

5、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登记入学,且仅以户口为入学依据的在区内协调解决,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购房的,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


八里庄学区-超级牛小-人大附小-2023年招生简章图片

八里庄学区-人大附小本部,招生规模16个班,2023年招生范围:

1、人大子弟、
2、世纪金源国际公楼。
3、世纪城十个园六个区:

观山园、

晴波园、

垂虹园、

时丽园、

晴雪园、

春荫园、

翠叠园、

烟树园、

晨月园、

金夕园、

远大园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以上学区的家长们可以报名人大附小。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大附小-银燕校区-招生规模6个班

2022年招生范围参考

空军指挥学院家属院、
空军指挥学院干休所、
西郊机场、
西郊机场干休所、
空军军训器材研究所、
闵航路空军各部队机关、
怡丽南园、
怡丽北园、
上河村小区(含27户平房)、
世纪城武警部队家属区、
西四环北路2号院、
空军北京西郊干休所、
西四环北路6号院。

以上学区的家长们可以报名人大附小银燕

图片

八里庄学区-超级牛小-人大附小-2022年招生简章

图片图片2022年,人大附小本部招生16个班

图片图片人大附小-银燕校区-2022年,招生规模4个班

图片

北京的学区房,会没落吗?
大多数人觉得新生儿人口减少,学区需求就一定会减少,这是很单一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简单依靠“线性思维”,以静态的方式去理解动态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整体性。

不可否认,新生儿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学区市场整体的需求,特别对普通学区的影响较大。对中等偏上、乃至顶级学区来说,影响微乎其微。相反,生源减少导致单校的确定性更强,价格可能会迎来反弹或上涨

学区房一直都会存在,为什么?因为学区房有门槛!
一、北京的购房门槛很高,学区房的门槛更高。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绝大多数家庭读的只是普通学校,这是客观事实。学区房作为刚需中的刚需,一居室总价动辄500-800万,能买学区房的基本都是二套家庭,因为大多数占坑房并不适合一家老小居住,这无疑又抬高了购房门槛。
从成交数据中,我们就能发现真相。在北京每年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中,东西城的成交占比不足10%,哪怕加上海淀也不超过20%。以2022年北京14.24万套的二手房成交总量为例,东西海的总成交量大约在2.85万套左右,而到2028年京籍幼升小仍有8万人
二、并不是买了东西海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
其实东西海的大部分房子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区房,只能算学籍房。比如西城广外,东城天永,海淀温泉苏家坨、上庄西北旺等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薄弱,诸多学校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区别。
跟别的行政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东西海超高的普高率和本科率,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不至于被分流到职校,仅此而已。
三、新生儿减少,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相比多胎家庭,独生家庭往往会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一个孩子身上,对教育和学区房的投入可能会更大。
四、绝对人口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人口都会减少,还是会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
作为科教文卫全国之首的北京,想要抢人更是非常容易,比如适当放宽落户的门槛、商住房也可以享受教育、租售同权、或者放松非京籍的就读门槛等。
五、北京的教育有别于全国,不仅是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牛的教育资源,更因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ZZ资源。
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做到“公民”齐头并进,民办校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部分教育强区,民办教育更是天花板级的存在。
然而在北京却很难看到这一面,北京几乎没有真正的民办校,基本都是“公参民”为主的民办校,典型“公强民弱”的教育格局。
从2022年开始,大量“公参民”民办校也都被迫“民转公”了,其中就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等极具口碑的民办校。
难道是因为北京有钱的家庭太少,交不起民办校高额的学费?还是民办校太穷,不舍得花大价钱挖公办优质的师资力量?导致北京的民办教育一直起不来?通通不是。
归根结底是因为北京教育的底层逻辑是权L逻辑,一切都要为了权L服务,包括J济...点到即止,此处省略几百字。
所以,因新生儿减少,就简单得出学区要消失,其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有教育需求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这看似混乱的情况下,看清学区的本质。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但不搞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水平,这是错误认知;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
可以肯定,教育资源和财富资源一样永远都不会均衡。只要人还分三六九,差强弱,教育就还会存在天然的鸿沟。
只要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有一个环节可以免试入学,并且必须“就近入学”,那学校和房子就不可能完全解绑。
只要部分区域还是优质学校扎堆,多校划片仍分高低,那教育资源哪怕打散后,还是会向优质板块聚集。

只要以上这些因素不解决,那学区房永远也不会消失。

图片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5-19 12:4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