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后杭州各区教育资源对比,未来发展趋势一览

杭州分区后各区教育资源优劣分析,主城区教育资源会被稀释吗?
杭州教育资源分为,小学,初中,高中资源,其中高中杭州主城区内众多普高和优高不向非主城区的初中招生(非主城区考入主城区的也是需要用自己区域高中名额和主城区名额互换)。
分区后以及七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用于分析杭州各区的教育资源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
七普后杭州人口分区数据和分类情况如下表格
杭州总人口数量达到11936010人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分区和合并区后各个区的教育资源优劣的大致排位情况:
第一档:
1、 西湖区(老文教强区,历史悠久,号称杭州的海淀区),人均教育资源非常强势丰富。
2、 拱墅区(民办初中的底蕴,同时政策导向的民转公,使得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会不断提高)
3、 上城区:(老城脚下的历史赋予教育资源深厚,不过原江干区的区域还是会偏弱一些)
4、 钱塘区和滨江区,划分历史不长,但是已经慢慢的迎头赶上
以上区域都为主城区范围内,优势就是主城区的重高和优高不对非主城区的初中毕业生放开。
所以非主城区的教育资源只能列为第二档同类比对
第二档:
1、 萧山区:萧山是被分割的最多的区,前有滨江自立门户,后有钱塘区挖走一部分,但是萧山从人口基数减少,萧山自有的小学、初中、高中资源自成一派,自给自足,反而分区后教育资源是利好。
2、 临平区,分区后甩开了新余杭区120多万的人口,但是目前和余杭区进行教育资源共享,作为临平GDP被分走,财政收入骤降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临平区自己的孩子也就理所应当的。
3、 富阳,临安,建德,桐庐几乎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4、 余杭区,分区后在经济发展方面独占鳌头,但是硬币的两面,新余杭区教育资源匮乏,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临平,分区后余杭区在教育上只能吃临平的嗟来之食。这也是新余杭区最大的短板
变化趋势
政府在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是否并入主城区教育资源上一直非常谨慎,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截图来源于网络
对部分家长来说,这个表很受用。
这样的表格网络上有很多,下面这张是杭州各区公办强势初中前三表。
杭州各区公办强势初中前三如下:
(1)拱墅区
保俶塔申花
大关实验
文晖中学
(2)西湖区
翠苑文华
十三中
保俶塔实验
(3)上城区
杭州中学
钱学森学校
采荷中学
(4)钱塘区
文海实验
学正中学
观澜中学
(5)滨江区
滨和中学
闻涛中学
高新实验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