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杭州小升初已死......

01.现在的杭外已经不是以前的杭外了。
杭外的竞赛能倒腾成什么样现在还不好说,民间看好的人不多。
尽管年年摇号都是那么火爆,但是分流依然是残酷的。
每年初三尽管只有极少孩子被分流出去,但是现在有个竞赛班的选拔,其实杭外的孩子现在学业负担还是重的。
竞赛这个事情的出来,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消耗大量精力。
补充一句:摇中杭外,举家搬迁去陪读的那边,环境和配套并不怎么好,尤其是主城区过舒服的家长,去那边约等于修行。
02.现在也就一个区在摇号问题上把家长拿捏的死死的。
你去摇就是失去资格,就差直接白纸黑字告诉你:只要去摇了就是主动放弃一切资格,多优秀都看不上,央央大区还真不缺你一个。
你不去摇就错失唯一一次在教育上有的选的机会。
说句实话:进入初中以后,升学的所有节点,都是别人选你,中考是,高考也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在此心疼那些近期日夜难眠的家长,放心,你不是唯一一个,周边很多人都是如此,年年如此。
03.去年公办强势抬头,其实你只是看到了一半。
毫不夸张地讲:不少公办考得好,各种数据刷上来,一个是因为基数大,本身就有这些名额,一个是因为摇号公平性大增生源平衡。
好的孩子去哪里都能好,这句话你一定听过。
但是这句话还有一个点就是:好的孩子每一届真的就那么几个。
这场游戏最难的地方在于只有你进去读了半年一年之后你才能看到所有人的底牌,看到的那一刻你的定位也就是大概明确也不稳定。
说真的,很多公办头部的孩子,在学校其实各种吃不饱,都是靠外面加餐,加了一餐又一餐,依然觉得各种吃不饱,三年都在饿......
04.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好班真的一直在增加。
高中的各种骚操作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初中。
初中里面民办还是有相当的操作空间。
不要觉得公办不可以,公办也只是明面上不可以。
暗地里可以间歇性操作依然有空间。
我就是好奇,这么多好班,平行班的学生还够不够用?以后会不会平行班只有2个?
现在头部初中拼头部资源,非头部初中其实顾的是中等生。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再往下写,有点沮丧了,写几点大明白:
第一,民办只适合鸡得动的孩子,鸡不动送进去就是学习生涯结束。
第二,学习上小学就存在的问题,民办治不了,初中只会继续放大。
第三,小学提前学初中,初一会郁闷一大片学得多却考不好的孩子。
第四,进入初中后你要明白,某课特别强劲真的比不过各科都扎实。
第五,看清认清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不要单方面天真,你就稳了。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