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个别生”网上登记操作指南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5 浏览




【24年小升初大事记】

图片


2024年小升初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包括小学应届毕业生信息确认和网上报名2个阶段。信息确认为应届小学毕业生升学分配的依据,系统中的每项信息务必如实填写,确保准确完整,并由学生监护人确认。如因信息填写不实而带来的后果,由监护人承担。


网上登记时间

5月28日—30日(每日9:00—21:00)

网上登记对象

“个别生”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小学毕业生:

1.具有主城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户籍,在主城区外的小学就读,要求回户籍地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注:户籍与学籍分别属于主城区内不同区的,不属于“个别生”,应登录“主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信息确认”界面填报)。

2.具有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户籍,在非本区、县(市)小学就读,要求回户籍地升学的小学毕业生(举例:如户籍在萧山区,实际就读小学不在萧山区,要求回萧山区升学的,应按“个别生”报名)。

3.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等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和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持有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等各级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子女,在外地小学毕业,要求到杭州市升学的;上述人才因工作地或居住地(家庭户以户籍地为准)变动,其子女在主城区与其他5区、3县(市)间跨区、县(市)升学的。

网上登记方式

“个别生”网上登记,可通过三种方式登录“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

方式一:手机端“浙里办”APP

方式二:电脑端浙江政务服务网(网址:www.zjzwfw.gov.cn)

方式三:电脑端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网址:czbm.hzedu.gov.cn)

温馨提示

通常系统开放第一天(5月28日)登录人数较多,容易发生网络拥堵,在5月30日前完成网上登记即可。完成操作的具体时间与招生录取顺序和升学结果没有任何关系。


方式一:浙里办APP

手机打开“浙里办”APP,输入“义务教育”关键词搜索——地区选择“浙江省-杭州市-**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点击“在线办理”——进入杭州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服务。

图片

图片

也可输入“入学早知道”关键词搜索——进入“入学早知道”——点击“中小学报名”——进入杭州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服务。

图片

图片

进入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方式二:浙江政务服务网

电脑网页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www.zjzwfw.gov.cn)”——个人登录,输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搜索,点击“在线办理”——选择“浙江省-杭州市-**区”——进入杭州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进入【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方式三: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

电脑选择360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谷歌浏览器访问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网址:czbm.hzedu.gov.cn)。

图片

选择“个别生”网上登记进入系统,首次登录系统信息确认的学生(监护人),请先进行注册。

图片


注册

首次登录网上登记系统的学生(监护人),请先进行注册。

第一步:选择升学区、县(市)。

图片

第二步:选择“个别生”类型。

回户籍地升学的小学毕业生,选择“户籍类”。

图片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在外地小学毕业,要求到杭州市升学的;在杭高层次人才因工作或居住地(家庭户以户籍地为准)变动,其子女在主城区与其他5区、3县(市)间跨区、县(市)升学的。

选择“引进高层次人才类”,选择相对应的高层次人才类型,并填写高层次人才证号。

高层次人才类型: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A、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B、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C、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D、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E、杭州市高人才分类认定结果F、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回归引进浙商子女。

图片

如何确认省部属单位在杭人才等级?

1.请打开浙里办 App,搜索进入“浙里人才之家”。

2.请点开人才码,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以验证浙里办账号为本人持有(姓名全部显示),并根据颜色确认人才等级。 

图片

图片图片

第三步:填写学生证件号码及学生姓名。

图片图片

进入系统后,点击【重新绑定】录入新联系手机号码。


网上登记

第一步:阅读《政策文件》《政策问答》《操作指南》。

图片




发布于 2024-05-28 22:3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