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划片后,学区房挨了巴掌,也领了颗糖!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81 浏览




今天,学区房市场,迎来巨变。

 

教育部发文,重新规划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明确提到:

 

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

 

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确保2022年招生工作全面实行划片就近入学。

 

已经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地方,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

 

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各地可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图片

 

多校划片,一直被认为是利空学区房的大杀器,这次也终于尘埃落定。

 

关于这次政策,大家对此的看法,也不完全统一。

 

有的觉得是利好,因为明确提到免试就近入学,也规定了什么情况要多校划片。

 

还有的觉得是利空,因为教育均衡是大趋势,名校资源会被进一步摊平。

 

我的看法是,这次政策不完全是利好或利空,既有好也有不好。

 

有点像是被打了一巴掌,又给了颗糖。

 

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类似的政策,早就在2016年就已经正式提出,这并不是一个新鲜消息。

 

图片

 

 

那个时候,是教育部第一次提到多校划片, 随后2017年北京就开始在朝阳区实施多校划片。

 

那为什么现在提,大家反应这么强烈?

 

我觉得,跟当下的环境有关。

 

一方面,多校划片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北京上海广州和福州等城市,都已经正式试点。

 

大家现在买学区房,都会担心被划走的风险,学区房市场近期也很惨淡。

 

另一方面,这几年教育公平成为主旋律,一切不利于教育公平的都会被打击。

 

比如双减导致的教培行业遭毁灭性打击,民办掐尖被监管,都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这次出台政策,既有延续,也有纠偏。

 

延续的,还是教育公平,所以明确提到,教育资源是否均衡,才是判定是否多校划片的标准。

 

那纠偏的,是什么呢?

 

是这几年,官方喊话更多都聚焦在多校划片,这次难得提到了单校划片和就近入学。

 

这也算是部分保障了,某些学区房就近上学的确定性。

 

所以,这次政策,明确提到了多校划片肯定会实施,直接给了学区房一巴掌。

 

但不一样的是,这次提到实施的标准,只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区域,均衡的区域依然单校划片,也给未来留了解释空间。

 

另外,教育部还从官方定义上,再次承认免试就近入学,这算是给学区房发糖。

 

大家以后买学区房,也能更加安心。

 

图片

 

那怎么判断,教育资源是否均衡?

 

答案肯定是要以官方为准,但我们能从已经试点的城市,找出一些规律。

 

北京是最早实施多校划片的城市,北京的朝阳、西城和东城等区域,都已经开始多校划片。

 

具体怎么操作?

 

其实就是将热点小学和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或学区,然后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

 

图片

 

简单理解,多校划片针对的,是热点学校的资源再分配。

 

为什么需要重新分配?因为大家都想上好学校,就读人数远超过学校能提供的学位数。

 

所以,怎么理解教育均衡?

 

不是大家理解的,是不是名校菜校混搭,保证整个学区片区实力均衡。

 

而是确保,这个片区的学生都有书读,不至于没学可上,这才是官方理解的教育均衡。

 

之前,2018年8月,海淀实验二小清宁校区,因学位不足,近200名满足招生政策要求并已完成了入学登记、材料审核的孩子未能入学。

 

很多家长们举着“就近入学”的纸条,向海淀区教委要求落实政策,北京市在官方回复中提到了校方的困境:“实验二小2010年起连续8年扩招,目前已经无可用资源。”

 

所以,所谓的教育资源均衡,就是能保证大家都有学上,而不是都能上好学校。

 

学位缺口太大,才是多校划片的真正原因!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大家都想就近入学读名校,导致名校学位紧张,所以干脆取消确定性,直接重新划片,去这个片区或学区的其他学校。

 

这对于很多家长,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自己花了钱,高价买学区房,很可能没办法读名校。

 

但站在官方角度,优质教育资源永远稀缺,怎么分都有人会不满意,还不如确保所有人都有学上才是王道。

 

这几年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教育要回归统一管理。

 

民办学校完成了历史使命,公办教育才能承担教育公平的重担。

 

以后公办的未来是集团化均衡化,学校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能让大家都上公办学校,这才是教育的均衡发展。

 

图片

 

这个政策,对学区房的价格有什么影响?

 

就像我前面说的,有利好,也有利空。

 

利好在于,免试入学有合法性保障,买学区房肯定能上学。

 

但能不能上好学校,那还不确定。

 

大家买学区房,买的都是读好学校的确定性。

 

但这种确定性,现在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

 

你小孩以后能不能读书,不仅取决于房子对口的学区,还取决于你邻居小孩是不是也要上学,更取决于学校今年有多少名额开放?

 

学位紧张,报考人数多的区域,大概率都会被多校划片。

 

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校人数招不满的学区,基本都是就近入学单校划片,你买了学区房就能读什么学校,那肯定是利好,有100%的确定性。

 

学生人数超标的学区,可能多校划片,你以前买的好学校的学区房,不一定能读,这绝对是利空。

 

但以前你的房子,只是在附近对口菜校,现在被纳入大范围划片,有一定概念能上名校,那依然是利好。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现在很均衡,但随着周边新房交楼,变得没那么均衡的,学区房可能也要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所以,到底会不会变化,还是要看很多变量,比如学区大小,对口情况,学位是否紧张等等。

 

图片

 

我的感觉是,这里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给官方留下一定的操作空间。

 

学校是否扩招,学区是放大还是缩小,学校是否会集团化办学,还是到底是直接纯划片,还是先积分超额划片,这些都是未知数。

 

具体怎么解释怎么实施,还是有很大的弹性。

 

总的来说,有2个趋势是确定的:

 

学区房的基本盘,比之前更稳,买房肯定能上学。

 

所以很多潜力学校的学区房,或周边都是好学校的,都会有利好,一些顶级学区房老破小,依然还是有利空。

 

教育均衡是大趋势,公办教育要承担更大责任,让更多人接受公办教育,才是均衡的意义。

 

所以学位紧张的区域,会面临进一步的洗牌,虽然不一定能100%读你想读的学校,但有书读是确定性的。

 

你说,这算是好,还是不好呢?

图片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② 深圳小学各科上/下学期单元测试、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深圳初中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上、下学期)

② 深圳高中各科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16 09:0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