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格局系列 | 真假难辨,这所民办确定不转公?!

PART.01
近日,南京家长群再度传出消息:
接到年级家委通知,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南京市JYJ通知不转公办,保持民办教学,5年内保持现有名称和模式不变,所有校服校徽、毕业证书保持不变。
5年后南师附中退出,纯民办教学,学校更名,名称未知,学校未来也许会有海选征名的计划!
具体消息如下:
这已经不是南京第一次传出关于民转公改革的“内部”消息。
2022年秦淮外国语小学部、郑和外国语小学部首次停招引起轩然大波,知情人士纷纷表示这是受到民转公改革的影响,秦外小、郑外小将就此停招。不出所料,今年这两所民办小学依旧没有招生,“知情人士”断言成真,这个消息向大家释放出来的是南京民办学校预备转公的信号。
而此次家长群传出的消息则称南师江宁等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会以母校退出、学校更名的方式延续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这个消息又将“民转公”这辆看似已经走远的马车拉了回来。
于是,如今摆在家长面前的升学局势就成了“郑外、秦外将会在4年后转为公办学校,而南师江宁等几所民办学校将在5年后退出公办资本,学校会转变为纯私立学校”。
PART.02
什么是母校退出?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点击阅读原文:南京小学格局系列 | 民转公的前兆——消失的郑外小、秦外小)有讲到,根据国家政策,公参民学校、国有民办学校都存在转公概率。
公参民学校指的是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国有民办学校指的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民营资本运营的办学体制的民办学校。
公参民学校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
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举个例子,根据民办学校办学性质划分,南师江宁为国有民办学校,而政策规定,只有没有公家参与的纯私立学校才不会进行民转公。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隶属于南师附中教育集团
所以想要转变为纯私立学校,政策上要退出国有资本和公办资本,这一点倒是和家委会传出来的消息一致。若传言为真,那么未来南师江宁将会退出南师附中教育集团。
PART.03
南京民转公的进程中,目前民办学校正式转为公办的只有树人中学。
所以家长戏言,民转公这么多年,受伤的只有树人。
树人前身为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01年独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初中,2013年起学校逐步实现由民办向公办的改制,学区生源对整体办学成绩的冲击是存在的,但与区内其他学校做横向对比,优势仍然明显。
2023年树人中考数据
根据家长群消息显示,2023年树人中学附中达线人数125人,630以上人数240人,六大人数380人;
最高分668(位列鼓楼区第一),655以上人数15人(前200名中),650以上人数36人;
达4星线率约为80%;
英语口语满分率、均分都有突破;
附中科技特长生29人(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工程物理、信息、工程创新、足球);南外8人、金中5人、29中5人、一中7人、中华11人……共96名学生。
在下面这张图中,今年南师附中录取的学科和科技特长生,树人独占鳌头,其中零择优生,全部学区生!
数据不可谓不亮眼!
我们再看一下近几年南师江宁的中考成绩,大家可以和树人做个对比。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是百年名校南京师大附中与江宁开发区合作创办,办学十多年来快速成长、迅猛发展,近些年已经成为江宁区乃至整个南京最炙手可热的民办学校之一。
2023年中考数据:
今年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在全国共录取200人左右,江苏省共录取27人。其中南京市共录取14人,南师江宁独占8席,录取人数江苏省第一。
2022年中考数据:
2022届初三年级,中考均分首拔全区头筹,高分人数再创新高。660分以上3人, 643分以上73人,7位同学被南师附中特长生招生录取,60位同学被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特长生招生录取。普通高中达线率92.19%,四星级高中录取率为84.15%,创建校以来新高。
2021年中考数据:
2人并列江宁区最高分,76人达南师附中普高录取分数线,5人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位居南京市第一,56人被校学科特长生提前录取。
PART.04
不少家长担忧,南京这些炙手可热的民办学校,转为纯私立学校之后,还会有现在的办学成绩吗?
客观的说,资本的退出意味着现在名声大噪的民办学校将会重新开始,生源和师资的动荡必然会对这些民办学校产生影响,无论学校选择转公还是转纯私。
现在的民办学校可能只剩下5年红利,家长们在择校时要谨慎做出选择。
还有家长问,这消息有几分可信?为什么我没有收到消息?
只能说无风不起浪,这5年之中政策或许还会变动,每一次变动都会让事态变得更加明朗。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