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分配最低控制线直降40,680+就能上省实华附!

01
“指标到校”是什么?
图源:广州市教育局
简单地说,指标到校是公办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录取形式之一,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广州市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含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
图源:广州市教育局
初中学生,成绩排名越靠前,越有机会被目标学校以较低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录取。(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4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
02
符合“名额分配”的学校
注:广州外国语和美术中学是特殊招生(第一批独立招生),因此没有名额分配的资格。
首先,讲讲分配的步骤:
1、有集团的高中先分配部分名额给集团内
2、省市属高中将剩下的名额按比例分给各区(摇号)
3、分配到区的省市属和区属名额按比例分给各校(摇号)
注意:每个初中的名额都是随机平均分配的,也就是说名额考生数量越多,分配到的指标也相对越多。
另外要明确两点:
1、只有公办的高中才有资格名额分配;
2、只有示范性高中和省一级高中才有资格名额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
1、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初中,均可参加名额分配;
2、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进行名额分配。
3、跨区与否,名额分配都只按学籍分配,而不是户籍。
举个例子:学生1学籍海珠,户籍天河,那么他享受到的是海珠区的区属名额,而不是天河区的。
4、并不是所有名额分配的高中都很优秀,有个别学校是很普通的。比如番禺区,是最多区属指标的区域,但是高中很普通,对于番禺区优秀的学生来说,这些区属指标就显得很鸡肋了。
5、名额分配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只能填写学籍所在区的高中以及省市属高中,录取后不能参与后续志愿。
03
符合“名额分配”的学生
报考名额分配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类别:初中应届毕业生
2、户籍: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
3、学籍: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者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初中学校就读到毕业
也就是说往届毕业生、非户籍生、中途转学生是没办法享受到“名额分配”的。
04
“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2024年)
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4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
注意:
1、若学校2020年未在提前批招生的,取当年学校除独立招生外的首批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计算;2021、2022年未在第三批次招生的,取学校第四批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计算。若学校在统招首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上未录取到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取当年学校统招首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
2、名额分配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3、考生的投档分数只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科目成绩,不含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各项加分和优先录取。
图源:广州市教育局
“指标到校”录取举例说明
注:此为2022年的指标规则
以上三位同学均为X校学生,且满足指标到校的报考条件。
若指标到校名额:华附1个名额,广雅3个名额,那么最后三位同学的录取情况如下:
琪琪,第一志愿填华附,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华附在X校仅有一个指标,琪琪是所有第一志愿报华附的学生中排名最靠前的。那么最后能以“指标生”的身份被华附录取。
恰恰,第一志愿填华附,虽然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但华附在X校仅有一个指标,琪琪已经用了华附的指标,因此恰恰不能被华附录取。而恰恰的第二、第三志愿是否能被录取,需要看后续排名的学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情况。
拉拉,第一志愿填广雅,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广雅在X校有三个指标,拉拉是所有第一志愿报广雅的学生中排名最靠前的(因为第一第二名第一志愿均不是填广雅)。那么拉拉最后能以“指标生的身份”被广雅录取。
05
“指标生”的优势
1、“名额分配”主要是校内竞争。
从上面的“指标到校”录取举例说明来看,可以得知:若一个初中只有1个华附的高中名额,有10个学生第一志愿填报了华附,则中考最高分者获得(前提是达到指标到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2023年调整了名额分配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40分。
那也就是意味着第二批次流标率降低,第三批次竞争相对更加激烈。
3、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并不是都受到优秀学生的欢迎。
就比如前面说到番禺区的区属指标是最多的,省市属高中的名额已经被学校前几的学生拿走了,而后面的前十几名到二十几名也就是中上层的学生就只能享受区属指标。但是这些高中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理想,说难听点就是看不上,因此部分中上层学生可能选择放弃“指标生”的名额,而通过正常的中考成绩统招进入理想高中,那么中层学生就有机会通过“指标生”的身份进入示范性高中。
总结
1、“名额分配”的指标会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公示在网上。家长和考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初中的具体指标。
2、公办和民办初中均可以参加“名额分配”。
3、“名额分配”是按学籍分配,而不是看户籍。
4、往届毕业生、非户籍生、中途转学生均不可享受“名额分配”的。
5、“名额考生”(即符合指标到校的考生)人数越多,学校分的指标总数也越多。(也就是说,参加中考的人数会影响到名额分配。成绩差的学生可能直接放弃中考,因此考虑到普通初中争取省市属名额的家长需慎重)一般来说,公办初中的名额考生会比民办初中的名额考生多,因为公办初中绝大多数都是户籍生。
6、2023年名额分配最低控制分数线下降40分,第二批次流标率降低,第三批次竞争相对变大。
7、老三区、天河区的名额分配高中会比较强。南沙、增城、花都等新区值得关注,往后名额分配数量加大的可能性会比老三区大。
常见问题
民办学校有指标到校吗?
只要符合条件的学校都是有名额分配的,名额分配的条件需要满足:广州市户籍+三年完整的初中学籍。但相对来说民办的名额没有公办多,因为公办的户籍生是比较多的。
指标到校会一视同仁吗?还是看学校排名安排指标?
指标到校是校内的竞争,是按分数排名来竞争指标的。首先分数需要达到第二批指标到校的分数线,梯度最优先,然后是志愿兼顾分数。
指标到校跟学籍,如果挂学籍了还有指标吗?
这部分具体要看业主的操作,有的可以参加挂学籍校的指标,有的要求放弃指标到校。
15%的名额限制的什么?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