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要从三张图开始,一张是网传的,两张是交大附中发的。先来看交大附中学校公众号发的这两张图。
交大附中于伟东副校长在解读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中提到“作为海淀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交大附中将与大学和小学合作,探索“小学-中学-大学”融合贯通、“3+3+3+X”长链条培养模式和机制”。“打通学段间的断点,实现一体化衔接”
可能上面的解读太书面了,下面这张图,交大附中李文副校长直接公布了交大附中教育集团科技创新班(简称科创班)的组织结构。科创班项目负责人就是李文副校长。而这个“科创班”项目又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项目一交大附小、项目二民族小学、项目三北部新区实验学校,三所学校均为交大附中教育集团成员校。结合上述的“小学-中学-大学”融合贯通、“3+3+3+X”培养模式和机制来看,大致就是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第三张图是网上流传的,交大附中教育集团交大附小“科创班”招生简章,招收交大附小五、六年级,对数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感兴趣的学生,招收两个班60-70人,目的也很明确,瞄准国家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融合贯通式培养模式和机制。
另外,据了解民族小学、北部新区实验学校的小学部也有类似的“创新班”,结合起来看,就很清晰明了。海淀区16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后续会不会也可能有类似的一体化衔接培养的项目、班呢?小海觉得可能性很大。只不过名称叫法可能不一样。
可以预见,集团校内部的这种招生选拔,将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开。在小强和优质校的集团内是有很大机遇的。这也给今年幼升小择校的家长有了更多选择。之前我们也汇总了《海淀区中小学43个教育集团》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机会也好,机遇也罢,都是需要努力付出才有可能实现的。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