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思A2级别口语备考指南

口语共包含4个部分。
考试时间为9分钟。
考试中口语部分的标准形式是一名考生对一名考官。
第一部分:个人信息类问答(2分钟)
对比KET:
考查内容:
回答技巧:
还要学会练习拼写Family Name

这是一段朗思口语考试标准开场白(无论哪个级别),只要做过日常练习的同学都会很熟悉。然而,日常朗思考试后考官们经常会吐槽:很多考生对题型的陌生程度令人惊讶。就是第一个问题:“Can you spell your family name for me, please?”,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较少遇到这个问题,因此很多考生被提问时直接懵圈了。考生们的错误更是五花八门:有报自己家户口本的,有把自己名字重复一遍的,还有干脆把全名都拼一遍的。再次强调:第一个问题是要求考生拼读出自己的family name,也就是“姓”。部分少数名族同学可能没有“姓”这一说法,也请告诉考官在自己名族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Family Name。
Part 1中,考官最多一共可以问5个问题,遇到这种“惜字如金”的考生,考官看着所有问题即将问完,时间才刚刚过去一半,心里满是无奈。考官的感受还不重要,毕竟不是口语考官打分。对于考生来说最大是损失是:回答问题却不展开,事实上是失去了展示自己英语词汇、句型掌握程度的机会,相当于拱手送掉了自己的分数。
第二部分:角色扮演(2分钟)

对比KET:
考查内容:
回答技巧:
第三部分:图片讨论(2分钟)

对比KET:
考查内容:
回答技巧:
充分了解Part 2和Part 3的题型以及示例。
朗思口语考试中经常能遇到很多考生日常口语很流利,但由于没充分准备朗思考试Part 2和Part 3的题型,被考个措手不及。这两部分涉及“角色扮演”和“交互讨论”,相对考核形式比较新型,不同于常见考试。
Part 2中,在考官会营造的一个特定场景,考生必须做出恰当的应答,入戏越快越有优势。Part 3的形式随级别的不同也有变化,但多少也涉及到“表演”元素,尤其是B2级别。如果没有见过参考答案或者听过音频示范,仅凭考场上的“一面之缘”就希望取得优异成绩,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开篇就建议各位考生,有条件的尽量参与“情景练习”。
第四部分:话题展开(3分钟)

对比KET:
考查内容:
答题技巧:
考生要认识到:考试过程中时间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在限定时间内,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多地表现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不是等着把时间耗过去就完事了。
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口语考试的底线是发出声音。一般来说,说了总比不说话好,多说要比少说好。退一万步讲,如果真是一点思路都没有,有一些英语的“fillers”(比如“well …”,“you know …”,“I mean”),即使哼哼唧唧几个词,也好过冷场空耗时间。
朗思口语考试并不难,注重的考核的是考生实际英语口语能力。考前对于尽可能充分做好考试准备,熟悉题型,会有利于考场上真实发挥出自身实际水平。所以考生们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
随着应试者规模扩大,应试者语言能力差距拉大,考试成绩还是能较真实反应应试者实际英语能力的。原本主要都是留学人群,这部分考生整理语言能力基本都在B2以上水平,语言功底比较扎实,并且有多次参加其他标化考试的经历,应试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而现在很多考生语言积累不足,并且应试经验不足,因此更容易犯等级错误。各种常见的问题往往在中国考生最不擅长的口语考试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不熟悉朗思口语考试流程与题型,缺乏日常口语交流环境,加上临场紧张导致了很多考生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口语成绩不佳。
充分重视考前对于官方样题练习:
考生自身英语基础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扎实学习。考试前先熟悉参加级别的官方样题(公众号就能下载),并且有效进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对于题型的了解和充分的考前模拟练习,可以让考生在考场上减少思考时间,提升对话流利度。
有条件的考生,可以让英语老师(或者英语比较好的人)扮演考官角色,进行实战对话练习。朗思口语考官(Interlocutor),实际是对话“参与者”他们并不对考生的回答进行打分,负责打分的是总部评分部门的同事。但是考生们切莫忽视他们的作用,每一位Interlocutor都接受过总部严格的培训,一名有经验的Interlocutor能很好处理考场上发生的各类随机情况;能让考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真实口语水平。日常练习中有Interlocutor这一角色参与和考生自己独立完成话题相比,考场表现会有着显著差距。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