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5月中旬,家长们除了要关注报名时间,更重要的是了解志愿填报怎么填。
部分家长也许会说,填报本区内的公办学校不就可以了吗?话虽如此,但有些区并不是只填一个志愿,而且有些区还分好几批的志愿填报,所以,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提前了解,避免踩坑。思思老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各区的志愿填报规则。
01/ 罗湖区
(提前批可以不填。提前批会优先录取,被录取的无法再参加第一批的公办学校录取)②第一批,填报地段公办学校志愿(单校划片填1个,大学区和共享学区按提示填若干个);非深户籍适龄儿童必须加填2个民办学校志愿。没有填满志愿和重复志愿的将不能保存。在第一批,申请儿童可填报学区内2-5个公办学校志愿(视学区内学校数量)。由于莲南小学、布心小学原地段生源已严重超过学校的接收能力,2所学校不接受大学区内其他学校地段适龄儿童申请,2所学校地段的适龄儿童可填报大学区内其他学校志愿。怡景小学、景贝小学、向西小学、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小学部)为共享学区:①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湖贝小学、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地段生除填报地段学校志愿外,必须加填怡景小学、景贝小学或向西小学志愿(选二个,也可以直接申请该校);②草埔小学、凤光小学地段适龄儿童可以填报地段学校和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志愿,也可以直接申请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小学)。罗湖中学、红桂中学、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中)为共享学区:①笋岗中学与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中)为同一学区,学区内学生可填报笋岗中学或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中),地段内非深户籍申请学生必须加填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中)和红桂中学志愿;②松泉中学地段非深户籍申请学生必须加填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中)志愿;③罗湖外语实验学校、文锦中学地段非深户籍申请学生必须加填罗湖中学、红桂中学志愿。填报一所学区内公办学校后,可同时选报一所区内民办学校。如果是大学区,则可填报多所公办学校。选报的民办学校将比填报的公办学校优先录取;(如果不是特别想去的民办学校,建议不填)如被民办学校录取,不能参与对应学区公办学校积分排序,请家长了解民办学校收费及办学情况,谨慎选择;如未被民办学校录取,将再参与对应学区公办学校积分排序。公办志愿就是,自己房子对应学校是是哪所,就填哪所。关于民办学校的选报,大家可以理解为提前批志愿,只要填了,那就会优先录取。录取了,就不能再参加后面的公办学校录取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不是特别想去,建议不要选报民办学校。当然,对于学区内公办的录取实在没把握的(积分太低),那填了肯定没问题,增加录取概率。由于学位分布与生源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在部分地段可能出现学位需求大于学校招生能力的情况。2014年起申请福田区小一或初一学位,可以填报三个志愿(个别学区除外):第一志愿在预报名时必须选择填报居住地段所属学校,为固定志愿;第二和第三志愿在网上预报名结束后填报,由家长在系统提示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中自由选择。第二和第三志愿的填报,不会影响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因此,建议家长不论积分高低,最好都能填报第二和第三志愿,并勾选“服从调剂”,做到有备无患。(1)申请人可填报2个志愿,每个志愿对应一所学校。为确保录取,2个志愿都须依次填满。(2)除将盐田外小Ⅱ类(非学区生源)填报为第一志愿和外小学区生源因特定原因填报海涛小学的情形外,各类申请人需将住房所在学区学校填报为第一志愿。请各位家长慎重填报第一志愿,避免出现因第一志愿申请热点学校,导致住房学区学校不能录取的情况。申请人只可填报一个志愿。盐田区外国语学校Ⅰ类(梅沙片区生源)和其他公办初中学校的学位申请人,其住房地址必须在对应志愿学校的学区内。盐田区外国语学校Ⅰ类(梅沙片区生源)申请人因积分不够未能录取的,由系统后台将其志愿调整到盐田实验学校。共1个志愿,为选报志愿,可在全区范围选择,不限学区。如符合条件且被录取,不能参加后续包括公办、第二批民办的录取,请家长了解收费及办学情况,慎重选择。为必报志愿,按照提供的住房材料选择所属片区内公办学校,按照个人意愿选择志愿顺序,不能跨片区选择公办学校(实行分享学区的学校除外)。在实行共享学区的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在共享学区内可选择多所学校;在实行分享学区的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除可选择所在学区范围的学校外,还可选择被分享的学校;在实行单享学区的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只能选择一所公办学校。如果A、B两所学校组成共享学区,那么这两所学校范围内的学生,一共可以选择2个志愿,志愿顺序由家长选择;如果A、B、C三所学校组成共享学区,那么这三所学校范围内的学生,一共可以选择3个志愿,志愿顺序由家长选择;以此类推。如果A学校学区范围内的学生可以分享B学校学位,那么第一志愿为A学校,第二志愿为B学校,但是B学校学区范围内的学生不能填报A学校。志愿选项中含有“放弃该项志愿”的选项,家长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但必须至少选择一个公办志愿才能保存。为选报志愿,共4个志愿,可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不限学区。请家长了解收费及办学情况,谨慎选择。就读与免费资格审核合格未被所报公办学校录取,选择服从调剂且就读与免费资格合格的学生,由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其他学校;选择不服从调剂的深户学生由家长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第一志愿为学区内公办学校,第二、第三志愿为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民办学校。就读与免费资格审核合格的非深户籍学生未被所报公办学校录取但服从调剂的,第二志愿根据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积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录满为止,依次类推。当三个志愿都无法录取时,由教育局统筹安排至区内有空余学位的民办学校,录满空余学位为止。选择不服从调剂的非深户籍学生由家长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试点大学区招生的片区,家长在网上报名需同时填报大学区内2所公办学校作为申请学校,选择1所民办学校作为分流学校。家长填报的2个公办学校志愿没有先后或主次区别,也不是录取顺序。填报第一志愿必须提供该学校招生地段内合法有效的住房证明材料或居住信息,也就是只能填学区内学校;第二和第三志愿由家长自由选择填报,可选择全区范围内的公办学校,也可选择民办学校。如果在学位紧张的学区租房,并以租房材料申请该学区学校第一志愿学位的,可能出现因租赁登记备案时间过于接近申请时间,学区积分较低,造成第一志愿学校未录取,未能在学区安排学位的风险。如果选择学位紧张的学校作为第二、三志愿学校,也有可能出现不被录取的风险。请家长留意学校的学位情况和自己的学区积分情况,慎重填报志愿。具体可向申请学位的学校咨询。单享学区和共享学区可填报学区范围内一个公办学校志愿和全区范围内三个民办学校志愿;大学区可填报大学区范围内一个、多个或全部公办学校志愿,以及全区范围内三个民办学校志愿。报名时,按照提供的住房地址选择所属片区内公办学校,依据个人意愿选择志愿,不能跨片区选择公办学校(实行共享学区和大学区的学校除外)。在志愿填报上,如果A、B两所学校组成大学区,那么这两所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一共可以选择2个公办志愿,志愿顺序由家长选择;如果A、B、C三所学校组成大学区,那么这三所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一共可以选择3个公办志愿,志愿顺序由家长选择。以此类推。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被划定为A、B两所学校共享,居住在该区域招生范围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填报A学校,也可选择填报B学校,但是仅能选择一所公办学校。适龄儿童申请光明区义务教育新生学位,必填三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学区内公办学校或光明区范围内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六年级毕业生填报本校初一年级作为第一志愿的,视为直升,不计积分,优先录取),请家长根据居住地址,结合自身学位申请材料(如户籍、房产、社保缴纳年限等)来进行选择;第二、三志愿为民办学校,全光明区的民办学校均可选填,请家长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特色、收费高低、上下学远近等因素选填。申请学位可填报四个志愿,非深户籍申请人必须填报2所及以上民办学校,深圳户籍申请人不作要求。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起龙岗区志愿填报规则有调整,第二三四志愿只能填大学区内公办学校(或全区民办学校),分别设立坪地街道、宝龙街道、龙岗街道、龙城街道、横岗街道、园山街道、平湖街道、南湾街道、布吉-吉华街道、坂田街道等大学区。①若第一志愿填写公办学校(只能是学区内公办学校),则须提供该公办学校招生地段内合法有效的居住证明材料;②若第一志愿填写民办学校(龙岗区内学校),且在民办志愿之后还有其他公办志愿,则须提供所填的第一个公办学校招生地段内合法有效的居住证明材料;③若全部志愿填写民办学校(龙岗区内学校),则须提供龙岗区范围内合法有效的居住证明材料。龙岗区所有生源均按照平行志愿录取,即当学生的学区积分低于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积分线、未能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时,其积分达到第二志愿学校的,可被第二志愿学校录取,以此类推。学生家长一定要提前仔细了解网上报名、学校初核、部门审核、录取办法等相关规定,根据学生的积分情况合理填报志愿,以免因志愿填报不合理造成没有被希望入读的学校录取。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② 深圳小学各科上/下学期单元测试、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深圳初中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上、下学期)
② 深圳高中各科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