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海淀三年级普娃总结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3 浏览





孩子情况:北京海淀普小,三年级普娃,位于海淀一个初中教育相对比较均衡的学区。

校内成绩:班级排名不公开,约班级内第10名左右

课外配置:语数英没有任何课外班。

小升初及高中目标:计划派位入初中,排位运气好,希望进优质普校,排名在海淀前30%。即使片区最不好的中学,排名也在海淀区的中部。做兜底的话,希望进该校实验班。

家庭情况:

妈妈:负责孩子的生活学习,相对强项语文英语

爸爸:强项数理化,负责浅奥难题解答。

我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崇尚快乐教育,知道在海淀上学的压力,所以不想让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童年,幼儿园阶段到大班上学期之前都是自然发展的,从2岁起以中文亲子阅读为主。

我仅代表普妈普娃,在三年级的寒假,做一个总结。谈一谈三四年来我的带娃经验与感受。

图片

01

数学

一、学前:

孩子在3岁半开始启蒙数学,一开始利用数学贴纸书、故事性较强的思维逻辑绘本引入,入小学前做完了摩比思维爱数学、新加坡数学幼儿阶段、何秋光数学思维训练书。

小结:如果家长精力有限,完全可以借助数学思维app及思维玩具、教具,不费妈还有趣。


二、小学:

1.课后同步练习:

学校会发一本课内同步,只在学校做。所以中等及偏下难度的题,在家不重复刷。

一年级用《教材全练》,比较简单,无功无过。

二三年级用《实验班提优训练》,实验班挑中等偏上的题做,最后几道类似浅奥的题,视当天的时间,不强求。

单元测用《海淀AB卷》。A卷偏基础,跟课内单元测的难度差不多。B卷略微提高,大体也是中上的难度。题不全做,也是我挑着做。


2.浅奥拓展:

一年级时间富裕,做了《举一反三》和天天练App同级思维训练。

二年级为了和天天练配套换成《高思竞赛数学课本》,二年级暑假刚做完高思课本二年级上册,三年级开学后,抓紧周末和居家上学的时间,把二年级下册学完,这个寒假结束做到高思课本三年级上册一半。

高思课本的学习方式为,先看天天练视频的所有对应例题,然后做课本上的例题。做明白了,就不重复做后面的练习题。例题5、6有些拔高的,让爸爸讲。最后我会让孩子给我讲一遍看是不是真理解了。目前高思课本周末至少做一课,基本得到执行。孩子也比较愿意做,做出来有成就感。

图片

小结:计划三年级暑假,把三年级高思课本做完。将来四五年级的浅奥,也是打算把同年级高思课本学完。高思导引难度比较高,视娃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时间,再考虑是否加入高思导引某些必刷模块。


3.口算及计算:

在校每天都有口算练习,回家后不再做。假期或周末,基本上保持每天50题左右,《三招过关》用过,《口算10000题》在用,觉得差别不是很大。总之,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保持速度和准确率最重要。这个环节千万不能省。


02

语文

一、学前: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主要以亲子绘本阅读为主。大班下学期开始学拼音、写简单的汉字和认字。认字用的《四五快读》,这套书比较枯燥,由于我不会寓教于乐,识字阶段搞得有点焦躁。所以推荐比较用有趣味性的APP来学识字。


二、小学:

1.课后同步练习:

一年级用的《绘本课堂》练习书和《年级阅读》。推荐《年级阅读》,各类知识拓展很好,不用额外获查找资料。二三年级上主要用《亮点提优课时作业本》。

亮点的题量非常大,每一课我会拆成两天完成。第一天做基础字词类。第二天只做课内相关的阅读理解题,以检查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单元考试前做单元测,重新默写一下没有记牢的生字词。

其他字词类基础练习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寒假,用新版三年级《周计划》。周计划对我家来说是拔高了,因为校内只考一类字。但是现阶段的二类字就是以后课内要学会的一类字,所以我在意识上尽量让孩子多积累生字词。对于《周计划》中孩子不会的超范围生字词,我会用红笔标出来,让孩子念一念,记一记,没有要求一定要默写。

课外阅读理解题用《孟建平高要求阅读》,这个教辅比同年级的《一本》、《木头马阅读》略难一些。一二年级做了5本低段,三年级开始做中段,周末至少做一篇。同时也备了《木头马阅读》,答案比较详细,有助于了解得分点。面对一句话总结全文内容或者需要总结中心思量的题,孩子还掌握的不是很好。未来我会重点关注。

图片


小结:课内一类字词一定要牢固掌握,二类字尽早会认会写。课文的学习,课堂上跟着老师走。对于课外阅读理解,重点提高中心思想的总结能力。


2.泛读积累:

一年级时老师推荐小螃蟹、小猪叽里咕噜之类的,我个人觉得文学性、可读性都不强。后来孩子快速脱离了拼音书,依次自主阅读了历史类《少年读史记》、《孩子读的懂得山海经》、《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写给少年的三国人物故事》、《希立尔讲艺术史》(在读)。未来计划让孩子多看看《这就是物理/化学/地理》等科普读物,提早把初中小四门启蒙好。

文学类读物包括《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佐贺的超级阿嬷》、《时代广场的蟋蟀》、《柳林风声》,《爱的教育》(在读),都是我带着人肉读。我带读的目的,一是怕孩子费眼睛,二是想带着孩子泛泛的精读一下。

比如《柳林风声》,看到某段文字表述得特别优美、有新意,我会单独拿出来,给孩子说一说,作者如何描写的,以后在写作中是否可以加入这样的表达。《爱的教育》,人物描写极其细腻、生动,我也会让孩子分析一下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窗边的小豆豆》、《佐贺的超级阿嬷》,容易让孩子产生情感共鸣,遇到精彩片段,我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未来计划和孩子共读《绿山墙的安妮》和《秘密花园》等女性成长类名著,之后读中高年级新课标必读的经典名著。睿爸小屋博览群书群的《十日谈》活动很好,帮助家长得到选书灵感和怎样阅读这本书的思路,建议家长多多关注。

图片


3.深度精读:

三年级开始,我在周末安排了精读。用《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里面很多名家名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情感价值观的输出,书中都有标注和讲解。我和孩子先一起阅读文章后,再返回来对照标注,和孩子共同讨论,也比较不费妈。这本书也是我看了睿爸小屋的推荐才知道的。

图片

小结:在阅读方面,我投入和参与的时间比较多,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基本,然后应试上多训练阅读技巧平哥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比较推荐。我听了两遍,有的章节甚至听了3-4遍,随着带娃的学习经验积累,每听一遍都会发现新的角度和新的体会。


4.古诗古文:

我家从大班下学期开始背古诗,上小学前大概100首左右。一年级开始小古文启蒙,用《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到二年级下学期,100课的下册学了小一半后就不再用了。因为当时买的书,还没有全部注音,自学非常不友好。

二年级下学期换成《中华古诗文诵读》,子集、丑集都是全册背下来的,从寅集开始改变学习方法,只背带星号的篇章,即课内小初高的课文。

图片

这套书的学习方式是,每一篇新文章,我都把断句和解释标注好,让娃听一遍音频,我讲一遍大致意思,重点字词义解释一遍,每天诵读三遍,熟读成诵不硬背。特别长的文章,我会人为拆成几段,在这几天只会集中学这一段。有的文章会出现在天天练大语文视频里,或者其他音视频资源里,我会找来让娃看看。


小结:古诗文的学习目的是培养语感,体会古诗文之美,文章里的家国大义、正向价值观、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想让孩子体悟。所以目前,没有加入实词虚词的学习。未来计划把这套书学完,大概在四年级暑假,启动《世说新语》的学习。我的想法是应试古文学习,循序渐进,不盲目拔高。


5.写作:

我看了吴勇《作文吴方法》、蒋军晶《作文敲敲门》、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小学作文举一反三》等一些名师的作文辅导书,也听了一些课程。总结起来,写作需要平时多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多练笔多仿写。不管写的好不好,先写出来,然后认认真真把每一篇改好。改好一篇,胜过随意写的三篇


小结:写作上走过的坑是低年级时笔头落实的比较少。1-2年级每周末有做摘抄,每天也进行三遍美文诵读,但是写事、写人的作文弱于写景作文,可能因为平时诵读的美文类较多有关。


未来计划每周末坚持落实一篇段落仿写,也让孩子多看看优秀作文选和前述提到的辅导书,比如《作文敲敲门》,目前孩子自己在读。我发现对于我讲的内容,孩子可能听不进去,自己看书,反而吸收的更好。


03

英语

一、学前:

我家英语是启蒙最晚的,大班下学期6岁才开始,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始终是十年前,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从现在开始。我一开始不知道听力先行,娃直接用ABC reading读了大半年,才知道利用倾听者拉听力。资源是好资源,方法没用对。所以在走了一段冤枉路之后,孩子最优的习得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了。


二、小学:

1.听力和阅读:

一直以来孩子的英语学习方式是碎片时间听RAZ音频(上学期间20分种,周末、假期1小时起),晚上我带读分级,没有做quiz。周末偶尔读读平行级别的绘本。一周2-3次的口语课。目前RAZ level到I级。对于大童来说,英语能看到慢慢进步,就比较知足了。太激进,容易让孩子厌恶英语,所以英语学习缓慢推进中。

在读RAZ的过程中,我发现单词量一直是孩子的一大拦路虎,读了很多遍都记不住或着记成了相似发音的另一个词。所以从三年级的寒假开始,我加入了1000词的学习,利用英英互译以及相应单词的阅读理解题,期待能对单词量的提升有帮助。开学后,会把1000词安排在周末。

图片


小结:英语启蒙要趁早,只跟课内英语的家长,绝对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这个决定而后悔。鉴于孩子的情况,我的计划是等孩子自主阅读和听力词汇有明显的提升时加入一套英语教材系统地学习,教材的选择还在研究中。所以类似新概念教材这样的老牌教材,我一直没有启动,觉得孩子现在这个水平,付出的时间与收获会不成比例。特别希望睿爸小屋的英语大咖们指点下我家的英语规划。


04

寒假总结&三年期下学期计划


一、寒假总结:

寒假35天,每天学习分配4小时,其中包含了完成学校的研学作业1小时

语文:课外阅读20-30分钟,现代文、古文诵读3遍,阅读理解一篇,下学期的生字一篇,周计划语基1页。周末还要加上仿写一篇、精读一篇。

数学:每天50道口算题,3-5道中等难度应用题。周末加一课高思课本。

英语:每天听RAZ一个小时以上,学一篇RAZ。两天学一个单元1000词,每周2~3节的口语课。


在寒假计划中语英数比例为5:3:2,整体完成度在6-7成

完成度较差的任务:阅读理解、作文仿写、1000词、高思课本。

原因:

1. 返工。如阅读理解,如果白天学习的质量不好,我会让孩子在第2天返工,还是做这一篇,所以进度就比想象中的慢了。

2. 部分学习任务孩子无法主动完成。如周末需要我参与辅导作文、精读、高思等,如果我没有带着做,孩子自己也不能主动完成。


二、新学期计划:

课内一定要基本功打好,课内需要学会的一定在学校就学明白。平时除了学校作业和预习,我安排的课后同步测,现代文、古诗文诵读,RAZ听力及阅读以及课外阅读,是每天的必做内容。

周末除了复习、单元卷,仿写1篇、阅读理解题1篇、精读1篇、高斯课本1课以及1000词1个单元,计划作为每周必做内容。这学期的重点就是计划的执行质量和完成度。


05

总结


三年级后,孩子在放学后自主安排校内作业,解题时勾画出关键词,自己收拾书包等学习习惯都较好的养成了,比一二年级有很大进步。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我安排的课余作业,孩子的接受度没有以前高了。学习量太多了,孩子就觉得累,会抗拒。那么这一项我就会顺着孩子的意思在今天减掉。

困惑是家有普娃不耐鸡,主动学习能力、自我驱动力、学习效率并不像牛蛙那么强。而且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加强,不能一味强迫,我还是希望不破坏亲子关系为前提。所以三年级下学期伊始,我试着跟孩子商量着,共同安排平时和周日的学习计划。我告诉她我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安排?重要性在哪里?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和主动接受,自发的去做这些事情。

在带娃学习的三四年中,我一直关注着睿爸小屋这样的公众号默默学习,也在各种学习群里取经。在未来的教育方向上,我希望减少亲力亲为,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习惯包括在什么时间学什么?学到什么样的程度?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可能这个路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也可能面临放手后,孩子短期内成绩波动的风险。但大方向是逐步放权给孩子,希望孩子在4年级下学期实现自主学习、自行规划。

自从2月份加入睿爸群后,我发现群里真是一个大宝藏。我也会多向牛爸牛妈学习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时调整下自己不全面的计划。鸡娃路漫漫,望与大家同行。




小屋群管建议

1. 妈妈的思路很清晰,脚踏实地,没什么不切实际的目标。但看上去因为小升初压力不大,家长偏佛系,在孩子三年级时有放手的冲动。提醒一下,四年级的孩子对自己负责这种想法偏理想化。

2. 语文:

从语文上看,完成了很多任务,但时间并不长,可见学习效率很高,娃很配合。语文各方面自鸡视频课荤素搭配,安排很周到。家长非常了解孩子欠缺的能力在哪里、该怎么补。无需外人多说。只提醒一下,“因材施教”在现今应有原意外的另一种定义:及早发现孩子短板及早补上。或者,对鸡娃有点野心的话,可以理解成及早发现优势学科追求极限,变成将来升学的优势。

3. 数学:

  • 目前用的高思课本无论难度还是题量都不太够,高思课本越到高年级这个问题越明显,建议适当增加一些高思导引的练习,导引的梯度设置很清楚,视孩子的能力由易到难刷部分题目巩固。按现在的学习情况,很有可能奥了个寂寞。

  • 寒假数学花的时间跟春秋季正常上课花的时间差不多,可以考虑长假大火烧烧数学,增加题量和内容。

4. 英语:

  • 建议听读分离。raz作为阅读材料,可以听其他一些比较有趣的分级、儿歌或者动画。

  • 建议低阶海量输入,尽早进入分级以外的自主阅读。由于前期输入比较单一、而且少,那么多raz读完g1可能后面就比较难推进,可以换其他一些平行的分级,从头开始读,多读几套。在北京地区三下考虑跟教材也不能算早,阅读带来的兴趣也可以降低应试的枯燥感。

  • 可以利用一些绘本后面的retell the story card训练口语的表达。

  • 1000词一周一单元的进度有点慢,前面几册比较容易的可以快一点过,然后后期再放慢脚步,配合泛读,不定期复习巩固。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28 09:4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