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编程教育政策大盘点,家长们应该知道的编程学习风向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国家对编程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推广!
小编整理了2023年最新的编程教育政策趋势,家长朋友们可以详细了解这些政策风向标:
国家级编程教育政策

2010年3月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7年7月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8年1月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
2018年2月
教育部发布《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2018年4月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9年3月
教育部发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2020年5月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决定开展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
2010年3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在2010年,国家就已经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志着国家开始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2017年7月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2018年1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做了新的设计和调整,内容主要偏向于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8年2月
《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提出跨学科学习,即STEAM教育,(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强调学科应用与融合,逐步形成创新课程体系。


2018年4月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提出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课程方案与标准,充实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


2019年3月
《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2020年5月
《决定开展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
2020年5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决定开展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落实未来教师培养,推动编程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普及,提升中小学在编程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水平。

省级编程教育政策

浙江省
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明确将编程纳入高考体系,这也是编程教育第一次进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来。
2018年,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从“模式是语数英+三门选考改”为“6+1选3”,其中的+1就是信息技术(含编程),成为必考科目。
2020年,浙江消息,今年9月份开始的新学期,三到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将同步替换新器材。其中,八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广东省
2019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区、校遴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提出将在广州市遴选实验区和实验校,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这预示着人工智能教育进入小学和初中,广深两地率先遴选校本课程试点校。
预计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广州全市学校。
山东省
2017年12月,山东省在其最新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中,加入了编程的内容。
江苏省
2018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南京市部分学校尝试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编程、做动画,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直辖市编程教育政策

北京市
2019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将人工智能纳入北京中小学社会实践,明确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在教育各学段的主要任务。

上海市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上海已在656所中小学建设了1141个创新实验室,覆盖41%的小学、55%的初中和83%的高中。
2017年4月,上海市教委表示,到2020年将实现创新实验室中小学校全覆盖。

天津市
2018年4月,天津政府招生办发布的《2018年天津科技特长生招生计划》中,多所中学将信息学奥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纳入了招生范畴。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