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小学(集团) ▏实力超群!能上这个集团的小学有福了!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0 浏览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宝安全面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的2023年岁首,由宝安小学牵头,聚合蚝业小学、茭塘小学、翻身小学、红树林外国语小学、罗租小学教育资源,组建的宝安小学(集团)脱颖而出。

站在新的起点,集团如何在原有办学成果基础上继续提升办学品质?集团内常态化教研机制如何完善,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成员学校融合度、协同性?如何避免集团校之间教师的“输血式”交流和“候鸟式”培训?如何处理文化的独特性和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以上这些,是成为集团主要负责人的李唯最近日思夜想的问题。



1

领头雁立潮头,组建教育集团



图片


群雁齐飞头雁领。随着宝安小学(集团)的成功组建,厚积薄发的宝安小学华美蜕变,成为一只勇立潮头竞风流的领头雁。

宝安小学是区教育局在宝安新中心区设立的第一所直属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2104名学生。

办学15年来,学校秉持“万物之中 成长最美”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教育规律出发,积极构建立体、多元、开放的生态型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求真”的时代新人。

图片

学校现有课程体系涉及语言与艺术、数学与逻辑、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与技术、艺术与修养、综合实践等七大门类。其中,动漫、书法、足球、健康素养、跳绳、国际象棋、大密度大强度体育等课程享誉全国,吸引全国教育同仁乃至国际学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乒乓球、游泳、田径、篮球等市、区体育传统项目,以及态势正强的弦乐课程等,与特色课程交相辉映,在历年省、市、区赛中成绩骄人;成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自然拼读教学、数学活动课、科学探究课等学科校本课程,在区域内占据引领地位;《中小学动漫入门》(上、中、下三册)、《创意教学》等课程成果,还集结出版。


图片


师资建设,成绩斐然。15年里,宝安小学共走出3位小学正校长,2位副校长。目前,学校共有137名教职工,其中硕士研究生13人,本科116人。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区级名师工作室7个,深圳市示范课组2个,区学科教研基地1个,涵盖教育科研、班级建设、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各个学科领域。同时,学校拥有广东省特级教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名,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1人,宝安区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


图片


宝安小学现任校长、宝安小学(集团)主要负责人李唯,系全国十佳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批特级正校长,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批教师继续教育入库专家,还是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

此前,李唯还历任滨海小学、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创校校长。多年的校长生涯,让她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德育活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做法,《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国家级教育主流媒体,对其办学业绩深度报道逾20次。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仅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宝安小学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就达200多人次,其中包括1项国际大奖,4项省级殊荣。四(4)班肖思颖在首届国际棋联和ChessKid无等级分女子锦标赛、2022年广东省少年国际象棋冠军赛中,喜摘两枚桂冠,并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三级运动员称号;六(5)班李欣语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捧回乒乓球丙组女子第一名;五(5)班何世博参加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作品《快乐24点》荣获程序设计—创意编程一等奖……


图片

图片


接续奋斗,品牌彰显。宝安小学先后获评全国动漫特色学校、全国书法特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确定由宝安小学牵头组建教育集团,成为宝安区选优配强领头雁、集团办学谱新篇的战略缩影。

图片


2

聚合优质资源,推进共建共享


图片


“集团化办学的宗旨,是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而目的,是为了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促进教育公平。”李唯如是说。

当下的宝安小学(集团),牵头校宝安小学优质先行,另5所成员校亦各领风骚,形成一幅绝美的群雁比翼齐飞图。


图片


红树林外国语小学地处西乡碧海片区,毗邻西湾红树林公园,现有专任教师143人,平均年龄不足28岁,全部拥有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58人。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359人。经过5年发展,已成功构建以“国旗下课程”为主导的德育体系、“三位一体”家校社合作机制、“三级六力”课程体系和“智库专家+成长合伙人”教师发展模式,办学质量日益凸显。


图片


翻身小学地处新安街道,拥有公、私两种不同体制下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基础。学校以“至善教育”作为品牌标识,构建了“至善”结构化课程体系,探索出美善教师进阶式梯级发展路径,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至善好少年。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2036名学生,专任教师121人,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及名师工作室3个,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罗租小学地处石岩街道罗租社区,有近百年办校历史,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1671人。学校秉承“以爱育人,让人人享受成长的快乐”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社团建设为依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设了葫芦丝、软陶、书法、古筝、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体艺类社团,以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学子心性,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图片


蚝业小学地处蚝文化名扬海内外的沙井大街,创办于1958年,2019年9月全面拆除重建,目前借址办学。依托丰厚的地域文化,学校确立“以‘蚝美教育’之品牌,铸就湾区特色之名校”的办学目标,努力完善“蚝美管理”机制,构建“蚝美德育”网络,建设“蚝美教师”队伍,丰富“蚝美课程”,充实“蚝美课堂”内涵,用“蚝美”文化的守正、坚韧和进取精神,成就“蚝美教育”。预计今年9月,学校将以全新面貌向社会开放。


图片


茭塘小学位于沙井街道南环路和环镇路交会处西北角,是宝安区2022年新建1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之一,建设规模为30个教学班,可向社会提供1500个优质学位。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2人,教职员工24人。校园设计独具匠心,环境优美,硬件设施设备先进,功能室齐全,智慧校园系统完善、师资队伍朝气蓬勃。“茭展千姿,塘映一色”,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发展路径清晰,未来可期。

随着5所公办小学的正式加盟,宝安小学(集团)的资源优势更是凸显,发展动力也更加强劲。


图片


3

厘清工作思路,实行雁阵管理


图片


随着宝安小学(集团)的组建,宝安小学多年积淀的办学经验,成功向新安、西乡、沙井、石岩等4个街道辐射。

“我们将积极构建集团核心校牵头的雁阵管理机制,形成条块相辅的管理架构,建立以‘成长’为核心的集团文化”。李唯接受专访时表示,“同时,集团将积极搭建管理者、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提高各成员校的造血功能;立足课程与课堂,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促进各成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质,让‘真均衡’落地落细。”

为实现上述目标,集团将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宝安区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和区教育局《宝安区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适时组建集团理事会,并征集成员校意见,制定集团章程、发展规划;充分挖掘各校优势和特色,找准结合点和增长点,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构建符合集团实际的运行模式;适时召开集团讨论会,聚焦学校共性问题,形成课题研究方向,量身定制成员校成长方案。


图片

在此基础上,集团将对不同学段间、同一学段内部进行实地走访、课堂考察,提出诊断与指导意见;安排集团成员外出考察及校际间交流,提升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水平;通过课题交流会、案例分析会、主题论坛等活动,组织成员校开展多种多样的行动研究。

同时,定期开展成员校专题论坛或教学经验交流会,带动区域学校间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宝小教师荟、公众号以及各大主流媒体等信息化平台,通过“学校风采”“校长在线”“课题研究”“报告讲座”“教育集团简报”等主题,立体展示集团的工作动态、研究成果,以及成员学校的典型经验,形成有效的网络对话和交流展示平台,充分发挥教育集团的辐射引领作用。


图片


4

创新实施路径,打造教育标杆


图片


“未来,我们将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质发展,共同成长’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集团化建设。”李唯介绍,目前,宝安小学(集团)已初拟10条实施路径,逐步完善后将形成固定常态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宝安教育集团化办学行稳致远,强力支撑宝安加快打造与“双区”驱动和“三城”建设相匹配的教育强区。

提升办学品位。集团牵头校将通过分析自身优势,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继续做强做大品牌文化,同时向成员校增量输出宝安小学教育品牌、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文化底蕴,引领成员校挖掘自身潜在优势,实现集团内部深度融合、同步推进、共同成长。

图片

凝聚价值认同。“万物之中,成长最美”。集团将通过参观学习、专家讲堂等方式,引领各成员校既合理定位各自的目标与特色,同时用“共同体”思维考虑自身在集团中的责任,围绕师生成长、学校发展、集团建设献计献策,提高集团治理能力,激发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内生创造力,使每个学子、每位教师、每所成员校都能从教育集团的发展中获得营养,在本校区的实践中成长与发展。

加强校际合作。打破资源“供给墙”,集团成员校按学科、学段、主题分层组建合作共同体,通过集团的每月联席会制度,集团大教研组、大备课组的每周备课制度,大年级组的学生活动共享制度等,在学科建设、学段衔接、学生培养、师资建设、教学方法、家校共建、德育、科研、课程建设等方面,跨校区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美美与共。

锤炼管理队伍。实行集团内部管理干部和教师双向交流,统一与个性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高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优化干部管理模式,实现优秀干部轮岗培养,提高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

图片

打造名师团队。以现有的名师工作室为依托,鼓励教师参加集团内外特级教师、省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活动;互派教师到成员校跟岗学习,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互助团队,通过研磨课例、观摩取经、拜师学习,逐步提升成员校师资整体水平;每学年开展集团“教学能手”“教学标兵”评选,每三年开展集团“功勋教师”“卓越教师”“品牌教师”等评选活动,激励每位教师向名师的目标靠近。

建立教研机制。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中心,分学段、分学科构建多层级、全过程、多元化的集团大教研机制,并成立集团不同学段、学科教研指导小组,线上教研和线下教研相结合,智慧教育与常规教育相融合,在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评估等方面展开同步研究。

图片

坚持项目引领。聚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组建研究共同体,开展集团课题研究,基于项目,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推进序列化、有实效性的师生学习、探究等主题活动,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师生、学校、集团共同成长。

丰富德育载体。在现有的“四段式”国旗下课程品牌的基础上,借助集团内丰富的优秀师资力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举行师德报告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论坛等活动,构建思政一体化的大德育体系。


图片

发展学生特长。通过集团校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科技展示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彰显学生个性特长。

创新评价机制。对集团领导履职、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资源共享、运行管理等开展评价,并充分应用评价结果,优化调配校区资源,科学推进教学改革,激发教师育人热情,提升集团管理效能,确保教育“真优质”。


图片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② 深圳小学各科上/下学期单元测试、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深圳初中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上、下学期)

② 深圳高中各科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22 15:2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