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丘成桐少年班”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外滩君也不由好奇,历经层层选拔,那些打上“丘班”印记的少年们,都有怎样独特的灵魂?
作为未来的数学家们,他们身上又带有哪些特质?是否还会像我们刻板印象中的竞赛生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竞赛书”?
和“丘班”学生朝夕相处两年后,殷俊给这些新一代的“天之骄子”们,画出了一幅速写。

首先,他们身上既有旺盛的求知欲,同时还有着让人放心的沉稳。
在去年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欢迎晚宴上,南京一中首届“丘班”的班长包佳昊,当着全场重量级嘉宾面,畅谈了首次参加数学盛宴的感悟。
从通知要即兴发言,到正式上台致谢,包佳昊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准备时间,不过殷俊还是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不仅落落大方地完成了任务,其余受邀参加的“丘班”全体学生们,也似初出牛犊不怕虎,积极和这些世界重量级的数学家们,展开了互动和交流。
其次有着极强的思维能力,善于深度思考。
比如在已经玩出花样的《红楼梦》选段编排中,首届“丘班”的孩子,就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次耳目一新的表演。他们不仅自己搞定了服化道,还创新性地改编了《红楼梦》剧本,以曹雪芹和跛足道人两人的对话方式,回顾并评价了宝玉出家前所经历的一次次人生大事。

“丘班”《红楼梦》剧本表演
无论是表演的流畅度,还是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丘班”这出有关《红楼梦》的改编剧目,都获得了全校语文教学组的一致好评。
和“丘班”学生相处近半年的刘宗涛,也感受到这群学生如火一般的热情。“几乎所有任课老师共同的感受都是,丘班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发言也非常积极,甚至在课堂上都会出现争执和讨论。”
同时,这些孩子们也有着强大的执行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今年新一届的“丘班”开学军训上,孩子们需要表演《少年中国说》的合唱节目,而可供全班准备的时间,却只有一天。
一番讨论后,全班49位同学仅用了15分钟,就自发分配好哪些同学做群众演员、哪些上台表演军体拳、哪些担任合唱和主唱、哪位负责做总指挥。
最终,整场表演既有军体拳演示背景、又有一个指挥、四个主唱、多位合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舞台上呈现了不错的效果,也留给了刘宗涛深刻的印象。

“丘班”学生军训中
最后,还有一个让人不知“是好是坏”的特质。
那就是相对于文史哲这类课程,“丘班”学生们还是更偏爱理性思维的探讨。在需要背诵的文科学习中,他们多少有些提不起兴趣。
但刘宗涛觉得,真正高效、深入的思维模式,都是文中含理,理中含文,“记忆背诵、语言的表达和组织,本身也会给逻辑思维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学贯中西的丘成桐、还是文理、科艺兼顾的杨振宁,都为“丘班”的学生,提供了榜样力量。
他认为,当一个孩子特别聪明的时候,教育者也应该特别注意孩子人文气息的培养。
“孩子的聪明和智力,可以让他走得快,但是一些情感得体的表达,及一定的节制,这些东西可以让他走得更远。”作为他们的老师,刘宗涛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奋力发挥自己的才情,过上幸福自如的求学生活。”
南京一中高一“丘班”学生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