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到高考,一路分流!在广州,孩子得多强才能一路绿灯到985大学?

现如今社会上大学生遍地都有,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大学很好考。于是,不少中考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要求不高,考上高中,接着将来考个一般的982/211大学就行!
殊不知,广东也是全国隐藏最深的高考超难大省!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数据创历史新高,报名人数达1291万,比去年增加98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给大家看下,过往10年的数据,一路走高,是主旋律。
数据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第一,接下来几年,高考人数还会继续往上走,这一情况在2036年以后,会得到历史性反转。
2023年参加高考的,基本是2005年前后出生,那几年,基本每年全国出生人口是1500万左右。
而2021年-2017年,7年间,都是1700万以上,最高峰是多了400万。2018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到中考、高考人数会断崖下跌。
按去年956万的出生人口,到2040年,高考人数恐怕要比现在少一半。
第二:所谓高考难,不是难在上大学,而是难在上好大学。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193万,985高校平均录取率为1.62%,如果按适龄人口做分母,那么比例真的就是百里挑一。
更别说,想走上金字塔顶端,你需要打败99.96%的同龄人。
第三:2019年高考是1031万人,4年后的今天,毕业人数是1158万人,已经号称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今年高考光报名就有1291万,未来何去何从,是个好问题。(备注:2001年,全国毕业大学生只有114万)
广东考生有多难?
论高考考题难度,虽然2016年前广东一直自主命题,但难度也比不上江苏。2016年起,广东改用“全国一卷”后,和其他使用全国一卷的8省市题也是一样难。
但如果看过高考的录取率,你会发现:如果其它省考生担心的是今年怎么考,广东考生担心的就是今年录多少。
2022年,按实际参加考试67.2万人计算,总录取率达到76.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乍一看,你会觉得广东录取很容易,但是如果想考一流学校,就没那么容易了。
2022广东高考本科录取率已高达51%,虽然较前几年有提高,但广东的一本率只有15.99%,且211、985录取率都在全国倒数,和北京、上海差了4-5倍。
清华、北大作为最高学府,在全国都是最难考的院校。对广东的考生来说,录取率确实不高。
广东也是考上清北难度最大的几个省份之一。
2022年清北各省市录取人数及比例
以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分母,你会发现:
本科录取32.66万,录取率是47%
一本录取7.8万,录取率是11.2%211录取1.89万,录取率是2.7%985录取9126人,录取率是1.3%清北录取314人,录取率是0.044%
所以,网上所说的“广东高考难”,其实是在说考一本难,考名校难。
为什么按高考录取率还排在中等水平的广东,一比起名校录取率就倒数了?
这还得从广东的高校资源说起。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154所,全国排名第二。数量庞大的专本院校给了广东成绩一般的考生多样的选择,想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在省内院校找到合适的位置。
但广东重点院校却少的可怜。
985高校仅2所,211高校共4所。相比之下, 江苏有11所211高校,而考生还不到广东省的一半。
名校少、名额少就不说了,广东的考生还特别多。
2023年,广东省高考的报名人数就达到73.7 万人。
一个地方的考生,要么是来自本地,要么是外地。广东,恰恰是一个本地人口、外来人口都增长强劲的省份。
此外,广东考生仍然存在“宁读本地二本,不去外地一本”的观念。
从中考就开始筛人
高考,比想象中残酷。
但另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中考,已经经历了一次分流。
目前大概就是,中考PK掉近一半的人以后,高考继续PK掉近一半的人,才能上本科。
但未来有多难?中招君给大家几个数字。
2021年,广州有30000多的孩子上本科;
2023年,广州公办小学招生计划23万人。
2023年,广州中考普高率56.7%,公办高中录取率仅有37%。
按照广东省的985平均录取率1.3%来计算,也就是说,每平均100个高考生里,只有1.3个能上985大学。算上中考分流的影响,100个小学生里,能上985大学的还不到1个。
不过有人说,小学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有些孩子上了初中才开窍,甚至要到高中。
但按概率来说,我们能看到的逆袭只占少数,或者说能逆袭的恰好被你看到,现在有很多家长随波逐流地鸡娃,不经意间也把鸡的标准提高了,平均水平一上来,逆袭更加难。
说句实在话,小学优秀不代表将来一定进985、211,但能进985、211名校的学霸,其实大部分在小学就已经很优秀了。
另外,能否上985,关键还要看你的孩子处于哪个圈层。
去年广东共有196名学生获得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其中,五大学科竞赛保送生13人,主要来自华附、深中、广附、广州二中这样的重点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能根据孩子中考分数来推断未来上本科大学的几率有多高。具体请参考下图:
最后,有几句心里话想啰嗦:
1)很多人觉得学历没用,总是拿个体举例,但我认为,群体概率是不争事实;
2)追求学历,期待美好事物,向往积极氛围,朴素且合理;
3)对于中考生而言,进了豪门高中,相当于大半只脚在一本,所以,请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4)只有尽己所能去托举,才能心安理得接受子女的平庸。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