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多种分类摇号,继续采取“购买学位”政策,公or民办?

4月7日下午两点,2024年上海各区幼升小、小升初招生细则终于新鲜出炉。上海16区共85所民办小学招生。其中35所民办小学被政府购买学位!占比高达41%!
自2020年上海民办摇号“元年”,到2022年部分民办学校采取“购买学位”,再到2023年取消民办幼儿园直升同集团小学的分类计划,这几年政策不断有新变化。
今年上海招生政策发布后,民办中小学的“政府购买学位”名单和政策直接冲上家长们关注热点之一。
摇号问题汇总
1、摇号规则是什么?
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但并不是所有民办学校都需要摇号,如果你家孩子报了某所民办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招生计划,那就意味着直接录取。
当摇号结束后,家长们会获得两个数字,一个是正式志愿的次序数,一个是调剂志愿的次序数。顺序号越靠前,摇进去的概率也就越高。
比如你的孩子摇到了206这个数字。而你报的这个类别学校要招210人,那么恭喜你就摇中了,如果学校只招收200人,那就没有摇中。
首轮摇号过程中,如果有学校没有招满,就会从报名该校的调剂志愿序列中按次序数录取。
其中,调剂可以有3种:
1.同校调剂(同校内住宿或走读等分类计划间调剂)
2.区内调剂(就读意愿区内其他民办学校间调剂)
3.集团内调剂(同一集团内外区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间调剂)
可在3类调剂类型中选择一个调剂志愿。
2、一贯制校的小升初也要摇号吗?
一贯制虽然允许直升,但校内的直升并不一定是100%的。在小升初阶段,民办制五年级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选择“本校直升”意愿。
①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免试直升计划数,可全部直升;
②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免试直升计划数,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报名一贯制直升在流程上早于全市统一摇号的时间,两者互不影响,也就是说哪怕校内直升的高几率下没有摇中,依旧可以继续参加后续的民办初中摇号,以及公办初中统招。
3、摇号没摇上,回公办的路径是怎样的?可以回对口吗?
幼升小、小升初民办摇号没摇上,采取“同类排序靠后”原则进行公办统筹。人户一致的,在人户分离的前面。
如果对口的公办学校很热门,有可能民办摇号没摇上,即便人户一致,也回不到对口公办学校就读,要统筹调剂到其他尚未招满的公办学校。
4、如果摇号摇上了,发现民办学校的学费较高,可以放弃吗?
家长在网上填报志愿前,要事先了解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情况、办学条件等相关信息,根据孩子个性、家庭经济状况等实际,理性填报志愿。
一旦被报名的民办学校录取,不得放弃。
一旦被报名的民办学校调剂志愿录取,不得放弃。
5、摇号后,上海的民办学校还值得报考吗?
众所周知,上海的民办的教育资源是比较优质的。尽管摇号,民办学校不能像以往那样大范围挑选生源,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上海民办学校的生源还是很不错的。
参加民办学校摇号的家庭,一般会有一下两因素:
01 经济条件相对不错
02 家长比较重视孩子教育
而往往经济条件、文化背景这两个关键因素,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比较大。
摇号后,民办学校虽然不可以挑生源了,但总体上,生源水平还是要胜于公办的。
总之,上海公民办学校是相得益彰的,两者互为补充。再者,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希望能够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摇号想要强调的是一种公平性,不再像以往那样去筛选孩子,而是随机选择,强弱搭配。鼓励学校从挑好生源到教好学生,毕竟凭自身教学实力说话,更能体现学校水平。所以其实是整体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不是打击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否值得报考,最终还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6、摇号后,家长选民办还是公办,到底看什么?
选公办还是选民办,家长要综合考量,而不是简单地说,选民办还是公办。考量的时候,重点关注学校的风格、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否和自己的理念一致。比如,有家长认为,“作业多就是好”“管的严就是好”。而有的学校则认为,作业有量的限度,不到量不行,超过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家长和学校理念一致,大家才能配合的好,都感觉舒服。
选公办还是民办,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如果家门口有一个不错的民办,而公办路途远,考虑的时候可以更多考虑家门口的民办。
毕竟,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7、在民办超额摇号的同时,幼升小、小升初是否都公民同招?
是的。
公办、民办同步报名、同时招生,在报名时家长就要做选择,公、民办只能二选一。
注意:
幼升小公办学校报名时间为5天(5月8日-12日),民办学校报名时间只有3天(5月8日-10日)。
小升初民办报名时间为3天(5月13日-15日)。
志愿填报问题汇总
1、每个孩子可以填报几个民办志愿?
每个孩子可以同时填报1个正式志愿、1个调剂志愿。
2、民办小学/初中有多少分类?
民办中小学“分类计划”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采取“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
民办小学的“分类计划”主要有以下10种:
1、统招
2、境外学生
3、外籍学生
4、港澳台学生
5、本校教职工子女
6、举办者员工子女
7、举办方投资方员工子女
8、举办方投资的其他民办学校的子女
9、联合举办的高校教职工子女
10、协议共建单位员工子女
在这些类的基础上,再细分为住宿计划/走读计划两大类。
民办初中“分类计划”,主要有以下11种:
1、直升
2、统招
3、境外学生
4、外籍学生
5、港澳台学生
6、本校教职工子女
7、举办者员工子女
8、举办者集团员工子女
9、协议共建单位骨干子女
10、联合办学的高校员工子女
11、举办方投资的其他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子女
在这些类的基础上,再细分为住宿计划/走读计划两大类。
3、在网上报名民办学校时,如报了不符合条件的志愿,会产生什么后果?
在网上报名民办学校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特别是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类型及其条件。部分报名志愿须家长确认是否符合报名条件,一旦填报并确认提交,将无法更改报名信息。
对于不符合相关分设计划报名条件的学生,请不要报名相关志愿。对于需家长确认是否符合报名条件的计划,各区可组织验证。验证不通过的将不予录取。如报名调剂志愿的,按调剂志愿的相关规则录取;如调剂志愿未录取或未报名调剂志愿的,由其就读意愿区按公办学校招生办法安排入学。
4、可以跨区报考民办学校吗?民办学校跨区招生有比例上限吗?
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招生;有住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以跨区招生,适当扩大范围。跨区招生的人数,根据各个民办学校的住宿情况来决定,不设比例。
购买学位问题汇总
1、什么是“购买学位”?
这是2022年出台的政策,今年将继续对部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购买学位政策。
所谓“政府购买学位”,就是政府出资,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位。纳入“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民办性质不变,入学招生和报名方式也和往年相同,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1. 纳入购买学位范围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性质上仍属于民办学校。
2. 与其他民办学校一样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超额摇号录取:
报名人数≤计划招生数,全部录取;
报名人数>计划招生数,摇号录取。
3. 政府补贴,差额由家长支付。
根据去年(2023年)各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纳入“购买学位”名单的民办学校,学费低于“生均经费”标准的,学生无需缴纳学费;学费高于 “生均经费”标准的,学生只需补足差额。小学最高可减免14,250元/学期/人;中学最高可减免19,250元/学期/人。简单来说学校学费如果低于这个金额的,学生无需缴纳学费,高于这个金额的,学生只需补足差额即可。
2023年,有36所民办小学,51所民办中学采取“购买学位”政策。
2024年,有35所民办小学、50所民办初中纳入“购买学位”名单。
2、政府为什么要“购买学位”?对民办校学生有何影响?
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简称《民促法》),已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其中《民促法》第五十八条,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从“学前教育”扩大到“义务教育和其他公共教育服务”。
通知下发,各地陆续开展“公参民”学校治理等各项民办中小学治理任务,北京、江苏、湖南等地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
上海发布的“政府购买学位”政策,就是为了实现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缩减到5%以下的目标。
采用政府购买学位后,民办性质不改变,师资不变,课程不变。可以理解为,花的钱更少或者是不花钱,但是却能够使用以前要花数万元才能体验的到的教学服务,短期看是的确是节省了费用。但从长远来看,目前还不好下定论。并且这也意味着今年参与民办摇号的学生可能会增多,中签率可能会降低。
3、“购买学位”服务哪些人群?
政府购买学位大体包括以下两种:
一是购买片区学生入学位置,政府部门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要求民办校对该地段学生依照公办学校标准招生。
二是购买农民工子女入学位置,依然是通过补贴的方式,使所属地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目前上海的地区的随迁子女基本上只要拥有居住证,九年义务制教育都能保证完成。
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对于一些就读民办学校的随迁补贴有限,部分经费还是需要自己付,也是对于不少家庭财务状况的一个考验;包括学校的教学水平可能相对偏低,这是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以上就是有关摇号、志愿填报以及政府“购买学位”政策的相关问题汇总和介绍,最后冯老师还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慎重选择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申请入学的意愿,一旦确认不得更改!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