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教育格局新变动!这8所中小学加入十一、人大附等集团校办学快车道!

据悉,海淀区密集完成一系列中小学集团化布局调整,目前又有8所中小学进入集团化办学快车道,涵盖十一教育集团、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红英教育集团、理工附中教育集团、人大附中教育集团、五十七中学教育集团
值得关注的是,海淀区创新了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探索了一种关系更加平等、结构更加灵活的联盟式教育集团,和原有集团化办学的承办模式不同,更加注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加盟的转变,因此8所学校均保持了原有的独立建制。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
教育资源更丰富、更优质
作为海淀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教育布局持续优化。
新建学校实现高起点办学
2022年9月,海淀区实现了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育英学校科学城分校、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新址)、中关村一小科学城分校等一批北部学校在新学期开学,为北部地区居民带来优质的义务教育供给服务。未来,在北部所有的新建中小学,均将由教育集团承办,全面实现高起点办学。
原有北部学校
进入集团化办学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支持位于上庄镇的翠湖小学加盟红英小学教育集团,搭建两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教研的共同体。
今年10月,支持位于上庄镇的上庄中心小学加盟十一教育集团,将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优势带到上庄。
目前,科学城北区已有19所学校(校址)纳入了集团化办学。2022-2023学年度,科学城北区中小学在校生已经达到2.7万人,比上一学年度增加3000多人,也从侧面说明了科学城北区教育发展的规模变化和吸引力的与日俱增,教育为北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部发展更均衡
今年10月以来,海淀区在南部的万寿路、羊坊店区域,加快布局,搭建中小学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支持太平路小学正式加盟十一教育集团,形成更加紧密的办学关系;在铁路实验小学和五十七中学之间建立联盟式办学关系,两校之间高效共享课程、教研、评价、资源等,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东部动力更强劲
在科技企业密集的清河、西三旗地区,支持西二旗小学加盟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并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借助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的优势,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办学质量。
利用“公参民”契机
助力学校发展
今年上半年,按照中办国办、教育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文件要求,海淀区稳妥积极推进“公参民”学校的规范工作。
今年10月以来,为推动理工附中分校、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等3所民转公学校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提升,海淀区以规范促提升,正式将人大附中分校纳入人大附中教育集团,将理工附中分校纳入理工附中教育集团,将建华实验学校纳入十一学校教育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实现集团内的资源、课程、师资的高效共享。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