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当初!放弃小升初的代价

今天,跟大家聊聊对于小升初的一些看法。
小升初是家长的“试金石”
用心搞“小升初”的家庭,孩子中考的结果都挺不错的。
这是为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对教育的意识和认知。
国内教育真正的分水岭在中考,而9年义务教育里,小学有6年,初中只有3年。
重视“小升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小学阶段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坚定要抓学习的那群人。
他们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规划和培养孩子了。
这些孩子不管能不能在小升初“上岸”,都会在父母的用心培养下拥有比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
同时,经过“小升初”的历练后,家长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规划意识也逐渐增强,能为孩子在中考前做好各种准备。
所以, 这些家庭的孩子中考结果怎么会差?
其实,初中所进行的“小升初”(如果允许的话),本质上除了筛选孩子,也是在筛选家长。
小升初对学生至关重要
任何人说小升初不重要,你千万不要相信。
小升初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孩子具备“衔接初中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人把”小升初“等同于择校,这是错误的。
小升初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逐步适应到初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强度。
六年级和小升初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鸿沟:课业强度和知识难度。
小学六年只有三门课,但过一个暑假后,就必须马上应对九门功课同步学。
很多初一的学生刚上学,就被打个措手不及,一下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作业做到12点,早上起不了,上课犯困,听讲不认真,作业不会做,熬夜到凌晨……
父母着急上火,孩子孤立无援,再叠加青春期特有的躁动和叛逆。
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可可爱爱的娃,现在成绩不好,脾气又差,动不动就跟父母吵架,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殊不知,这不过是他们无力适应初中学习的表现罢了。
“小升初”要做哪些事?
严格来说,小升初的准备应该从五年级的暑假开始。
在初中前,我觉得六年级家长一定开始严抓严管以下几件事:
1、学习效率问题
上初中后,最先败下阵来的,都是学习效率低的那些孩子。
首先,抓作业效率。
任何初中的作业都不少,好多人光是应付作业都压力山大力不从心,哪还有余力培优和提高?
因此,在初中前,一定要把做作业的效率提上来。
比如,规定孩子吃晚饭前必须把作业做完,如果有作文的话,可以延迟一些。
“把作业看成第一要务”的好处是,让孩子心中始终绷着一个弦,抓紧碎片时间做作业。时间管理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其次,抓听课效率。
听课效率反映在哪里?反映在每天的作业里。
“小升初”的家长,最好每天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
当你每天开始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作业的错误有些是粗心,有些是懒,还有一些是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
这些不扎实,往往来自于听课没认真,遗漏了一点小细节。
而这些小细节,可能不会让小学的考试成绩很难看,但是到了初中却会出问题。
上课不认真听,囫囵吞枣,下课再去补,浪费精力时间,还学不好。
2、写字练字
这个不用说了,只要将来要参加中考高考,这字迹就是大问题。
小学不练字,初中泪两行。
3、英语和数学要抓关键问题
现在比较重视学习的家庭,基本上很重视英语。原版阅读,原版电影动画经常看。
但到了小升初阶段,就出现听说阅读都不错,但不太会写的现象。
单词认识,但写不对,作文只会用很简单的词汇。
家长才发现从输入到输出,还需要训练。
而初中英语正是从听读落实到输出,于是,很多小学英语90多的娃,到了初中直接70多。
开始背单词,或参加一些校外考试,比如剑桥英语五级考试(KPF),以考促学,提升一下应试技巧是有必要的。
如何备考剑桥英语考级?
建议跟着机构走
选择机构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这个体系是不是和你的目标匹配的。
按照这个机构的进度到了几年级能达到哪一级水平。到哪个班型学到几年级能考KET,考PET。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次上课内容掌握了基本就步入正轨了。
听话的娃坚持刷一下阅读,能力提升更快。学得好的再升个班,总能保证小学拿到PET。
同时机构的课最好覆盖备考,老师会结合KET和PET的题型,讲解题方法,练习考试题型。
数学也很重要。
小升初阶段,要让孩子学会去思考难题了。
初中数学无法提高的孩子,问题根本不在于不会计算,而在于不会思考。
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让孩子做一些稍有难度的题,让他们习惯于动一动脑筋。
学数学最好的办法是:费曼学习法
就是让孩子把难题讲出来,讲给大人听。
小升初择校
原则上来说,“小升初”择校是禁止的。
但现实来讲,并没有一刀切完全禁止。
比如,深圳外国语初中每年都有公开的“小升初”。
四大八大以及区属重点初中,暗地里或多或少也有“开放日”活动,小范围搞搞。
对于小升初择校,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1、早规划早准备
对于有择校意向的家长,建议尽早规划准备,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时才发现根本没有资格,以下各科培优时间表:
数学
小升初阶段选拔考的必考科目,且权重最高,建议从3年级的暑假就开始着手。
英语
以考代学,普遍被认可的是剑桥英语等级考试。如果能在四年级考到PET+级别是比较高标准的一个安排。
信奥
期望助力小升初,要在六年级上期取得满意的成绩 ,反推备考需要一到两年,建议不晚于四年级开始学。
2、对四大初中,平常心
深外每年的小升初,让罗湖福田家长如临大敌,但最后的结果,永远是只有极少数人如愿。
而其他三大的小升初,摆明只要最最顶尖的高手,普通人连门都摸不到。
个人观点是,对四大初中抱有平常心就好了。运气好能去则去,去不了也没关系。
3、亲子关系好比学校好,重要得多
初中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有人说:“初中三年≈未来30年”。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
初中家长用起心来,负起责任,多跟孩子交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气,理解孩子的变化,跟他们当朋友。
经常给孩子做美食,周末假期带他们放放松,都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办法。
好爸妈胜过好老师,好家庭胜过好学校。
小升初“上岸”需要避开几个坑
#1 咨询的坑
A家长在小升初准备之初,希望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得一些建议。选择了一位经常在直播间分享升学经验的博主进行咨询,花费了1000元一小时的费用。
结果是,这位博主提供的建议与他在直播中分享的内容几乎相同,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教训:不要凭直播间的热闹宣传,就去花这个冤枉钱!如果要花,一定要先了解咨询服务的流程和细节,大致判断能得到的咨询价值。
#2 DZ的坑
DZ-点招就是学校自行组织(也可能委托机构),用暗号和学校缩写宣传一些考试安排。
自行设定录取标准,最直接最有效也最硬核,收取一定费用。
但这些考试的组织方式非常不透明,考试时间和地点都是临时通知,家长们甚至不知道孩子考试的具体地点。
考试结束后,机构也没有提供考试的具体成绩,只是简单地告诉家长孩子是否通过,很不靠谱。
#3 简历推荐的坑
B家长希望通过简历推荐的方式,帮助孩子提前获得一个好的初中学校的录取资格。找到了一家专门做小升初咨询的机构,交了一笔不菲的推荐费用。
机构给出的条件看起来挺合理,帮孩子优化简历,对接一所公立名校进行推荐,并承诺不成功全额退款。
但孩子简历交了,机构基本没做修改,参加了一次名校对接测试,后来就再也没有了动静。最后,孩子通过其他渠道,拿到了另一所学校的offer,机构退了全款。
教训:据B家长事后分析,这家机构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推荐渠道,他们就是打一个概率。你的孩子足够优秀,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也存在被目标名校录取的可能性。
如果这种可能性成为了现实,他们就按约收钱。即使没有成功,退款对他们也不产生成本,基本就是一个无本生意。
“小升初”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结果。
不要以为只要不择校就不需要“小升初”。
家长该用心的时候要用起心来,趁着孩子还小,愿意听话。否则大了,想用心指导,他们也不见得会听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