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这些学校改名啦~~~

今年小升初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家长会发现,北京有部分中学正式更改校名,明年也一样,各位小升初的家长一定要留意今年已更名或正在更名程序中的学校,明年小升初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搞清楚学校名字,以免影响孩子顺利入学哦!
已改名的8所学校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
一零一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
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北外附校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
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
近日,朝阳区教委发布行政许可决定书,准予“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变更学校名称。
至此,朝阳3所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八十学校和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均已获得区教委的批准可以更名。
据悉,北京八十学校公众号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睿森学校”,其余两所学校新名称确定还尚需时日,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哦!
伴伴小提示 |
上述提及的学校更名信息,最终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哦!
近日,据媒体报道,北京八十学校已改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睿森学校”。

其实,早在今年6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发布《行政许可决定书》(京朝教民许决字[2022]第28号),准许北京八十学校“变更学校名称”。

今年3月,清华附中国际学校宣布,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成为北京第一家改名的“公参民”学校。同时,清森也成为北京首个摘掉了公办校名的民办学校。
随着这两年民办教育多项新政出炉,民办中小学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这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等相关通知发布后,北京第9所取消了原校名中公办校名的民办学校。
预计部分学校还将变更校名
目前,北京还有部分民办学校拥有公办学校的名称,比如朝阳区的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等。
据了解,朝阳区教委已于5月23日发布《行政许可决定书》(京朝教民许决字[2022]第27号),准许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变更学校名称”;6月6日发布《行政许可决定书》(京朝教民许决字[2022]第28号),准许北京八十学校“变更学校名称”。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还会有民办学校将变更校名。
多所民办学校已转为公办

今年5月,海淀教委对外发布,自2022年9月新学期开始,清华附实验学校、人大附中分校、理工附中分校等7所民办校全部转为公办校。公办教育总学位增加1万个左右。
其中,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作为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开展新学年的招生入学工作。
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办校。
民办学校新轮洗牌的背后是什么
民办校更名、转公背后的直接动因,是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关于民办教育的系列新政。

去年,《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等教育新政相继出台,国家继续规范民办中小学发展。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的通知。
《意见》中有明确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
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有名称命名;不得使用可能对公众造成误解、引发歧义的内容和文字;不得利用公办学校品牌开展商业活动。
《意见》要求,各地要按照审批管理权限,逐校核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对不符合命名规范的学校,要依照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变更名称。
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通知》规定,由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办学条件符合“六独立”要求,可继续办民办学校;办学条件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但限期可整改到位的,也可继续办民办学校。
其中,六独立指的是:独立的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施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