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万泉、上实……海淀今年换校长那几所学校的一些变化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个关于海淀几所知名小学更换校长的新闻,说的是——
海淀区万泉小学校长景小霞接替刘畅出任中关村一小校长;
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接替刘可钦出任中关村三小校长;
上地实验小学校长倪百明接替杨刚出任中关村二小校长;
培星小学校长朱郁接替景小霞出任万泉小学校长;
上庄中心小学校长毛向军接替倪百明出任上地实验小学校长;
万泉小学党委书记李伟接任朱郁出任培星小学校长兼书记;
中关村一小原常务副校长商红领接替已退休的党委书记岳顺丽,担任学校党委书记。
那么,这几所学校目前来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刚好三三前几天看到这么一个问题。
下面有一些家长的回贴,贴过来给大家参考:
中三和万泉的家长都说上了个假学校,应该都被减得差不多了。
上实呢?还有希望吗?翠小也减差不多了。
坐标上实,这学期基本没啥作业了,同六年级。语文每天有篇日记,偶尔写写练习册;数学练习册都没有了,得自己加,不然学习效果就是渣渣。每单元测验还是有,貌似学校写小卷多了。感觉最主要是数学比以前减的多了。
昨天聊了一个上地实验小学的家长,说也得靠自己。海淀小学是不是减的都很到位?
翠小五年级,说是老师比以前严格多了,抓学习挺紧的。
万泉每单元还是在考试。
……
还有家长慨叹,感觉海淀都(减得)差不多了,他们班还好,起码还有个满分的。另外一个班最高才93,不及格的一大堆……唉,大北京啊,真是只有叹息的份儿了~~
当然,也有对那种对教育特别拎得清的,三三看到好几个家长都说,海淀要是只考校内就瘸了,必须私下抓起来!
这种小学如果作业多了家长会急的,因为都在私下上课:学奥数、剑桥英语等,家长很担心学校的无效学习。
课本难度三颗星,考试难度五颗星,差的这两颗星需要自己买题刷。
双减以后课内那点练习,应该是不够大部分小孩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小孩不额外练习的话,什么样的老师来了都不顶用。
此情此景,是多么让人熟悉,让三三猛然又想起了当初那篇被热议的帖子《进了LXQ的实验班后,才发现被小学的双减给骗了》(强烈建议没看过的点进去看看,会非常有启发!)。
那位家长就是,因为轻信了双减,结果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跟不上,摆烂,所以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恨不能直接坐上哆啦A梦的时空穿梭机,纠正过去所犯下的几点错误——
1.不再选择买学区房,如果不考虑增值,也就是小学让觉得家长面子有光而已,有这些钱,我可能会花在课外辅导班上。
2.小学四年级以后,一定要多参加课外辅导班,奥数、英语、语文,提前学,大大减轻了初中的压力,至少有个过度,什么快乐教育,让一到初中就现原形。
3.看完初一的学校的模拟考试,小学6年要学完初中数学,才能在LXQ实验班立足。加强英语语法、阅读及词汇量。口语是最廉价的,一切都是应试。
没错,现在如果还有家长存在幻想,指望着学校能给孩子加码,那真的是痴人说梦了,之前三三在《双减后,西城、朝阳、海淀,4所小学的横向对比》这篇中,就比较了西海朝三个区的几所优质小学,没有一个是在课内加码的,更多的学校都是——
硬性规定孩子10点睡觉,所以所有作业都是“自愿为主”,不强制,你爱学不学。
反正学校就这么教了。不搞排名,你也不知道孩子在班级里属于什么档次的成绩。不搞分数,采用五星打星制,你也不知道期末考试考了几分。
乍一看,期末考试全是五星,班级里40个孩子,至少38个都是五星。
是的,长期这么搞的话,确实有人会把双减当真了;但只怕更多的人都没有当真吧。
最起码,从幼升小的择校,小升初的dz,初升高的分流、高考的择校和选专业来看,双减绝对没能减少内卷,更不用说考研、考公、考编的人数每年都创新高……
那么,双减到底减了些什么呢?
大家可以看看某乎上这位老师的回复,自行寻找答案。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