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八素培训骗局--避免落入无良机构的陷阱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27 浏览




今年八少八素的热度已经差不多要过去了,还是决定要写下这篇文章,揭示我所经历的八少八素培训骗局,为的是希望以后不再有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被这些无良培训机构坑蒙,浪费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事情应该从去年我们参加北京八中八少八素的甄别,裸考通过初试,但止步于复试说起。当时我们总结考试经验,决定好好准备一年,来年再战。


于是我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学习机构,咨询活跃于鸡娃圈的KOL,从其中一位“业务范围广泛”的海淀妈妈那里,了解到一家做八少八素考试培训的机构。当时他们宣传:“BZ神秘大咖授课”、内部题库、考试轻松过!“上岸率接近一半”!小班授课,名额有限等等

图片


出于对这位妈妈的信任,我直接微信转账,从她手上报了名。报名之后才发现,他们后面用这种限时、限量、夸张的宣传手段反复招生,我当时想,这也就是“营销手段”嘛,就没有过多计较,等着上课。

图片


上课之前我们几个报名的家长被拉到一个小群,他们说小班授课,不合并大群。但是每次线上是有二三十个孩子一起上课的。


上了一次课以后,我感觉不太好:上课的男子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全程不露脸,课程内容仅限于依次讲解资料上的题目,并没有过多的延伸。(本想找课程截图和片段给大家看,但是事发后对方已经清空了线上回放,原先承诺的一年时间可回看也不作数了!)


课后,我和群里几位家长就曾反馈过,一是觉得上课时间太长,对孩子眼睛不好,二是觉得课程内容单一,有时候只讲答案,也不讲为什么。当时组织方用各种理由搪塞了过去,还说海淀的培训都是这么搞的,强度都是这么大的。

图片


没有参加过海淀鸡娃式培训的我,基于之前对她的信任,又一次的选择了相信,继续上课。孩子在这样一次次高强度的练习中,做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家孩子每次都是前几个写出答案的,看到这样的“效果”,我也对复试有了信心,如果像他们说的,参加了他们培训的孩子,有一半以上可以上岸,那我们不就希望很大嘛~ 作为家长的信心,自然也就在这样“虚幻的骗局”里建立了起来。


经过寒假班、春季班、考前刷题,我们带着这虚幻的信心,参加了今年的考试,依然是顺利通过初试,然后止步于复试。这期间其实有一个很反常理的现象,就是在考前和几天的考试过程中,我们那几个培训小群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关于考试的通知和交流。


好巧不巧的是,复试前,我在网上看考试经验贴,误入了一个同类机构的群,而且是500人的大群,这里面大家火热的交流和结果出来后报喜的消息,震惊了我。他们说复试的题型全都压中了,而且做了大量练习,他们的复试通过率就很高,老师们在群里与家长交流,大方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完全不像我们参加的这个机构一样故作神秘,说什么为了保护老师隐私。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期待值与结果不符,结果与课程宣传不符。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找到卖课的海淀妈妈,说明了我的理由,要求他们给我一个解释,解释不清楚就给我退费!

没有想到的是,我冷静的分析,换来了他们异常激烈的回应。

我在群里问了一句“大家都考得怎么样啊?” 立马就被“教务老师”踢出了群。我拨语音过去,先是给我挂断,我再打,接通以后就是冲我一通机关枪似的大声狡辩,甚至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从不喜欢与人争执的我,当时真是被气得浑身发抖。

图片


这种回应,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怀疑:这个机构很有问题!

  • 所谓的“神秘大咖授课”,想必就是为了故弄玄虚,实则只是随意找人敷衍了事。
  • 所谓的“小班授课不合并大群”,很可能只是为了控制人数,防范有家长找麻烦时波及面太广。
  • 所谓的“内部题库”,实际就是历年真题或稍加变化,基本没有其它拓展和预见性。
  • 所谓的“独家刷题系统”,更是不值那么高昂的价格,有一个搞软件的爸爸,轻松就开发了一个给自己孩子用。

图片

他们换着不同的微信号来跟我沟通了几轮,根本就不正面回应关于授课老师和前期宣传的疑问,还说我是因为没考上就来“敲诈、讹诈” 。这真是倒打一耙!


他们事后在小群里统计初试通过率,试图佐证他们的“高通过率”,群里正义的家长也说,这明显就属于“事后摘桃子”!大多数愿意花着高昂的学费来参加这种培训班的,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初试,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裸考都能通过初试,觉得有进一步的可能,才来学习、加强的。

图片

诚然,我们不能妄想通过参加了一个什么培训班,就拿到一张考试保过的门票。但是,我们有权要求教育机构的宣传诚信真实。因为虚假的、玩文字游戏的宣传而误导了家长,那就是欺诈!这比单纯的讹人钱财还要可恶得多。孩子人生路上很多的选择都只有一次,一旦选错,就意味着错过。令我们痛心的是,家长和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机会成本,以及美好的期待。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如果选择了靠谱的机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现在只能安慰自己,在承认自己普通的同时,也算是增加了一些生活的阅历。


作为妈妈,我现在对孩子感到很愧疚,我过于单纯的相信了别人,带给过他一些些的希望,然后又让他失望了。


同机构上课的家长劝我算了,说不值得花这个精力去扯皮。我也确实没有更多的证据从法律层面,让这些可恶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我至少可以发出我的声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引以为戒。


教育培训机构的良知,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底线,育人者不良善,又如何去播种良善的种子。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惩类似的无良培训机构,不断改善我们国家教育的土壤,生长出芬芳的花朵和正直的树木。



发布于 2024-04-14 11:1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