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小升初阶段,家长应该这样做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初中生活!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小升初这个成长过程是非常揪心的。此时的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以及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对于孩子来说这个环节非常的不容易,家长也容易因孩子的情况而感到焦虑。
对于家长来说,克服这个阶段带来的焦虑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扛着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生活变化的重担。

家长心平气和,孩子更快适应
王殿军说:“小升初的适应难度比家长想象的要大,不少孩子要经过半学期到一学期,才能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和水平。”
一般来说初中的学业难度会比小学难的多,校园生活氛围与小学有很大的差别,小学能够拥有出色的表现,到中学有因为不适应,导致成绩和发展下降的孩子大有人在。
小学过渡初中,意味着孩子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肯定需要时间来适应。两位校长也一致认为,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成绩和情绪的波动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若想在此时想要帮助孩子,就需要将自己焦虑的心态转换成平常心,孩子也能更快的适应中学的变化和冲击。
刘治国说:“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心智发展上,孩子都会有一些波动,甚至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正是这种不适应的经历,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变得更丰富、更完整。”
此刻家长应该暂时将孩子的不适应视为正常,让孩子也能平和的度过这个阶段,家长需要时常鼓励孩子,让孩子积极乐观的处事。

培养习惯和兴趣,为中学生活储备能力
王殿军认为初中课程需要孩子有较高的专注力,针对初中课程的难度、深度和进度,专注力集中的时间也要有所增加,这一点需要家长提前培养孩子。
王殿军说“如果小学期间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适应中学的学习就会遇到较大问题。”所以培养专注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它也决定着学生在初中成绩是否能有所提高。
刘治国则格外强调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对孩子适应中学生活非常重要。他说:“功利目的会带给孩子和家长太多压力和焦虑,影响兴趣爱好成为孩子快乐的生长点”。
小升初面临的挑战要比家长想象中的还要大,学生不仅要面临超强的心理压力,还要学段转变后提高的外界期许和要求,所以此刻要想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则需要发展丰富的兴趣爱好,在成绩方面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给孩子心理支持,让他内心更强大
曾经华东师范大学对一千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做过实验,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不低,而孩子的心理问题则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原因。
小升初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学生是非常脆弱且偏激的,在这个时候家长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需要立刻站出来,一方面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另一方面通过鼓励等方式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增加孩子的心理能量。
两位校长一致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会特别在意自己是不是有做主的机会。”这方面就是强调家长不要过于干涉孩子的事情,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但是最终的决定还是要有孩子亲自做主。
家长需要采取“管住嘴和管好嘴”、“看破不必说破”和“多做饭少说话”的态度,要适当的学会装糊涂;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妨诶孩子一些“私人的空间”;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向孩子传达正能量的话语。

切记:家长不应该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不应该常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焦虑,容易让孩子越发不自信从而导致致命的心理问题。

孩子要会学也会玩,会玩也是竞争力
“要取得好的成绩,并非只有刷题这一种途径,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也不应只有分数这一把尺子。”
家长和学校需要以多元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使是爱“玩”的学生,家长也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支持。毕竟会玩的孩子往往生活乐趣更多,也会有更多的伙伴。
不过这里的“玩”是指动手动脑、全身心投入的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玩法、形式和内涵。会“玩”的孩子,往往眼里有光芒、脸上有笑容,也有更多的创造性。
王殿军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的时候总是很开心,而开心的时候脑子就转得快,自然学习效率就更高。”在玩的阶段智力和心理也会得到成长。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