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升初择校:舍末逐本。

深圳小升初择校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公开、不公平、多变化,原因是,小升初择校在政策上是不被支持、甚至是被打压的,这就导致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方式多变,规模小而隐蔽。就算学校辛辛苦苦收取到择校生,也会由于许多不可控因素而被迫解散。
小升初的不确定,使得我们不知道哪里是正确的方向,甚至会怀疑,我是否还有必要继续花费巨大的代价追寻这不可控的结果。每个学校每一年的做法都不同,如果要收集到每一个学校的小升初渠道,难度相当的大,莫说家长们,作为我们整天泡在小升初择校里的老师,也有时候,无法很清楚的帮你梳理到某个具体的学校。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小升初圈子的家长很焦虑,而且越是孩子成绩好的,越焦虑,这焦虑有相当重要的原因是:我家孩子要择校进好学校,那我一定要打探清楚。可是,亲爱的家长们,焦虑会导致我们内耗,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把每个问题都了解的清清楚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朋友们,正在做忽略本质的事情,我们正在舍本逐末。
有一种理论叫“黑匣子理论”,大意是,当我们使用某个工具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把这个工具的组成、原理搞清楚,而只需要知道这个工具怎么使用,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即可。
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天天了解各个学校怎么招生,原因是招生方式没有统一标准,每年都在变化。
我们也不需要提前去了解各个学校优劣,因为根本还是在幻想,在未录取的时候进行各种数据对比,无非是伤神,而且,许多家长对比的方式也不对,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这种择校生而言,看待学校的角度和评价标准与绝大多数孩子应该是不一样的,有关于这个问题,我会专门给大家写文章解读。当小升初收尾阶段,你手握A、B、C......等多个学校的时候,在可选项中进行对比才是有意义的。
由此,我建议各位家长朋友,要想轻松一些,有意义一些,我们小升初备考,更多的精力要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楚了解小升初择校的能力要求。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是因为我们在实际的咨询案例中,很多家长对于这个理解有很大误差。择校,最本质的特征是,你去了不属于你的学校。或者说,你本身地段学位是A,却去了B学校。所以,你要自问一下,人家的高价学位房,你凭什么可以去呢?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真正有能力择校的同学比例很小,绝大多数孩子,还是要去地段内学校读书。能够择校的条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成绩。要具备超出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超越绝大多数孩子的知识储备,这个成绩模型是:
①校内表现优秀:期末考试成绩突出
②校外表现优秀:拓展知识学习超前,学习能力突出,能够获得拓展类证书。
②表现好的,①肯定是没有问题,所以,咱们对于有能力择校的同学做个总结,其实是:校内学有余力,校外能够高强度拓展。
所以,我们家长要明白,对于择校生来说,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单靠校内期末考成绩是不对的。那有的家长说,我们在班级前几,是否具备呢,其实也不太能够,尤其是学校之间差距很大,有的学校会加拓展内容,有的学校几乎躺平只学部编教材,成绩差距明显。我们要想在择校上有竞争力,一定要在校内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把课外拓展学好,证书多多益善。
在实际的操作中,经常有以下几个情况,家长容易犯错。
1、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觉得孩子太累,或者偶然的校内成绩下滑,简单的认为,要把时间 花费到校内学习,于是放弃。因为课外拓展学习难度确实较课内大很多,出现问题,应该是要帮助孩子解决,你无法帮助,可以找老师帮助,不要轻易停课,因为,课外拓展是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课内的另外一个体系,需要系统地、长时期的学习,中断就意味着我们要从头来过,孩子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克服更大的困难,才能追赶上。学习遇到困难是常态,我们不要拘泥于必须按照90分标准去衡量他学的好,就算现在只有60分,只要坚持下去,知识点不中断,总还是有机会提升到90分去的。
关于课程中断,我今年遇到的学生很多,原因是学而思去年寒假前解散,很多家长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安排,于是就中断掉了,整个寒假和春季的课程没有学,在暑假续接的时候,发现出问题了,很多知识点没学,要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捡,而且事倍功半。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员来说,打击更大,五六年级的杯赛备考,就更加的吃力。
2、拓展学习开始的太晚。
所谓的拓展学习,是独立于校内,进行的往前、往深拓展,需要系统且长期的学习,如果你把小升初考好学校,简单的理解为,到六年级的时候参与培训考学校,那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在具体的咨询案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一个六年级的家长不知从哪里听说,可以择校考试的时候,就会表现的异常兴奋,兴奋之后就是焦虑,就开始盘算着找机构冲刺考学校,如果孩子之前一片空白,只是跟着学校走,成功的概率很小,原因是短时间的冲刺,对抗其他学生的长期系统的学习,胜率很小。我们择校的竞争对手,本质上不是是前3%的学生,与后面的97%的学生无关,与优秀的学生竞争,我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3、过度关注所谓“渠道”而忽略学习的重要性。
渠道固然重要,但是,渠道永远是向着优秀的学生敞开着,你要深刻的了解到,是因为优秀,渠道才能顺水推舟,我们要始终把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习能力作为我们安排课程的第一标准,也就是,一切从学习角度安排学习,当你的成绩非常优秀的时候,所谓的“渠道“才是有价值的。
二、清楚了解,小升初择校的关键——杯赛。
近两三年来,疫情叠加双减政策,学校无法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生源 ,很多时候是靠着”简历“来直接选拔生源,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在学校筛选简历的时候,参考的标准,几乎是靠拓展类杯赛证书,艺术类、体育类等素养类考级证书几乎无用、课内的荣誉类也基本没有太大价值。以今年我帮助一个学校收集简历,学校的要求大意是:
1、校内排名靠前的可以标注一下(年级靠前)。
2、数学杯赛二等奖以上的标注好。
3、全科奖的可以重点标注。
4、有重要的信息类获奖证书可以标注。
这是某二梯队学校筛选学生的标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杯赛的价值相当大,值得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学校都看1和4,越是有竞争力的学校,由于吸引尖子生的能力强,越是1会忽略,条件。4是只有个别学校,有开设信息类竞赛,会比较关注,但是,也是建立在数学能力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4是加分项,不具备决定价值。
由此,在我们小升初择校准备过程中,一定要非常非常重视杯赛奖的积累,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拓展学习,要以杯赛为纲,这里除了数学,在语文、英语上也适用。这里就衍生出一个观点来:我们拓展学习,以围绕杯赛考试进行,以杯赛为目标以考促学,拿大奖——走择校,就算拿不到奖,过程中,对于孩子学习能力训练、知识积累,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很多家长关心,考什么杯赛,我一贯的建议是:以拓展知识考的证书,理论上都有用,参与人数越多,难度越大的杯赛越有用。
目前比较主流的有以下几个:
1、超常思维全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现在正在报名中......。
2、鹏程杯全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预计于1月份报名,三月份考试。
3、创新思维(数学),今是否会有,要等等看。
4、希望数学(数学),正在报名中...........。
5、华数之星(数学)。
6、剑桥考级(英语),价值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但是,从学习角度,尤其是备考深外的角度,值得花精力。
7、AMC系列,有精力可以考,这两年有弱化趋势。
再次强调,现在学校招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能够规模化组织考试的很少,多数学校,被迫采用简历筛选的形式进行生源选拔,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简历。尤其是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如果要想在择校上有竞争力,从现在起,你的精力要几乎全部的压到杯赛备考上面去,备考一定要刷题,要大量刷题,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孩子自己根本刷不动,或者效率很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建议大家上刷题课的原因。
三、清楚了解,心态稳定的重要性。
小升初多变,具体怎么变,我们现在先不管, 你过分关注动态,就会使得自己被反复的摩擦,极其的磨人,会很痛苦,我们如果心态上,将小升初定义为顺便,即,我的目标是为了孩子的成绩提升,如果顺便进到好学校,那自然是很开心的,如果进不了,提前的高强度学习,已经帮助孩子提前适应了初中学习,我也不亏,不要把这场战争的胜利定义为“上岸”,虽有些鸵鸟心态,但并非不可取。
如果把小升初比作打战,时间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也就是说,时间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呃....,扯得有点远,小升初择校怎么进行,具体后面学校怎么选拔,我们决定不了,我们需要做的是持之以恒的保持战略定力,一切以学习为纲,静待花开。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