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争议问答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0 浏览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北京中考改革的解读,100多万的播放,10多万的转发,2000多条评论。评论中有很大的争议,这里统一回应。

2000多条评论中,相当一部分赞同改革、恨不得马上全国推广的,我就不说了。这里把主要的争议,总结为9个方面,具体是:

1)有人说,化学是理科,谁说靠背就行?历史也需要理解,谁说靠背就可以?这种说法没错,但初中阶段的那点化学和历史,不可否认,基本靠背就行,即使不是靠背,也是靠刷题、靠堆时间就可以拿高分的,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现在的考试更是死知识多;

2)有人说,语文、英语也靠背呀,哪一科不靠背呢?说的没错,都需要记忆,但数学、物理、语文都不是只靠背、靠刷题就可以的,还需天赋、知识面等其他方面,英语考试重语言能力后,也同样靠以前的背诵、刷题不行了,听力、阅读都是如此;

3)有人说,化学、生物取消考试,那不行啊,化学是理科,而且中美生物战怎么办?那我要问,难道,理科的化学、中美生物战,是靠初中那点化学、生物知识,能胜任、能打赢的么?选出天赋出众、后劲足的孩子,才是中美科技战、生物战打赢的关键,而不是选出高考、中考就是人生最高光时刻的那些孩子。何况,中考不计分,不代表不学,还有ABCD的等级考试,也作为升学参照呢;

4)有人说,取消历史就是背叛,取消地理,孩子连祖国啥样都不知道,就差说卖国了。这帽子扣的,实在太大了!中考历史不计分,还有等级考试呢,分ABCD,还要继续学习。现在历史考试,不可否认,要成绩主要靠背,靠刷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并不能真的理解历史。不计入中考成绩后,恰恰可以让历史课堂更有趣,以孩子们更理解的方式教学。

5)有人说,中考不计分,谁还学呀?老师也不会好好讲。等级考试不计入中考分数,但等级考试影响毕业,不能完全糊弄的。而且,改革文件也明确说明了,等级考试也作为升学参考。我的理解,重点中学,至少要求B的成绩,普通高中,也至少是C的成绩吧,否则,就与选拔后劲足的孩子的改革精神,相冲突了。担心学生不学、老师不教,其实是多虑了;

6)有人说,为什么不取消英语呢?理由是绝大多数人都用不上。我非常赞同其中一个读者的回答:就科研来说,英语比语文还重要,因为科技资料几乎都是英文的,这是事实。科教兴国,在目前阶段,英语是绝对必须。退一步讲,不考虑国家战略,就看看现在的工作,高薪的职位,哪个对英语没有要求呢?我绝没有贬低人的意思,但说英语绝大多数人都用不上的,谁有兴趣调查一下,和认为英语很有用的人比一比,是不是收入有显著差距呢?

7)还有人说,取消英语,中国人不需要学英语,外国人可以来学中文,谁主张学英语谁就是崇洋媚外。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不得不说,关起门来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就应该万国来朝拜,那是大清!中华民族最屈辱的100多年,就发生在大清朝!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就是在大清朝!中国人现在学英语,正是为了有一天,我们科技够发达,可以卡别人的脖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卡,我们可以不用学外语,而外国人争相学中文!如果今天都不学了,那这一天永远也不会来到!如果闭关锁国,那可能是又一个大清朝,落后就要挨打!

8)有人说,以后努力就没用了,光看天赋了。也有人说,培训班还是要上啊,数学、物理光靠学校也不行啊!这两个说法,其实说的同一个问题:不考虑难题的20分,其他的分数都拿到手,就很关键。毕竟,拔尖的、靠难题可以拉开分差的是小部分,大多数的中等生,还是要拼其余分数。因此,努力仍然有用,培训班对这部分孩子也可能有用,更不用说,光有天赋没有努力,天赋也会泯然众人的。 

另外,近期有一个新闻是:科大讯飞和教育部签约,用AI技术给学校提供延时服务。这个消息,引起网上一片质疑:凭什么取消学科培训,然后让科大讯飞一家独大呢?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甚至改变教育形式,是必然趋势。教育部这么做,也是在探索。一方面,科大讯飞是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另一方面,学校提供这种课后延时服务,也可以有效降低确实需要补课的部分学生的费用支出。或者说,国家为了降低教育的负担,为了鼓励生育,也是操碎了心!虽然结果如何,现在还很难预料,但就中考改革本身,已经有效降低了课外补课的需求。

9)有人说,乱改,河北省今年还把地理、生物加到中考中呢,这个改革,说不定某一天,就又改回来了。之前,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改革思路经常变,就像北京双减后,2022年把中考弄得那么简单,简直是乱来。

但这一次,我认为不一样。原因是,这次的中考改革,和近几年高考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目的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让中考、高考承担好分层选拔的功能。因此,我认为北京的中考改革思路,会扩展到全国的,不但因为北京的风向标作用,更因为它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发布于 2024-04-12 14:3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部分内容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以下浏览器

  • Chrome
  • Firefox
  • Safari
  • I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