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选登(二)

他们俩
/初赛二等奖/
高2019级2班 万馨
朝暮与岁月并往,愿我们一同行至天光。——题记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人都很苦,从前的日子都很难,从前的爱情都很慢。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艰苦的生活压得他们没有情调来展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追求;被压缩的时间让他们抽不出一丝去体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般美好的缠绵眷恋;繁杂而庞大的劳动塞满脑袋腾不出一点去回味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痴情。那时候,极少人能够体验与子之手,执子偕老,大多都是靠人说媒父母操持,我出身贫农的婆婆爷爷也是如此。
(一)烧成灰
新中国成立23天后,我的爷爷出生了,前有大哥大姐后有小弟小妹,住在遂宁蓬溪。
三年后的9月23日,我的婆婆出生在遂宁大英,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
童年,吃不饱,穿不暖他也很幸福,在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因为有大哥大姐,落在他肩上的活都不太重,五个兄弟姐妹都为家出了一份力。他记得父亲有次抓了一条鱼来吃,全家为此高兴了好几天。
与此相反,她的家庭就似一件全是补丁的衣裳,看上去还将就,一穿就破了。每天上下学走20里也不算什么,大姐又是个聋子,父母重男轻女思想因仅有一儿更是根深蒂固,累活重活统统被她扛起。她现在还想得起以前母亲骂了父亲又骂他们,还有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走了很远去杀猪;唯一怀念的只不过是母亲用大油菜秧下面那一口面汤的回味无穷。
(二)和成泥
哪有那么多的克服万难,穷啊,他和她读完小学都辍学了。交不起那一元钱的学费,自卑感让他没再读书,那天母亲绕着田坎追着打他,他回忆说是最后悔的事,内疚着没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那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带走了他被饿死的父亲,他才11岁啊。父亲临终前颤颤巍巍只想喝一口米汤的情景好似昨日,他悲伤但无能为力,愤愤说道“就拿席子裹了埋了,连现在一条狗都不如。”后来母亲常被人欺负受气,家境更是举步维艰。
纵使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也总有颗心在仰望星空。梦想的光辉能漫过山野的雾气,中苏珍宝岛战争,他征兵入伍保家卫国,一颗砰砰跳着的心也渴望能改变命运。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汽车,20岁了啊,衣服裤子却都没穿周正过,在云南当了6年4个月步兵,战争结束后,他的命运一如从前。但那也是场锻炼,部队里能吃饱还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社会知识,这是他最怀念的几年啊。
(三)捏成你
当我问起婆婆爷爷怎么认识时,他们俩都笑了,是回忆起初尝爱情的甜蜜。
1974年,她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婆,似乎是冥冥自有天意,她舅娘的同事介绍了他,见过面后,默契般的,曾拒绝过多人的两人都暗自同意。所以说是从前的爱情都很慢,两个县城相距100多里,在不通车的年代能算是异地恋。放到现在来看,他俩就是最萌身高差,婆婆告诉我,第一眼看他是很帅;爷爷笑着打哈哈说是一见钟情。婚礼朴素,一桌人吃完饭就算嫁了,哪有什么十指相扣的诺言,嫁妆更是只有一床破棉絮和罩子。
76年初和年底有了我的舅舅和妈妈。两人说,想起腊月半夜给女儿喂米糊,儿子又在床上哭,真的是两眼泪汪汪,只朝肚里滚。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纵使生活艰难,还要拉扯儿女,但他们都一同扛过去了。
(四)塑成我
这些年,以前不怎么吵架的他们,开始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肝火,我记得最荒唐的是他们曾为了去哪家店磨刀而吵翻。大概是以往生活的压力和孩子的吵闹一层一层封住了他们的嘴,他们从未真正交流过,只是埋头干自己的活路。现在生活清闲了,才发现一个人有点小心眼,一个又暴脾气说话冲;一个不喜新潮,一个思想开放;一个吃得咸油,一个只好清淡;一个喜欢在家安静看书,一个天天闲逛下棋。我问婆婆爷爷“你觉得你们俩合适吗”,异口同声地说合适。我问他们有觉得孤独吗,她说不,因为儿女关心,而且我们是两个人。
他和她的爱情没有纸短情长,还吻你万千的深情流露;没有“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爱你就像爱生命”般的山盟海誓;他们也道不出“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的雅言。他对她笨拙得辛苦,她对他隐晦得磨人:他常常笑她是非不分,却还是在她生病时一遍又一遍催她吃药;她常常叫他“老哄”,但在他晚上闲逛许久不回时担心得一遍又一遍打电话。所以说是从前的爱情都很慢,我想爷爷错了,他们绝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岁月将漂浮的爱一分分沉淀下来,氤氲在心里。
我的婆婆把我带大,我的爷爷给我唠叨人生道理。他们告诉我的不仅是家庭是一个小集体,团结包容最为重要;不仅是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更是让我珍惜眼前人,对他们的爱加深。
在上世纪,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分之一,他们匍匐于大地、栖息于大地、质朴而平凡却有着这个速食时代最为向往的情愫:他们将感情藏在心里,掩在口里;他们笨手笨脚、小心翼翼;少了几分动人与神往,只是平平淡淡,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爱情。
他们不仅仅是两个人,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就是这样——烧成灰、捏成你、捏成你、塑成我。
锱 铢 勿 较
/初赛二等奖/
高2019级3班 郭泽睿
互联网的发展进步,是一个时代的饕餮盛宴。有人在一旁作壁上观,有人在其中大快朵颐,而其中最为吃香的行业无疑是视频博主,而提到视频博主,无疑让人想到像红日一般旭日东升的李子柒。她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如南瓜育苗、花生播种、紫米酿酒、蓝印花布等,无一不是农家日常和旧时光里的老手艺。而她的每一个视频都记录着时光更迭间的物转星移,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温暖而又美好,无愧为“东方美食生活家”。
“文化输出”,向来是“强势文化”担当代名词,中国常常是被输出的一方,而李子柒的出现却让此有所改观。她的视频是润物无声的交流,那种无言说的禅机和哲理深得东方审美的精要。看她滋啦啦地烹饪一锅菜,食材在她手里就像是颜料,餐桌是她的画板,每一顿饭都做得赏心悦目;抑或是印染的过程,用吃过的葡萄皮,挤出色素,染一条仙气飘飘的裙子,让人见识印染的乐趣;还是说对竹漆器等传统工艺的呈现,抛光刷油,一个精美的摆件让人爱不释手。她的每个作品都令外国人对中国农村生活心生向往,在如此浮躁的世界里找到一丝安宁。中国也成为了“文化输出”的一方。
但巨大的轰动免不了各种声音的质疑。
有人说,李子柒所描绘的生活是美化后的假生活,真实的中国农村根本不是这个样。李子柒无非是欺骗他人,欺骗自己罢了。有人认为她由背后的团队运作,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因此,无数的谩骂声、质疑声接踵而至,无数的“键盘侠”们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李子柒的不认可和恶意,但我认为大家批评的方向出现了问题。
金庸笔下武侠小说中的女侠,日行八百,飞檐走壁,手却依旧娇嫩如玉笋。有些事情大家可以看出真假,但较真不为明智之举。“不以西方的喜好,去展现东方的鄙陋,也不以东方的深邃去揭讽西方的缺失”。中国文化既已在她手中传出了中国,中国人自己又为何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呢?我们并不需要过分找出李子柒身上的错误,我们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李子柒”。真实的诗意并不是虚美的掩饰。李子柒所拍下的中国农村,不也是大家心中所憧憬所向往的美好世界吗?不也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吗?为何反而会对美好的事物予以唾弃,对缺陷加以深化强化?这样会是大家满意的结果吗?
李子柒的实例,让我看到了互联网的丑恶一角,但也只有经历这些事件,不忘初心、返璞归真的具中国特色的非遗文化才能在浩瀚的互联网背景下健康茁壮地成长传播,中国文化才会在万人瞩目之下迈向新天地。
醉
/初赛优胜奖/
高2019级12班 单曦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个偏居一隅的西南小城,一片广袤的平原沃土,一个我生活了十余年的地方。每一寸土地,每一段过往都让我如痴如醉。
醉于锦城,醉于她如画的身影。
“山重山/望不穿/犹记当年蜀道难/诗仙题锦官”谁曾想,怪石绝巘,悬泉瀑布的背后,是一片千里沃野。淡笔描绘的山间水色,缀以五彩的九寨海子;精致的亭台楼阁,在枝繁叶茂的竹林中影影绰绰。“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安史之乱,玄宗南下四川,躲避祸患。拾步走上四角上翘,错落有致的散花楼,我似能看见李白手提一壶清酒,为玄宗书下篇篇诗词;又似能看见他轻点小楼,指尖划过映在青松翠柏中的池馆水榭,看假山怪石、藤萝翠竹点缀其间。顺着木制安顺廊桥向前走去,我似能重窥千年古城的繁荣景象。“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一碗清茶,一曲琵琶,看人来人往,赏火树银花;看漫天灯火,如星光点点;看水波之上,几竿长篙,撑破江中楼影。
醉于锦城,醉于她不绝的才气。
酒香四溢的琴台路上,卓文君浅浅一笑,对上低坐抚琴的司马相如的双眸;望江楼旁绿波逶迤,薛涛拾起窗台刚晾好的红笺,小心翼翼地抹去纸上的折痕,提笔书下浓浓相思。青城山下是否还有位白衣女子?都江堰旁是否还立着对紧缩眉头的父子?草堂门前是否还有位淡笑的褴褛老头?武侯祠内是否还有位摇着羽扇的神妙公子?
熙熙攘攘的锦城,无数人来了又走了。徒留下那些的短短的故事、醉人的诗篇,而这,却让成都从一个边远蛮夷,摇身成充满书卷气的翩然儿郎。在这个历史悠然的地方,我四处游览,企图再多探寻出旧时人们的踪迹,企图了解她更真实的模样。
醉于锦城,醉于她悠然的生活。
一盏清茶,一把躺椅,借着午后慵懒的太阳,闭目倾听周遭的“闲言碎语”;亦或在石凳旁与大爷来场棋艺切磋,听身后人对棋局指指点点,或啧啧称奇或摇头叹息;偶得一日闲暇,呼朋唤友,爬上山腰,看憨态可掬的黑白熊猫懒懒地倚着竹干,眯着眼享淡淡时光;酷寒冬日下,与家人齐聚火锅店一角,闻辛辣飘香,看火红的油上翻滚着鲜红的辣椒,锅边布满粒粒花椒,筷子轻挑,白白嫩嫩的肉片落入口中,香软可口,映着那火红的油,唇齿留香。
醉于锦城,醉于她不屈的勇气。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斑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南宋末年,蒙古占我大半江山,宋室投降,元军捧着谢太后降表来劝降四川,我川人毫不动容,独立抗战三十六年之久;近代以来,保路运动爆发,面对川汉铁路所有权的转移,川人群起激愤,誓死保卫。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遮云蔽日,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只为放手一搏,保卫家国;八年抗日,我川军一洗往日打仗的颓丧之气,以众人之力,撑起“无川不成军”的荣誉。众位儿郎手提烧火棍,同有飞机大炮的日本兵殊死搏斗,以血肉之躯染红壮丽山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们没有兵站补给,没有野战医院,却始终谨记“受命不辱,临难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锦城如一叶小舟,在历史的长河冲击中上浮下沉,却始终傲然挺立。
泱泱五千年中华历史,锦城以其独有的姿态在这幅长卷中留下绚丽的一笔,她是手摇羽扇吟诗作赋的翩然儿郎,亦是手提利刃跨骑骏马的沙场英豪。每一份感情因她而牵动,每一处回忆有她的身影。我日夜穿梭于这座小城,看高楼林立,赏古韵犹存。这个生我养我的天府之国,永是我记忆深处最美的地方。
醉于,锦城。
当我遇见你
/初赛优胜奖/
高2020级6班 黄美玲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个孩子。
——题记
“馒头,跑慢点!”猛地一回头。一只柯基在下楼梯时被小短腿所耽搁,肉肉地堆成一坨,小腿儿朝天,趴在那儿耍赖似的等着它扎小辫儿的小主人来摸摸它的脑袋,它才蹭蹭身体,一溜儿地爬起来。
那天的太阳很耀眼,扬起的嘴角久久未放下,就这样走着走着,记忆好像倒下了,穿过地面,穿过岩层……穿过时间的长河,回到年少。
第一次见到它时,奶奶正端着香香软软的大白馒头从灶房走出,腾腾地还冒着热气儿。再看看它,稀疏的毛趴在身上,两只耳朵耷拉着,身体蜷缩成小小的一团窝在箱子里,真丑啊,要是它能像馒头那样白白胖胖的就好了。于是,它就有了这个十分威武霸气的名字——馒头。小小的我,小小的它,小小的山村,童年就此拉开了帷幕。
真是不服气呀,明明都是小朋友,馒头却比我长得快得多。几个月我才长一小截儿,它却像抽条的小柳枝儿似的,一下子就变了。如我所愿般,它长得白白胖胖的,看见我总是“咻”地冲到我脚边,甩着它的小尾巴,两颗如水洗濯过的眼珠骨碌碌地转着,示意我摸摸头。每当我用小胖手揉揉它的脑袋,那尾巴便摇得更欢,活像开了三档的小风扇。你能想象吗,冬天一个矮挫挫的小孩子,穿得圆滚滚的,一只白绒绒的小狗冲到她的怀里,小孩子站不稳,屁股蹲儿就坐在了地上,穿得厚,起不来,便抱着她的小狗在爷爷的院子里打滚儿。冬日的阳光照在小孩子的红红的脸蛋儿上,小狗的毛也照成软软的金黄色。一个成了灰头土脸的小屁孩儿,一个成了灰不溜秋的小土狗……
乡间的夏夜,除了嚷个不停的蚊子,院子里的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轻轻摇晃的秋千,树下摇着竹扇子聊家常的爷爷奶奶,还有明朗可爱的星空。最是那耀眼的星星,每次都能让好动的我安静下来,抱着馒头,在独家秋千上摇过每一个温柔缱绻的夜晚,简单而又美好。
然而,愈是生活的平凡的小幸运,愈是可遇而不可求。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爷爷和奶奶在地里种田,我一个人在院子里拌锅锅圆儿。作为一个大厨,我的小助手——馒头,便负责为我“买菜”。玩儿着玩儿着,肚子打鼓了,便轻车熟路地搭着小板凳从冰箱里拿出火腿肠偷吃。“馒头吃介锅。”我把一半火腿肠分给了馒头,正当准备开始享受我的那一半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是一只我从未在村里见到过的狗,饿得瘦骨嶙峋,又被饥饿驱使着跃上我们院子上的石阶,停下,喘着粗气呲着牙,嘴里发出低沉的咆哮,死死地盯着我。时间一下子冻住了…
“汪!”馒头率先打破了僵局。大狗突然直冲向我而来。我吓得在原地怔住,无限的恐惧向我逼近。千钧一发之际,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是馒头!它不再像是那个爱撒娇,爱打滚儿的可爱样子,而是像英雄一样冲了出去,和大狗厮打在一起。然而,它才多大呀,馒头被大狗甩到了院子的角落。“馒头!”我扔掉了那半截火腿肠,吃力地抱起奶奶扫地的长扫帚就要砸向那狗。而它却只是叼起那半截落在地上的火腿肠,转身跑了,留下一瘸一拐的背影……“呜呜呜…馒头,阿婆…你在哪里,呜呜呜…馒头…”初秋的风吹过,寒冷刺骨。馒头的毛上沾着血,混着泥脏兮兮地凝在一起,呜咽着发出点声响。不知道那天过了多久,只记得哭得累了,便睡过去。一人一狗,坐在院子的那个角落,安安静静。
等我感觉到有什么湿湿软软的东西在舔我的手背时,一睁眼,就看到馒头摇着尾巴,开始兴奋地“汪汪”叫着,洗过澡了,身上干干净净,令人心安。幸好,幸好,我的馒头还在。
只是它那跛着的脚,成了村里其他小朋友的笑柄。曾经的我很威风,因为我的身后总是跟着一个雄赳赳的小士兵。如今却是另一副光景。“不准你嗦馒头!你萌讨厌,馒头系我的大!英!雄!”“哈哈哈,它是你的大狗熊吧!”这种时候,我只能转过身,用手捂住馒头的耳朵,“不听不听,王八练经。他们都系大坏蛋,我不和他们玩了。馒头,我只和你做朋友!”它只是轻轻“汪汪”两声,转过头舔舔我的手心。
但是馒头这个“狗熊”,最终还是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大英雄。
要说乡下最有趣的游戏之一,便是雨后跳泥潭。土地因为雨水滋润而变得丝滑稠润。一些未耕种的田,便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圣地。当然,自从“狗熊事件”发生后,我便只能默默蹲在小路上看这些赤脚孩子们弄得满身满脸的泥,听着他们穿到无垠田野边的清脆笑声,一颗想要玩耍的童心便按捺不住了。“汪汪”馒头的叫声把我从思绪漫游中拉回,看到的是它狂奔的身影。不同的是,它跛着脚;不变的是,和前几天一样地义无反顾。我连忙跟着上前。落水的小女孩,不住地挣扎着,浑身湿透,拼命想要向上涌。馒头的脚深深陷在软泥里,嘴里死死咬着女孩的衣角,身体不停地颤抖着。我站在女孩因打滑而摔倒留下印子的小路边,和其他孩子不停喊着救命。初秋的风拍打着麦浪,鼓鼓向前涌来,却不是浓浓的麦香,而是令人心生寒意。终于,喜子的爸爸闻声赶来,把女孩拉了上来。短短几分钟间,却好像经过了彗星撞地球,历过了春秋与五朝。馒头趴在泥地上喘着粗气,毛发全都又湿又软地贴在它的身体上,后腿止不住地颤抖着。我揉揉它的脑袋,把它抱在怀中,它“咕咕”发出几声呜咽。
夕阳把剩余的暮色投在山顶上的树梢,云彩坠落在乡村的小溪流中,电线杆静静伫立在田野间,交错的电线将这童年的故事网在这一方小天地。
离别最终还是到来。我要回城里读书了,没人照顾馒头,不能带回家。分别那天,馒头拖着它那条腿在车后追了很久很久,久到我已经看不见乡间最高的电线,看不见最高的山顶,渐渐听不见馒头哀痛的嘶吼。
小孩子的特权,哭累了就睡。像那次我抱着受伤的馒头一样,睡着了。醒来后,先是有着一场大哭。然后呢?然后我会有新的朋友,新的生活,在简单而又快乐的每一天,偶尔想起它。
再次见到馒头,是过年的时候,它如从前那样欢快地围着我转圈圈,不过它不再往我怀里钻了,两个好朋友有了裂缝。但是小孩子谁又会意识到一只狗狗在担忧着什么呢,此时的我正在幻想着,等我长大后,一定要把馒头接来和我一起住,每天每天和它一起在地上打滚。
但是谁又会想到,长大原来是这么的漫长而又没有尽头呢,谁又会知道,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当我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馒头的消息是妈妈回到村子里办事的那个晚上。“逗逗,妈妈要告诉你一件事情哦,馒头玩得很开心,太累了,所以这个小懒虫就睡着了,一直一直都不起床的那种哦。”妈妈的声音很温柔,在这个夜色如水的晚上,有一颗小小的心脏“砰砰砰”跳得就快要冲出来。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死亡。窗外是夏天永不停歇的蝉鸣,但时间却好像定格在了几年前的那个秋后,小孩脏兮兮的睡着,小狗浑身的血迹。
“妈妈你看,天上的白云好像一只小狗啊。”耳边响起孩童的声音,思绪回归,眼泪已攒成小珠子,打湿衣裳。
天上的白云像小狗。
小学刚开始学比喻句最喜欢写的句子,当时就想啊,白软软的,不就是像馒头吗,毛茸茸的,摇着尾巴,耷着耳朵,不就像小狗吗。是啊,天上的白云像小狗,也许此时在云层深处,有那么一只爱撒娇的,勇敢的,英雄的,叫馒头的小狗正温柔地注视着这个它所保护过的我所在的世界。
就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时间无情第一,它会把很多以后变为来不及。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跑过它,亦不是停止它,而是在一切来不及发生之前,将温暖与陪伴实现。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