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第二十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省级获奖作品展

时间还早,重又看起书来。
但不知怎的,空气莫名地压抑起来,让人静不下心。彼时窗外两株血红的彼岸花,在晨风中摇曳,似是精灵般的舞者,阳光从树缝间泻出,聚光灯般地打在她们身上,耳边自然的鸟语,则是婉转地伴奏着,就连那花两侧的杂草,也俨然成了兴致极高的观众。没有雅座,没有茶点,似乎就是这么一场平凡却又引人注目的演出在距我不远处举行。
闲适的周日。
九点十六分。
九点十七分,阳光似乎愈发绚烂,只是风不知何时停息了。那窗外小小的演出一时因没了风的助力而缺了活力。
倏然间,耳炸了般地闻到刺耳、犀利的警鸣!我从里到外都猝不及防。是消防车?警车?还是救护车?都不是。这声音,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令人窒息。
我再看一眼钟表,九月十八日,周日,上午九点十八分。
原来如此!
此来心生触动:如此沉重的日子,我却先感到的是“闲适”。鸣声起时,大风刮起 ,鸟语声止,阴云蔽日。纷乱的杂草与艳丽的彼岸花在狂风中飘忽不定。这鸣,这样地令人心中不安。这已然不是警鸣了,这鸣忽而成了哀号、尖叫、喊杀、炸响、厉喝与怒吼!
太阳间或从阴云中挣扎地透出几束光,很快又被后者野蛮地生吞下去。乱风,乱风作响,把不绝于耳的凄厉的声音传至天际,似要撼动上苍,警示大地众生。此尘此世的嚣鸣全然消失,只剩这鸣,响彻。这鸣,长久而颤抖着,忽然戛然而止。没有一丝声音。风也停了。
又一鸣,似乎比先前多了一些猛烈与激昂——这声音不再颤抖,而像利刃刺向苍穹,似羽矢射穿山岚,如巨斧劈开青山!近乎悲怆,近乎悲壮。声,成了茫茫一片,茫茫之中,是反抗,是呐喊。
再次停歇,第三鸣响起。这一次,既无颤抖,亦无激荡,而是带着遥远的属于过去的尘埃传至耳际,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翁,向吾辈众生讲述着一段过往云烟,不,硝烟……!
1931年,本应闲适、安详的沈阳城被攻占,成为日全面侵华的原点。那轰轰烈烈的十数载沈阳同胞,东三省同胞,华北同胞,全中国人民的鸣呼(或哀,或怒,或惧)如今化为这一阵警鸣,如昨日重现。它在这闲适的这天响起,诉说着这闲适的来之不易。——血、泪、汗、刀、国。今日之闲适,来源今日中国之强盛,今日中国之强盛来源于那时一众中华儿女的一腔爱国热血。历史会铭记这一切,与那一天:九一八。
而我则罪过地遗忘了。
罪过,罪过,罪过!
心绪渐定后,我坐直身子,视线不觉地移向窗外——眼之所见,净显多舛与深重。
阴云消散,风亦停歇,太阳总算露面。彼岸花血红的几片花瓣在风的摧残中落在了地上,望去,是殷红的鲜血。此时阳光照在彼岸花上,使其反不像刚刚的舞者,而更像发愿的圣女,在忏悔方才自己的轻佻与罪过——此时她的心里,是否会为那些流落在历史中的亡灵们留下一片净土?
我亦忏悔,悔在遗忘,而遗忘这天的沉重是一种罪过,同那花一般。我不知道这天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遗忘了,但有一件事是我必须去做的,这才是我对自己的警鸣。
翻到明年的日历,我在下一个九月十八日旁用红笔画了一个圈。随后又记了一行虽已听人叙述百遍,但仍如同历史洪流发出震聋发聩之声的话语: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等奖:高一9班王祈天然
指导教师:邹婧
久慕儋州新任的府尹,半月前就请帖拜谒,今日终得良机,登门苏府,面晤苏府尹,心中不免些许欣喜,便加快了脚步。穿过竹林,绕过残木,却见一老者持柱于长亭内,桌上陈列了笔砚、一盏酒与一纸文字,大抵是因为秋寒露浓,实在是看不清内容。那老者唉声叹气,似有万恨千愁不得排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我这一生终是大梦……”“已灰之木亦有逢春之时,不系之舟,亦有渡之彼岸,老先生何故诵此愁句在此寒秋之际?”耐不住心中疑惑,我不禁踱步上前,“生死浮萍本无根,故何得以寻归处?”“哎,老先生此言差矣!”我掷地有声地说道。“有何不妥?”“苏府尹曾诗赠王巩,其中有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既然连苏府尹都能不畏苦困,泰然自若,先生何必如此悲观?”那老先生不禁破颜一笑,我有些许愠恼,道“先生此笑,若意在讥讽苏公,权当我什么都没说过罢!”我义愤填膺,欲转身欲离去,准备离开。“唉,小兄弟,你实在是误会我了!”老先生起身抓住我的袖脚,示意我坐下,我本想早点赴约苏府,耐何天公不作美,又扬洒秋雨,见老者恳切挽留,便坐了下来,老者为我斟了盏酒,我欲推却却耐不住劝,便陪老者共酌秋愁。
“老先生是生活犯了难吗?如此愁眉不展?”老者放下酒盏说道“秋雨多生梦,一梦生万愁啊!”他一饮而尽道。“先生可愿同我说道说道,些许先生缺一位诉愁人?”老者淡然一笑,答应了。“昨夜夜长,天降寒雨,绵雨易织梦,我梦见少时念书时,母亲对我的期许‘汝果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实是想念啊!”“令堂教子实有方焉!可何故叹息?”我疑惑道。“唉,我这一生正道直行,谨记父母教晦,却仍觉不达其期许,我恐吾母,在九泉之下亦忧其子,不得安息。”“若先生真为大丈夫,纵不得志,却得旁人之敬佩,得天地之赏识,令堂定含笑九泉!”他笑道:“多承吉言。”
“我也梦到亡妻王氏,我年轻时,她对我关怀备至,可谓是敏而敬,慧而谦,且我年轻时气盛骄纵,接友待客,她招待周全,旁听之时,亦能表其真知灼见,实吾之贤内助也!可天不助有缘人……哎,十年相思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说到这儿,老者不禁哽咽起来。“夫妻二人同心一体,相敬如宾,实是人间之佳话,先生实乃重情义也啊!”“小兄弟,话语难表思念啊……”我们碰杯一饮,一杯酒下肚,烈酒之辛辣,亦不及相思之滚烫……
我起身将酒斟满,望向亭外,绵雨若锦,与愁絮交织,不禁喃喃道:“怕是要误时了。”老者听闻,问道:“小兄弟,是赶时间吗?”“赴约苏府,估计得误时辰了。”老者笑了笑:“小兄弟不如与我再饮几杯吧,些许天空放晴?”也罢,我坐回位上,问道:“先生,您是哪儿人?”“巴蜀眉山人也”庭外烟雨暗千家,“先生何故到此南荒之地?”“唉……”他一饮而尽,我后悔揭这壶,些许是撞人痛处了,连忙道歉。“问汝生平功绩,黄州,惠州,儋州。”我猛然一惊,站起来道:“苏府尹?”老者点头道:“我这一生漂泊无定……”我不禁眼角一酸,道:“一日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您伟岸不屈,为国为民,何苦没己迹功绩?乌台诗案本就是先生被小人上表弹劾,何不同他们据理力争,立回公正?”老者笑道“放丈而笑,孰为得失?小兄弟,世事本无定数,人生浮起潮落,何必在意得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可先生……”“吾虽贬至此,却无怨,我当立志,让我的德行标正,去为儋州百姓谋福谋生,我永不会去悲天悯人,满腹牢骚!”老者虽两鬓斑白,可其目光炯然有神,实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志。
“我这一生阅人无数,介甫、君实二人,虽同我政见不合,可惜二人乃真君子也。”老者展颜笑道:“吾一生不计得失,处事淡然,不求丰功伟绩,只求无愧于心,为民谋福,这一生便像是渡了次船,浪起潮落,船亦起亦颠,可人间有味是清欢,即便前途风波烟雨,我也含笑徐行,纵使前方宦海沉浮,我也不畏几多坎坷。人生无常,不过天地回首一笑间。经风沐雨,披霜挂月,若心不变,人生日日皆为晴天!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哈哈哈……”
一语落,我,无言可说,放下酒盏,却发觉青衫早已湿透,不知几时潸然泪下,我拜别了苏府尹。走出长亭,天早已拨云见日,回首时,却见到苏府尹将那首收了尾的诗拿起,仰天念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
二等奖:高二1班黄志诚
指导教师:吴健雄
——题记
我只是一棵银杏树,大概活了几千年了吧。我见证了很多,遇到了许多。现在我处于一个处处充满欢声笑语的公园,看着这些来来往往的身影,我的思绪被拉到了几千年前……
我是一棵银杏树,对了,几千年前我还是棵小树。当我有了自己的意识时,我就对我脚下的土地充满了好奇。不过当时并不和平,我清晰得听到斗争的声音、看到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争逃亡的身影。“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地方。”这是我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后来我听人们所说,原来这片土地原本分裂的国家不少,只是打了几百年才剩下七个强大的国家的,他们整天打仗是为了统一天下。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执着着统一?战争能带来什么?显然,目前我并不喜欢这个狼藉的地方。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长大了。现在这片土地统一了,多年的战争停止新的国家建立了,这个时期称为“秦”。我很想见见这位横扫六国的君王,可惜我只是一棵树,去不了。这个国家实力很强大,但可惜,这个强大的朝代没有延续多久——这时我才明白,当统治出了问题,人们是会反抗的。我知道了“改朝换代”这个词。再后来,无非就是一个朝代的没落,另一个朝代的兴起罢了……我不以为然。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现在是一棵大树了,枝繁叶茂的。而这片土地经历几次朝代更迭,到了“大唐”。我像是一不小心跌入了一个繁华之地,眼前是一派繁荣祥和之景!我不由赞叹。虽然前些朝代虽也有繁荣一面,但都比不上眼前盛世。大街小巷,人们华冠丽服,锦衣玉带。孩童们嬉笑打闹,诗人斗酒百篇……好一派盛世模样。据说唐朝当时可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我静静地在那,听着人们自豪地称赞:“吾等大唐荣华富贵,万国来朝,泱泱大国,实至名归!”我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得笑容,眼中闪现骄傲的光,心想:这片土地的人们很爱她,不然也不会因她而骄傲。我常听见人们在讨论着前朝的功绩,亦或是一些传奇故事。树底下的人津津乐道,而我有所恍惚。这些我未亲眼所见,但也有所耳闻,我并未想到前朝之事会对今朝有这么大影响,看似这片土地分合离间,但似乎有一条线隐隐牵着土地上的人们,土地的统一,使人们一脉相承。我不禁笑了,这个土地,似乎挺好的。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本以为这个盛世会延续下去,但不然。又是一番改朝换代。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分分合合。但这是必然要发生的,我只是一棵树,改变不了什么。
记得,在某个时期,一位不知是文官还是武将,来到树下。盯着我许久。我看着他,满面愁云,无奈又疲惫。他倚靠着树干,喃喃道:“坏了,坏了,这个朝廷坏完了。我无数次劝谏着,他们却说我病了……呵呵,对,我是病了……”浑浊的世间扼制他的咽喉,他宛如落水之人一般无助。在腐败的社会看来,针砭时弊的人不就是“病”的吗?清醒的人最痛苦。突然他不甘地用沙哑的声音问:“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沉默,很抱歉,我只是一棵树,阻止不了什么。我轻摇了枝干,将叶子落入他手中,但愿这样能安慰他吧,我不切实际的想。而当他看到手中的叶子时,却哭了出来。这个年还三四十岁的人,鬓间已花白。不知为何,我觉得心酸。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好像变虚弱了,叶子都黄了。我饱受着痛苦,这片土地也在饱受着痛苦。这个土地不知从何时,从原先的领先世界到逐渐落后,开始饱受欺辱。我眼睁睁看着一群强盗来到这,烧杀掠夺。原本锦绣如画的山河瞬间满目疮痍。这片土地在世界上孤立无援。我很愤怒,怒吼着:“不要!不要!”,我恨不得现在冲上去,赶走这些侵略者。可虚弱的身体让我不由咳嗽了几声,树上的叶子掉落了不少。“真狼狈。”我自嘲。我体会到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我无能为力,毕竟我只是一棵树而已。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这么愤怒。可能只是简简单单不忍看到这画面吧。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正在经受着其他树的排挤。他们事不关己得看着我嘲笑我,甚至夺取我的养分。他们所处的位置,战火暂时触及不到,可战争发起,谁可以置身事外?他们认为自己平安无事,又能坚持多久?他们不愿伸出援手,甚至落井下石,我反抗着。
现在,这片土地也在反抗。无数有志之士站起,他们满腔热血,转身奔赴黑暗,只为拯救这个国家,换取黎明。看着这些人,我哭了,真真切切为这片土地流了泪。
后来倭寇入侵,战争仍在继续。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民颠沛流离,战战兢兢得过着日子。有几个难民来到我这个尚虚弱的树下躲着,他们脸上布满惊恐与绝望。“今天我们做什么呢?”“能干什么,好好活着就不错了,能活一天是一天。”“我想……”“现在不容你多想!”我很想告诉他们,一定不要放弃,这片土地会胜利的,一定会的。经历几千多年,她仍然屹立于东方之上,她不会轻易被消灭的。可惜树不会讲话,他们也听不到。他们没敢逗留,休息一会儿就走了。
战火愈发强烈。曾经欺负我的树也招架不住了,他们与我也渐渐地联合起来,共同抵挡战火。我们依偎着,紧靠着。当然我知道真正要对抗,还是要靠自己。我不敢松懈。此刻有两个战士来到这里,他们坐下来,拿了一个馒头分着吃。“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到底,坚决不做亡国奴!”“对,现在我们已经打了不少胜仗,我们一定能赢。”他们啃着干硬的馒头,目光坚定,情绪激昂地说着,仿佛希望就在眼前。我听了,轻摇枝干,摇下几片叶子——这是一棵银杏树的祝福。我祝福他们并祈祷:“一定要挺过去,一定要挺过去!”
我又遇见一对夫妻。树底下,女子含着泪,问:“要走吗?”她的声音颤抖着。“嗯。”男子回应。“注意安全,我等你。”男子走了。我与女子目送着他。当他走远时,女子放声大哭。我心里不是滋味,再次祈祷:“快快结束吧。”
过了十几年,朝阳重新升起,驱散黑暗,照拂在大地上,被光拂过的地方开始显露着生机,有几只白鸽掠过。赢了!她赢了!她赶跑了侵略者,击退了反动派,建立了一个新国家。我激动无比,就像大街上人们挥舞着红旗,锣鼓喧天的庆祝着胜利的模样。我抖擞着枝干,失去了先前的虚弱,我感到自己焕然一新。这片土地也开始了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我是一棵银杏树,我经历过这个国家建国后的不断探索,有积极的亦有消极的,她遇到过不少磨难,但从未退缩。现在她依然在蓬勃发展。
我还在忆往昔峥嵘岁月,这时,一段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今天我们去哪玩啊?”“来我家吧,上次我去了你家,这次你来我家吧。”“好呀好呀。”是两个孩子正在兴致勃勃的聊着。我很欣慰,现在这个新时代,不同于以往,人们不再被封建拘束,被战火侵扰。孩童可以无忧无虑的聊着,玩着。真好呀!接着我又遇到一群怀有鸿浩之志的青年,一群讨论如何为国立业的成人,一群聚在一起将今昔对比的老人……“现在国家富强,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了。”“是啊,以前的苦值了。不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呢?”“未来吗……不知道啊,但孩子们知道,未来是他们的。”老人们聊着,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深邃的痕迹。我闭上双眼,旋即睁开,恰似昨夜还处乱世,今朝醒来已是在静好岁月。果然比起死气沉沉的疫情三年,我还是更喜欢烟火温柔。我笑了笑,想:过去是过去的,可你我是未来的。而未来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毕竟我只是一棵树啊。可我坚信未来一定是锦绣昌盛的!
我虽是一棵银杏树,但见证了古国换新颜,见证着这片土地一步一步走向复兴的征程。如今土地上,山河无恙,国泰安康。不经意间,我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与她同生死,共患难。我只是一棵树,但我热爱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未来的路很长,但我仍愿意陪伴她,成为她复兴的见证者。我与人们共赏未来画卷!
对了,忘了告诉你,这片土地的名字叫中国。
二等奖:高一9班单奕欣
指导教师:邹婧
鲜花盛开在春天,河流流向大海。 ---题记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躺在外婆的躺椅上,微风夹杂着些燥热拂过我的脸庞,我捧着西瓜望着乡下田地里的一派大好风光。西瓜的甜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中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我随手将葵瓜子扔到墙角有稀泥的地方,有点期待的希望它能长大。太阳光越来越弱,晚霞的红晕渐渐在天空铺展开来,晕染了半边天空。休闲的暑假生活快要结束,我告别了外婆,坐上了通往梦想开始的地方的列车。
一年又一年,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进,时间的脚步也在一步一个印迹的走着,到了又一个暑假,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看那慈祥的外婆,看那田野间生机勃勃的农作物和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还有我寄托希望的葵瓜子,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夹杂着牛屎味道的空气在我的鼻腔慢慢弥漫开来,我知道我走进了乡下。
我看见了外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祥和,但身体大不如以前了。我望见在墙边孜孜不倦生长的一朵小花,是我的小葵哎,它不仅没死还长成了一朵小花。我询问外婆这是什么花,外婆说:“是向日葵。”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葵,小葵,我和外婆每天在一起生活。暑假又快接近尾声,我对外婆说:“你为什么这几次不跟我去城市里,这一块都没人了,很无聊的。”外婆说:“乡下虽然没有城市的璀璨夺目,但你看乡下的人间烟火是城市没有的。乡下是无聊,但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在城市我一窍不通,还给你们添乱。”我带着失望离开了乡下。
我在国庆节回去了,乡里的爷爷奶奶们开始忙活起来,为的是自己远在他乡的孩子能回家看看。我一老远就望见年迈的外婆和一片黄彤彤的东西,我跑了过去,是我的小葵。外婆和我讲:“小葵很坚强,你也要像它一样,它一开始只是一粒种子,但是它想成为一朵花,所以它付出了比别的种子更高的代价。它在夹缝里生存,靠着一点点雨水和大中午强烈的阳光生存了下来。它立志要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慢慢的,这个信念在小葵心中生根发芽,它也长大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花。我的小燕也要像它一样,不被世俗所羁绊,不被情感所影响,做一个熠熠生辉的人,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外婆却摸着我的头说:“你以后就会明白的。”
时间会使我长大,但它摧残着我年迈的外婆。那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整个天都暗了下来,我的心也莫名的慌了起来。突然母亲对我说:“外婆走了。”我问母亲去哪了,她说:“外婆去世了。”这时,暴雨接踵而至,狂风卷席着地面,好像要把整个城市吞灭。回到乡下我才知道,外婆本来是要来城市过一段时间,可是突发疾病去世了。其实外婆最近几年不来是因为家里出了点事,怕给我们添乱,我的小葵也在摇摇欲坠。我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待在屋子里一整天没出来,我后来睡着了,梦见了外婆,外婆对我说:“小燕,你不是答应我要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吗,怎么就遇到这点困难就倒下了,外婆到了年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外婆等不到那时候了,小燕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诺言,好好学习。外婆走了,但外婆会一直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见我。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吧!”我醒了,心里的悲伤仍然存在,但我的斗志被燃烧起来,我推开窗户,听见有人说:“什么鬼天气,昨天还大雨磅礴,今天就风和日丽了。”我望见小葵倒下的那片土地,有新的种子生根发芽了。小葵是不会倒下,我也不会,我可是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
处理好外婆的后事,我回到城市,我好像明白了外婆话的含义,即使在腐朽落寞的星河里我也要熠熠生辉,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后来我知道向日葵的花姿虽然没有玫瑰那么浪漫,没有百合那么纯净,但它阳光、明亮,爱得坦坦荡荡,爱得不离不弃,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且,它绽放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向日葵的花语是信念、光明、高傲、忠诚、爱慕,沉默的爱,勇敢追爱,没有说出口的爱,光辉。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像小葵,像向日葵一样,做一粒向阳而生的种子!
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流向八方,只要热爱,山海皆可平,无处不是风景!
---尾记
三等奖:高一9班 常京
指导教师:邹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