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北京这些学校已转为公办,3所学校更名并保持民办性质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8 浏览




涉及到“公参民”的学校共10所,其中需要调整办学性质有7所学校,具体情况如下:

图片
图片

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校名不变,作为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开展新学年的招生入学工作;


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这2所公办校。


上述7所学校均为办学水平较高、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经过初步计算,规范后,海淀区公办教育总学位将增加1万个左右,优质公办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同时需要提示的是,自今年9月份新学期起,上述7所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国家规定免收学杂费,高中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公办高中标准收取相关费用。


对继续保持民办性质的3所学校,启动了名称规范工作,一零一实验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和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将按民办学校更名程序,陆续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图片
图片

海淀区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对“公参民”学校的认定标准开展工作,制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工作指南,确定了7所属于公参民第一类和第二类,需要调整办学性质的学校,确定了3所属于公参民第三类,规范后可以继续保持民办性质的学校。


在推进“公参民”学校规范工作中,海淀区坚持站稳人民立场,释放更多红利,办好人民教育。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加强转公学校和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府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依法依规,以人为本。将依法行政贯穿于规范“公参民”学校全过程,审慎落实。尊重教职工自主选择,用最大诚意留任学校各类教育人才,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和学校发展势头。


三是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我区将持续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投入,倾注资源,发挥海淀教育的教研、科研优势,提升每一所公办学校和每一所民办学校的质量。

海淀区2022年初中登记入学招生计划

公办寄宿学校(班)招生计划

海淀区2022年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

详情请见下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海淀区2022年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招生计划表


图片


温馨提示

家长可结合学生所在区域查看以下分区域登记入学招生计划表。(请上下滑动查看)

区域一:羊坊店学区、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

图片


区域二:北太平庄学区、花园路学区、学院路学区

图片


区域三:中关村学区、海淀学区

图片


区域四:八里庄学区、紫竹院学区、四季青学区

图片


区域五:西三旗学区、清河学区、青龙桥学区、上地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温泉苏家坨学区

图片



海淀区2022年初中入学
公办寄宿学校(班)招生计划表



图片


海淀区2022年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表
(海淀区)


图片



海淀区2022年民办初中
学校招生计划表(外区)



图片

图片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4-02 20:2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