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时刻!101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放大招!

3月21日,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七十八载正青春,科技赋能启新程” 庆祝建校78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暨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仪式上,一零一中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总结了过去一年该校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集团化办学中取得的新成果。
在备受关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中,一零一中在深耕原有的高中学段钱学森实验班、人文实验班和领军实验班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丘成桐少年班、国科大少年班、综合创新班、北理工强基实验班、清华大学创新实验班。另外,该校被遴选为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海淀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北航、国科大共同推动“国优计划”人才培养,与北大前沿计算中心和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空间。
当天,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成立。汇聚各界高质量科学教育资源,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全力打造集团科学技术协会,形成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格局。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丘成桐在内的多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学院系的著名学者和专家担任教育集团指导专家。
作为首批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3月28日,一零一中举行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端课程建设研讨会暨英才学院常聘科技导师聘任仪式,依托该校学森书院扩容升级,融合国科大首批常聘科技导师资源,不断深化和完善一零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建设。
现在来分享一零一中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在该校庆祝建校78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的致辞,来关注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系列新动作——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不仅庆祝了其78周年的辉煌历程,更是在“七十八载正青春,科技赋能启新程”的主题下,展望了未来教育的新方向。校长熊永昌先生的发言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中一零一中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充分展示了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集团化办学中所取得的新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是所有师生共同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也是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协会的成立,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将在科技教育领域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己任,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进,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未来布局愈发清晰。在熊永昌校长的引领下,该教育集团不仅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还计划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革新,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技术的进步正为学生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极大提升了学习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程度。学生现在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而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的这种个性化和科技驱动的发展同样引发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如何确保教育机会的均等,保障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维护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在技术创新推进的过程中保持教育本质的重要性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鉴于这种形势,教育界人士正努力探索与尝试,旨在确保教育的高质量同时,也让教育更加公平和包容。无论是发展更完善的在线学习平台,还是利用智能工具辅助教学,都反映出了教育领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和积极努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这些措施,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革新,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努力,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期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对社会负责的新时代青年。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