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名额分配哪个区优势最大?哪个区最吃亏?
01
指标数量
这里统计了一份近两年名额分配指标率的数据,2023年全市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考生数87620人,共24215个名额分配计划;2022年全市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共77153人,名额分配计划 23513个。
水哥通过各区的区属高中名额除以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得到一个比例,也就是指标率,这个数据可以直观反映各区示范性高中的学位,比例越低,说明区内名额的竞争越激烈。
近两年排名前三的是荔湾、番禺、从化。基本上各区的指标率排名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仅仅是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以从化区为例,尽管其指标率较高,但很少人会认为从化的教育水平领先。因此,除了数量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指标质量的比较。
02
指标质量
以上为近两年各区名额分配高中的梯度占比表,同是示范性高中,不同学校的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差距。高水平的学校越多,才能够说明这个区高中资源的质量越高。
可以看到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这四个区高水平的高中是比较多的,虽然荔湾指标率排名前三,但从高中质量来看,荔湾的名额分配相对越秀和天河缺乏竞争力。
水哥根据上面名额分配高中质量数据,总结了各区优势排名给大家参考:越秀>海珠>天河>荔湾≈番禺>黄埔>白云>花都>增城>南沙>从化。
03
是否低分于统招批次录取
名额分配最核心的是有没有以低于统招批次的分数被录取,如果以更高分被录取,那名额分配就没有优势。
这里统计了近两年各区名额分配是否低分录取的情况。
低分录取指的是报名对应高中的学生通过名额分配低分于统招批次录取;流标指分配到名额的初中学校并未使用上名额,即该初中一个学生也没有被录取上。
2023年各区低分录取概率排名:
番禺区>荔湾区>海珠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越秀区>黄埔区>白云区>从化区>天河区
其中没有发挥名额分配优势的有黄埔区、白云区、从化区、天河区。
2022年各区低分录取概率排名:
黄埔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区>花都区>白云区>从化区>南沙区
其中没有发挥名额分配优势的有白云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
虽然学校的分数线跟当年学校的热度相关,变化会比较大,但这个数据也可以作为参考,有部分区还是比较稳定的。
例如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区这几个区这两年都是比较稳定的,大部分初中学校能够通过名额分配低分进入高中。
虽然越秀区两年变化比较大,但两年的受益比例都是在50%以上,也就是说越秀区的初中大部分都是能够通过名额分配低分进入高中。
白云区、从化区这两个区也是很稳定,但这两个区发生负作用更多,即这两个区的初中学校大部分都是名额分配比统招批次更高分进入高中。
04
总结
整体来说,荔湾区的名额分配数量是最多的,通过名额分配获得指标的几率更大,而且大部分都能通过指标低分进入高中。
越秀和天河的名额分配指标质量更好,越秀区指标数量还行,大部分也能低分进入学校。但是天河区名额相对来说要少一点,低分进入高中的概率还不够稳定,竞争更激烈。
海珠区就名额分配来说是老三区里面最卷的,其中区属的指标比较少,但海珠的高中还是挺优质的,唯一一所两年连续上第一梯度的区属高中就在海珠,同时能够低分进入高中的概率也比较大。
番禺名额分配各个层次的学校都有,指标竞争小,同时大多都能低分进入高中,所以对于中上的娃来说友好。
花都和增城的情况类似,优质的学校比较少,对中上的孩子比较友好。
白云和黄埔这两个区,牛娃在名额分配批次下车的选择比较少,白云区通过名额分配大部分比统招批次高分,没有优势。黄埔主要是指标数量比较少,竞争比较激烈。
从化不用多说了,从来就不是择校的热门选择,名额分配除了指标数量比较多外,没有其他优势。
而南沙,在名额分配批次没有优势,更优质的高中都在统招批次招生,选择更多,南沙天元、南沙广附、南沙华附这些学校慢慢在崛起,这些学校恰恰在名额分配批次没有招生。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