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拓展材料千千万,怎么选择与执行,能带娃事半功倍?
1
必须先提提的两点想法
正式聊前,我先掰扯一些想法。
这事说来话长,我从前因、后果聊聊。
首先,市面上广泛流传、实践群体庞大的数学拓展体系,一般就是“高思”和“学而思”。它们各自代表书籍是“高思课本+导引”和“学而思秘籍”。

(左高思,右秘籍)
数学拓展(称小奥也行)也就那些知识点,这两套体系无非就是打散了,再融合,各自组合出一套认为孩子能更好吸收的爬升体系。
好,划第一个重点:它们的代表书籍,知识点都很全面。从易到难,梯队感也很强。
接着,聊机构课程体系。
目前市面的数学拓展课程,基本都是对标这两家的体系,更难或更易地演变出去。
划第二个重点,一般课程,它都只能覆盖部分知识。
针对不同水平,大体会有两种班级路线:
温和柔情版:把一个大知识块拆成“前中后”几次递进式学习,每次往前推进一丢丢——好处是温和好吸收,坏处是记忆和思考不深,容易忘;
强劲高进版:直接把几节课知识点打包融合到一节课——进度肯定不用担心,强度也有了。坏处就是极其费妈,娃吸收度难评估。
大M以前是温和版,几年下来,经常学了又忘,漏洞很多。我曾认为是我们家自身资质问题。
来到小R,他上的是强劲版。
最近一节课,第一道题长这样:迅速讲一遍,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全考上。一道题融合了几个知识点,进度非常跳跃。家长很难做到不理不睬,任其模糊吸收。

至此,我才深刻意识到:
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很循序渐进、搭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从节数/设计上,它们注定是部分覆盖。家长别指望学了就行,功在课后。
大M语文和英文,多是家庭自鸡为主。
这种自鸡路线,不是有勇无谋的,我一般都会把同类型书籍/学习机等买回来,做些研究再执行。
哪怕大M数学不算很灵光,我家也常年配备了高思、学而思、举一反三等材料。这回给小R对比,我顺便把学而思大白本和小白本也买回来了。
学习路上,必然有一些资料是浪费的,也许是不够好用,也许是娃不适应。
家里材料都配好,东边不亮西边亮,随时能开展。而且,相对几千的课程费,软件或书籍等资料费真不算什么了。



(这次国庆瞄过的资料)
2
三大数学拓展体系材料
接下来,我要聊聊国庆做学习规划,对数学拓展材料的挖掘和想法了哈。
为免很多朋友不了解,我先多唠叨两句哈:
这里介绍的所有书,都是拓展培优定位,不是校内同步哈,千万别搞错。
主流书买全了,不代表我就让孩子做。更多是我做参考资料,方便娃专项突破。
这套书一共有3个材料:
A版教材:备着详细讲解去学题型;
B版练习:纯练习;
测试卷:定时检测和保温
从体系上讲,它覆盖了趣味思维拓展和正儿八经的奥数点。字体大小合理(看到后面,你就明白我为什么强调这个了),讲解详细。

我个人挺喜欢这套书。它在体系内学校认可度很高,不少老师都推荐它作为课后提升。

再细讲特点,《举一反三》:
难度不算很高,更适合稍微拔高,约等于学而思A/A+或高思二三星题
纯文字讲解。虽说配合视频,但实操上更适合家长,很多孩子会不喜欢排版。
基于这两点,《举一反三》一直没法做到像高思或学而思那般风靡。
它更适合城市升学节奏不强烈,孩子稍微拓展便好的家庭期待。

《学而思秘籍》+《专项突破》+“大白本”/“小白本”
学而思针对不同水平孩子,不同提升项目,出过很多练习书,可以说体系非常庞大而细致。
在它家众多学习书中,我比较青睐这几本:
《学而思秘籍》
这是一套非常适合作为主线书的练习册,算是学而思体系的核心书。
它在市场的迭代,经历了两个版本:

旧版:20多元一本,无真正意义的视频讲解。
主打就是颜色丰富,有充分图解、溯源、人物IP等等,来龙去脉很清楚,对孩子有吸引力。这是秘籍一大特色。当然,我作为家长觉得有点眼花缭乱。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新版:智能教辅,价格100+一级,翻了几倍。但它每道题都配备了名师讲解,形式无限趋近课堂了。
没有旧版那般花哨,但保留了追本溯源、图解等精华,字体大小也很友好。是贵了些,但我个人更喜欢新版。



(新版顺眼很多,用起来更友好)
《学而思秘籍》是文字题目为主,但提供扫码看视频,视频也讲得透。
学而思学习机则是视频讲解为主,围绕题目学习,也提供纸质。当然,它还有其它科目,一部机子包含全学段,去到不同维度了。
两者形式着力点不太同,但都是能学好的产品。可见,学而思产品做得多么细,总有一款适合娃。
《学而思专项突破》
顾名思义,这套书就是针对某些特别重要的专项,提供突破书。目前只有计算、应用题和几何版块(所以啊,这三块重要性真的很不同)。
每个专项都包含“讲解”和“练习”两册。

(专项里,可以尝试把几个讲,
用一两道题就学出来)
学而思对于专项和秘籍怎么搭配,也是有建议的:简单讲,就是秘籍为主线,再用专项去深化。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