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3年八少八素普通考生应该如何备考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61 浏览








首先,2022年是八少八素开始“锁区”的第一年。根据数据分析,去年西城区四、五两个年级,大约每10个学生就有2-3人参与了本次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几率大约是2%;比全市可参考阶段0.7%的录取率增加了不少!我觉得符合要求的孩子,应该都去试一试。

其次,八少八素的选拔主要是在天赋能力上进行筛选,意味着系统化备考就需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能力等层面进行训练。这种系统训练同时也意味着,即便最后没考上,也会对孩子未来有所帮助(尤其是专注能力真的是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我们深知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很崩溃孩子在专注能力方面的问题)。当然系统化备考当中不要给孩子那么大压力,把它当做在“双减”之下的一次人生历练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根据心理学观点,“智商”可以经过后期训练得到一定提升,只不过每个人付出的努力和其能力上限有所不同;我之前讲座的时候也提到过“可能发展区”理论,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行搜索资料。

再强调一下,思维的训练或者说八少素的系统化备考训练,作为家长我们不要把他单纯地定义成“应试”去准备,否则这种家长的压力和焦虑最终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没有任何意义。八少素也只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而已,毕竟招生人数有限,并不是没去八中的孩子就不优秀,一定要摆正心态,家长要更多地从“非功利性”地角度去分析,这种系统性训练给孩子一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初试考点分析

通过从2013年开始近10年的追踪,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八中一般会在初试考什么内容。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试,我们发现一般八中会在初试阶段分为三个模块去进行测试;(模块顺序会有调整和整合,比如22年工作记忆模块就放在了初试第三部分)

模块一“工作记忆”

18年的卷一部分(35道题)开始,就涉及这部分内容,但并没有把这部分单独成卷,而是结合在图形推理中进行的考察;从19年开始,这一模块单独成卷,并且在随后的几年考试中都有较重的“戏份”。

比如19年 “译码运算”

图片

比如21年的“逻辑运算”

图片

再比如22年最后一部分的“打地鼠”

图片

这类题型,其实就是通过读题或者演示寻找正确的规律来推导答案;也就是考察孩子的信息加工能力。我们知道信息的贮存一般分为3个系统:感觉记忆(也称为瞬时记忆,原来育民育才超常班会涉及这部分内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其中短时记忆是八中考察的重点,但是八中加入了一些需要前期加工的步骤,所以这一部分考察的应为短时记忆的“进阶版”--工作记忆;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这一角度考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相通的(以上内容非专业表述,为通俗版解释)。初试中孩子的工作记忆能力越强,就越容易记住规律,寻找规律;

举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孩子抄笔记、作文或者抄题,有些孩子是看一眼写几个字儿,这种情况就是属于较明显的短时记忆能力需要提升的了(当然了也涉及一部分“目标作业、专注力理论”这个我们不展开说明了)。

在这方面训练的时候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1、快速阅读,复述内容

找一篇长度在800字左右的内容,让孩子在1分钟内读下来,然后复述其内容;

2、冥想

坐姿端正,闭眼,每呼吸一次记一次数,自定义一个循环次数或者计数规则(每次可不一样),比如数到十,重新开始计数(很有可能漏记,或者数多了,这种方式基本靠自觉。当然家长也可随机规定一个循环次数,开始冥想后观察孩子的呼吸次数,一段时间后问是几,核对结果);

3、做口算

5分钟60题应该是比较基础的速度了;

4、玩游戏

这部分内容其实很多,“扫雷”“纸牌”“舒尔特方格”“魔方”等等吧,一定要注意速度;

5、专业训练

有些公立校也引进过类似的课程,我就不展开说了,有想咨询的可以单独问。

模块二“图形推理”

从难度上说要高于工作记忆模块(前提是工作记忆训练得当的话),因为他需要孩子自行寻找规律作答。虽然市面上训练这个的课程很多,但是八中每年都会更新题型。所以如果只刷“真题”帮助不大,必须要搞清楚思维考题的内在规律。

针对考试而言,我们总结了以下七种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类型的题目;考试时多往这几个方向去考虑会大大缩短答题时间;不过这只能算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总比一点没接触过要好;需要注意的是思维题的解题思路,不唯一,如果您想要系统训练,一般来说就得“学”起来了。

一、区分元素,数个数

学会把整体图形分割成单个元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反之亦然;因为思维题大部分都需要在区分元素的基础上去进行思考。

比如19年这道题

图片

黑色图形都是 3 4 5,所以选E

比如21年这道题

图片

看白色图形种类与数量;第一组 3圆1方,第二组 2圆1方 第三组 3圆2方;看选项A、C两个图白色图形数量不一样;B、2圆3方;D、3圆2方;所以选D

比如22年这道题

图片

只需要数黑色图形的数量即可;图一、1个黑色整体图形,图二、2个,以此类推,图五应为五个黑色独立图形,选B(D和C、A都有链接的地方,不能算独立图形)

这类题型也有很多形式比如19年这道题是数边等等

图片

本题可以直接数边的数量,最后选择C

这类题其实就是把整体图形拆散,看他的有特点的元素数量。

二、图形旋转

比如21年这道题

图片

如果单独看某一个元素不好判断,我们可以把这个方块相成一个整体图形,比如魔方的一个面,图一图二逆时针90度,图三逆时针180度;所以答案选D

比如22年这道题

图片

时针顺时针旋转45度,分针逆时针旋转90度;也可以理解为都是顺时针也没问题;怎么简单怎么来;

这类的题型可以有很多的变形,但是基本是翻转,对称,度数一般45 90 180。

比如20年这种针对参照物图形旋转的

图片

根据笑脸旋转方向添加图形,所以选F

再比如22年这种镜像关系的

图片

1号图形和2号图形为左右镜像关系,2号图形和3号图形为上下镜像关系,3号图形和4号图形为左右镜像关系,所以4号图形和5号图形为上下镜像关系选C,当然了这类题我之前有一期也说过,是有多种思考方式的,但是总结起来还是离不开旋转、对称、镜像这些点。

三、定义新运算类的

这类图形需要迅速搞清楚目标图形的作用,这类题一般出现在两组图形差不多的图形中,有一组很奇怪的图形,而且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译码运算”“逻辑运算”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定义新运算,八中一直还是有这类题型的。

比如20年这两道题

图片

这道题很典型,我们注意观察就能发现,中间的图形和其他两组图形都不一样,左右两组图形看似又有些关联,其实这就是数学里学过的“定义新运算”只不过把数字换成了图形,而且难度还降低了;

图片

本题就是,中间的那个图形里“往左的箭头”代表生成镜像图,“往右的箭头”为图形加一,所以第三行应该是生成镜像图再+1。答案为E

图片

这道题,也可以称之为定义新运算和旋转类题型的结合。答案为D,可以自行寻找一下规律。

四、图形的组合

这类题型了解过思维的孩子应该接触的特别多,我也就不展开说了,“去同存异”“去异存同”“图形累加”等等的吧,我都把他规到组合类里;

比如这道题

图片

这题就是去同存异,注意外层的正方形,也是图形的一部分,所以选择A。

19年这类也是比较典型的题,同色相加,异色相减;这类题大部分会结合“区分元素”来进行考察;答案为E

图片

五、图形的位移

位移也是经常会出现的题目,这类题型可以设计的很有深度,方向、是否间隔位移、位移后是否变幻图形等等,我们简单看几道题;

22年这道题就是位移,但是有一定难度,外部图形和内部图形一起顺时针移动;答案为B;我们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八叶风车,只是内部图形在进行位移

图片

22年这道题是位移和图形累加结合,跟上面一提有细微区别,就是多了一个不动的图形,很典型,选D。如果上方倒三角内不是十字满格,那么思考难度又上了一个等级。

图片

21年这道题是每个图形向下位移一格,答案为B

图片

还有21年这道题有一点不好观察,但是考察的规律还是位移类或者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图形变换类;

图片

答案为C,算是位移类,往这个层面思考的话能不能看出规律来?

六、添加元素

22年这道题,就是添加元素加图形互换,隐含倍数关系,答案为D;

图片

还有22年这种,除了注意图形数量,还要注意区分单独元素,边的数量,同时由于奇数边图形为上1下2(图1、图3),所以排除B。答案为D,这个就是看观察的细心程度和思维深度,很多人可能观察了两个特点就选了,没有进行深层思考。

图片

七、图形变换

这类题型可以和上面很多种类型的题目相结合;如果遇上这类题,在迅速排除几种常见规律外,可以优先常识思考图形变换的情况;

21年这道题就是简单的图形变化,但是并没有进行位移等其他操作,可以作为初级题型观察;1-2是三角和圆圈互换;2-3是三角和方块互换;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只能是B;(21年这类的挺多)

图片

其实说到这了,我们要了解一个大前提,由于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一般规律不会太复杂,注意观察细节;你在思考的时候不要掉入陷阱,比如在19年“九宫格”类的考题中,有些题型是横向推倒的,有些题型是竖向推倒的,有些题型是横向竖向都可以推倒的;如果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式,很有可能最后会把规律想的过于复杂。

比如20年这道题内部图形竖着“去同存异”,外部“小天线”横着“去同存异”,答案为A;如果单独只考虑一个层次,估计就会思考一阵,浪费不少时间。其实所有八中的考题大部分都很简单,每年大约有5道题左右是属于稍微有些难度的。

图片

基本上在图形推理的这个模块内,这几年都在这七个类型里进行组合和创造;但这也只是我对以前考试的一个总结,如果孩子以前没接触过,又想尝试,可以按照这个类别去备考。就和我们转魔方一样,熟悉了所有类型,慢慢去练习就行了,如果你一点没学过,上来就开始转的话,必然会比学过的小孩慢,甚至无从下手。同时八中每年都会进行题型调换,完全的刷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思维力可展开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还是先搞清楚内在规律,比较重要。

再来两道综合题(算是稍微有一定难度或这有思维陷阱的),给大家看看,答案分别是A和B 看看有没有人能说明白理由;第一题需要有一点思维深度,规律很好找,关键看能想到多深。

图片

图片

模块三“立体图形”

在本模块八中更换过几次考试形式,有19年之前那种立体图形展开的题,也有20年之后立体图形旋转的题;未来形式还可以有很多种,但是考察方式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今年形式上会有小的调整;这一部分的内容其实也很容易训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就会涉及这部分内容;可以观察一下孩子们下学期二单元的学习情况。(熟练后,学校发的数学教具,尽量不要用,做到无实物思考)

比如19年的这种立体图形展开的题

图片

20年之后变成了立体图形旋转;其实这都是在考察孩子的立体思维,空间思维能力;按照这种方向去准备即可。有的时候玩玩“搭建”类型的游戏,是一个挺不错的锻炼方式。我之前说过,愿意玩“乐高”“我的世界”这类游戏的孩子,在这个部分问题一般不大,适当训练即可。原来还有一款游戏叫“Shadowmatic”光影解谜游戏。(现在貌似下线了,可以去搜搜视频,找找类似游戏)

图片

图片

如果您想不想参加培训,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教孩子画立体图形,可以先从简单的来,比如正方体等然后逐步加入一些特殊图形。

总之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如果没有接触过这类培训的,按照以上模块去进行训练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从长远发展来讲,我们不应该把眼光只锁定在考试上,应该把精力用在培养上。其实包括早培也是一样,都是通过这种非“应试”的考试形式,来侧面帮助提高学生自身的水平。既然“传统培训”不好杜绝,那就把培训引导到“能力培养”上来,这才符合帮助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价值观。







发布于 2024-03-09 16:1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