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终于公布了“公参民”的情况和今年“一派”的招生计划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92 浏览




这里的“公参民”,其实就是大家所说的“民转公”,但官方文件中说的都是“公参民”,泽哥就借用官方的说法了。就跟官方说的从来都是“小早培”而不是“早早培”一样。


按照海淀区之前公布的招生时间表,5月31日09:00—6月3日13:00,是家长登录“海淀区初中入学服务平台”填报公办初中登记入学、按比例对口直升、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学校志愿的时间。


我原本以为海淀会在昨天晚上把相关消息公布,没想到还是又等了十几个小时,在今早08:33的时候,公布了今年海淀区的“公参民”变化,以及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学校(班)、民办校志愿的招生计划。


原文见下面的三个链接(相信家长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

新学期,海淀这些学校将迎来新变化!

海淀区2022年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学校(班)招生计划发布!

海淀区2022年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发布!


必须要再次夸一夸海淀区的老师们,公布的内容很详细,也多方面考虑到了家长的各种需求。所以理论上,大家只看官方发布的内容就可以了,即便看各方面的信息,也都看各方面整理的官方信息就好,至于各方面的那些“分析”的内容,很多其实都是不对的


有家长昨天晚上来找我,说泽哥你昨晚写的文章怎么删了看不到了,是因为说了啥吗?当然昨天的文章其实不太重要(看了的家长都知道,很“水”),而删除的原因是由于“有的地方写的不对”。所以泽哥最近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更多是把泽哥了解到的各方面确定的信息“整合”到一起,而对于官方没有提到的消息,就不主动提了,这里面主要的是担心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误导到各位家长。所以泽哥不了解或者不确定的内容,就不写出来了,大家如果问到的话,估计我也会用“不了解”或者“不确定”来回答。


所以今天,就先从泽哥昨天“写的不对”的地方说起。其实也就是按照官方公众号发的那三条的顺序了。


1

有关“公参民”


所有关于“公参民”的消息,大家去看官方的第一条链接就好,哪些转了哪些没转。至于有家长问“某某学校在这轮民转公没转,后期还要不要转?”的这类问题,泽哥实在是回答不了,只能等消息了。


至于是“转公好还是不转公好”,这个问题就跟“是点招好还是摇号好”一样没办法回答。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是好的;而对于另一部分孩子来说,就是不好的;而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没啥变化的(因为进不去)。所以至于对您家孩子是哪种情况,那得根据您家的情况来。我只能说说泽哥自己的看法。


从明面上来看,“公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用交学费”了。但泽哥认为,“费用”的这个问题对于民办校来说,根本就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这一次,有的学校转公不用交费了,有的学校还维持了民办校的成色,那家长们就都会去选择那些转公的学校,而不选择维持民办的学校吗?我看不一定。


那民办校真正关键的地方是什么?是生源,是师资。


先说师资,因为这是泽哥昨天说的不对的地方,特此更正一下,借用今天官方发的消息中的一条:

在推进“公参民”学校规范工作中,海淀区坚持站稳人民立场,释放更多红利,办好人民教育。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加强转公学校和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府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依法依规,以人为本。将依法行政贯穿于规范“公参民”学校全过程,审慎落实。尊重教职工自主选择,用最大诚意留任学校各类教育人才,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和学校发展势头

三是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我区将持续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大投入,倾注资源,发挥海淀教育的教研、科研优势,提升每一所公办学校和每一所民办学校的质量。

公众号:海淀教育新学期,海淀这些学校将迎来新变化!

至于什么是“最大诚意”,泽哥也不知道,也猜不出来,但至少,这表明了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说能够解决很多家长的疑惑,尤其是学校的在读学生和家长。另外,有关民办校(无论是原来的还是今后的)师资方面的解读,泽哥看到的所有“解读”,基本上都是不对的,因为所有尝试“解读”这一部分的都对学校的教师体系完全不了解,所以会出现很多常识性错误,大家忽视就好。


再说生源。


提到生源,那就不得不和第二个“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名额表”结合起来一起看了。


虽然都是“转公”,但很明显各个学校的“地位”不太一样。地位最高的当属人大附中分校、清华附实验这两个了,在登记入学中,和传统六小强及民大附中都是面向全区招生。一个招生70人,一个招生60人。是因为他们这届只招收这么少学生吗?很明显不是。那剩下的学生怎么招?其实可以参见另外7所全区登记入学的学校。例如清华附中,登记入学面向全区招80人,而除了这80人之外,清华附中再无对外的招生计划了。那这些学校一届三四百孩子都是怎么来的?就是大家想的那么来的,每年都一样。所以这两所学校,其实不仅这两所,学生的来源构成,也不都是公布出来的那些,因为,至少还有子弟不是。


而至于其他转公的民办校,有的只面向区域一(建华),有的只面向区域三、四(理工附分),有的只面向区域五(北外附校)。还有两个应该就算是没有了(民大实验和北大实验)。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泽哥不去探讨这背后的原因,因为也不重要。只是这么一来,本来就独享十一实验、五十七、人翠的区域一,估计又要更火了吧。


“公参民”这件事本身,是件大事。但从我们能够直接感知“不用交钱”到感知学校究竟会有哪些变化,目前还不好说。因为至少从现在明天就要填志愿的这个时间点来看,只能够看到“不用交钱”的这一项。但泽哥相信,无论政策怎么改,初心都是要把办的好的教育继承下去,而不是把好的变不好。一所学校由盛到衰,通常都不是这所学校变“衰”了,而是别的学校变“盛”了。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期待下哪所学校可以变的更好。


2

有关公办登记入学和寄宿招生名额公布


其实应该还算上民办,但是官方的文件把民办单独列出来了,泽哥也就放到后面单独来说吧。


登记入学+寄宿+民办,共同组成了海淀区的“一派”。一共10个志愿,家长可以填入从这三种入学方式的所有学校中进行自由组合。具体这种组合怎么去填志愿,大家明天就可以在系统中看到了。


在这,因为具体名额出来了,那就像泽哥之前答应大家的一样,来讲一讲一派究竟怎么填志愿。最重要的放到前面说:一派十个志愿不需要填满,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因为除了民办校之外,其他的学校只要摇上了就必须去。


其实一派的填志愿,无非就是三种情况:

(1)接到学校电话通知的

建议按照学校的要求来进行操作(虽然学校也没办法做主,但听学校的总是好的)。


(2)孩子成绩特别好,对择校有信心的

至于怎么评判“特别好”,这个家长自己判断就行。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孩子有些一二等奖,有些区三好等等。把这部分孩子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有这种成绩的孩子,按照往年情况来看,大概率(不是绝对)会被十一或者十一集团校内的其他学校最终录取(虽然还没开始),更不用说还有各种“补录”的机会。所以对于这部分成绩的孩子,建议在一派的时候,可以大胆填上自己特别想去的学校,万一被录上了呢,这个摇中比例,可比汽车摇号摇上的概率大多了。当然,这里说的基本上也仅仅是第一志愿。很多学校如果填到二志愿都是用处不大的,因为一志愿都会录满。比如您要是二志愿填个人大附中,那基本上就是过个瘾了,没什么实际用途。


(3)希望能够在一派中顺利入学的

如果片区内学校普遍还可以(比如羊坊店这种的)的,一派以可以填的“激进些,参考上面说的填法。而如果自己片区里有自己不想去的学校,而且通常情况下可能还不止一所,想指着通过一派能够顺利“上岸”,那可能就需要填的“保守”一些


比如拿区域四举例,如果我是一名想最大可能在一派中顺利入学的家长,那首先全区招生的学校我基本上都不太会考虑,因为一是大多名额不多,二是招生的范围广就表示填写的人很多。我可能会从范围比较小、名额相对多、学校相对还可以的这个范围里去找(当然这些也都是相对的),而且有些学校有可能哪怕是二志愿也有希望。当然因为一派中也不都是我想去的学校,那就一定不要填,万一去了也比较尴尬,我只会填比我自己片区最差的学校好的,我又能接受的学校。比如举几个例子(大家不要盲目跟从):理工附分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一直不太火,140人也算不少,但刚从民办下来,比较不好预测,而且面向两个区域,也有可能填的人比较多;教进比较有名,但考虑到区域一的网红校更多,区域一不一定有那么多人填,那也可以考虑;首师二附和海淀实验都是只面向区域四里还算不错的学校,首师二附最近比较网红,虽然估计填写的人不少,不过招生人数也还可以(120人),海淀实验人也不少(160人),可能最终一志愿会从这四个学校里面选一个。


当然,上述说法只是泽哥给举了个例子我不可能罗列所有学校和所有情况,因为所有的填写方式,说出来,就没用了。这里泽哥给不了大家的意见,大家只能自己来进行选择。你采用的策略和别人越不一样,进学校的概率越大。之前每年到这个时候,机构基本上都会搞一个“模拟摇号”的系统,就是让大家都去填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看有多少人来填,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学校搞。说实话,在泽哥看来,这更多是机构的一种营销模式,没什么特别大的用处,因为了解这个消息去参与填写的更多是特别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不能代表全部层级家长的想法。而不代表全部的家长水平,就导致了结果不准,甚至还会有些误导的作用。


所以,关于志愿的填报,如果只和家长们说一句的话,那就是:

谁的也别听,自己做决定,都是概率问题,谈不上好坏,是好是坏都自己担着就行,初中三年才是关键。


对了,最后再补充下,填志愿的时间还有很长,填完也可以修改,所以可以充分思考,这个系统不会无缘无故提前关闭的。


3

有关民办校


虽然有7所民办校都转为了公办,但海淀还是有大量的民办校对外招生,而这些民办校之中,不乏特别优秀的民办校。


截止发稿时止,泽哥已经看到了三所非常好的民办校做了自我宣传:

招生简章|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学校小升初招生简章

重磅|2022海淀外国语升学问答

人北实验学校2022年初中部招生简章


当然,除了这三个之外,像“中科启元学校”、“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原北京市一零一实验学校)”、“师达中学”等,也都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尤其是今年“公参民”的消息出来之后,这些学校的热度可能会降低,第一志愿的中签率应该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报这些民办校,还有一个好的地方,那就是民办校从摇号结果公布(6月10日)到最终确认(6月11日),中间还有1天的时间,不像其他学校出结果之后就意味着不能更改必须去了。而从海淀区去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一天的时间,什么都可能发生。


4

最后再次提醒一下大家


前面提到要让大家看到最后,是因为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人大附中十一集团校特殊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开启报名。


去年和今年一样,是5月31日开始填志愿,但是去年的这两个项目5月28日就开启了报名,6月1日报名结束。今年的情况确实太特殊了。大家再耐心等一等,不出意外应该会有的,毕竟有学校已经测试过系统了。大家务必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简历、小作文等),估计今年开启的时间不会特别长。


另外,看今年的这个时间点,估计这两个项目的录取仍旧会在一派结束之后。所以再次强调一下,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在填写一派志愿的时候,务必谨慎一些。否则如果孩子真有可能去这几所学校,但因为一派被录到了其他学校而去不了的话,就太可惜了。再强调下:一派除了民办校外,其他的学校被录取了就必须要去的。所以一派的志愿填写对于不同的孩子,策略一定是不一样的。


想对这两个项目做更多了解的家长可以先看看我去年写的文章,心里先有个谱,今年出报名通知之后我还会再写:

一边改革实验,满足因材施教;一边派位摇号,满足就近入学。您怎么看?

图片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24 21: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