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叶圣陶杯十六届决赛(B卷)命题解析与决赛佳作选

>>第一题:
以“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全文(含标题)不得出现“梦”字。
>>解析:
这个题目我们的设想是让学生学会采用暗示、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主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中学生作文中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在表现正面的积极的主题的时候,总喜欢使用各种套话、官话、大话,上来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中学生对于有关概念缺乏真正的深入的了解,只能套用现成的话语来敷衍,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时候我们在指导作文的时候偏重了所谓“扣题”,而忽视了真正的表达技巧的训练。其后果,就是很容易造成一种浮泛浅薄的文风。
表现“梦想”而不提“梦”,其实有很多表达方式,换个相近的词语,如“愿望”、“渴望”,“理想”等等,那是比较偷懒的办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借助故事、细节来暗示。一个人总是仰望星空,星空或许就是他的梦想;梦想安稳生活的人,一定会对颠簸流离感到不满;看不惯垃圾围城,就会梦想着山青水绿。在一定意义上,梦想如果简单地说出来,就没有力量了。
佳作欣赏
周若青(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
一
凌晨一点半,我昏昏欲睡。窗户开着,老旧的电扇转啊转,造出嘈噪的机械转动声。夏夜独有的蝉噪蛩鸣为房间更添几分燥意。我看着死死盯着屏幕的老妈不耐烦地开口:”妈,没到时间呢,您用眼神胁迫个破电脑也没用啊。”
我妈横了我一眼,说:“你嫌烦自己睡去。”
我真就在我妈惊诧的目光下去了床上,我也大概能猜到我妈的想法:她闺女平时最在乎成绩了,怎么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却又冷静了呢?
我用被子捂住头,很快就出了一身汗。
我不是冷静下了,我只是在抗拒现实真正到来的那一刻。
头昏昏沉沉的,听见我妈突然大叫“闺女成绩出来啦!”还有一句小小的、低低的不似我妈豪爽气质的低语:“你好像649分。”
649分!像是一道惊雷劈下,我身体里那一盏小小的灯闪了闪,熄了。
二
陈登请我吃冰沙。
冰沙店在路口的大槐树底下。树荫里摆着几张老木头桌椅,记得小时候最爱吃冰沙每次都缠着老板娘多给一勺。老板娘就一边嘴上嘟囔着“要不要人做生意了”,一边抬手再加一勺冰。那时吃一次冰沙能乐一个礼拜。
冰沙在舌尖绽放出凉丝丝的甜意,我豆大的泪珠却直往碗里落。鼻涕都出来了,还往嘴里一勺一勺送冰沙。
陈登看不下去了,把冰沙碗一拉,说:“别糟蹋了美食。”我一听,眼泪像水龙头被拧开了开关,哭得更凶了。
他皱了皱眉,又叹了口气:“唉,本来想安慰你的,结果你一上来就哭,咋办呢?”
我狠狠踩了他一脚,继续哭。
陈登是我表哥,大我六岁,他是一个诗人。
我原来很鄙夷他。诗人应该是一种白衣飘飘的形象,应该是手中虹,天边月。陈登从小到大就不正经,我听过他最成熟的话还是他那天安慰我时说的。
“教育是不公平的。”他一句话吓得我停止了哭泣。我瞪他一眼,问:“你到底是不是来安慰我的!”
他继续严肃地说:“你的出身直接决定了你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环境。像我们这样生在小城镇里的半农村孩子输了人家九年,还怎么追。你考了649分赶超大多数人,我已经很佩服你了。但我知道你想考北大。其实没什么,你只要放弃你年级第一的骄傲,回去复读,明年一定考得上。”他的镜片闪了闪,直视我的眼睛,“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但要无愧于心,无悔于青春啊。”
陈登那天穿了一身粉色的运动装,配上俗气的金边眼境,坐在满是岁月痕迹的桌子那头,头一次给我一种莫名的“白衣飘飘”感。
冰沙化成了一碗水。黑暗中有光亮了几下。
三
穿过贴满小广告的走廊,熟悉的肉香牵引我打开了昏黄路灯下满是污渍锈迹的铁门。吱呀声后是老妈的呼唤:“闺女回来啦”。饭菜早已端上桌,在紧凑的老屋里添几笔温暖意趣。老爸早已在桌旁等候,老妈则小心翼翼地问:“今天心情还好吧?”愧疚的酸楚涌上鼻尖,但我还没想好怎么开口,便只点了点头。妈妈见了却更添笑意。吃完便要求我去给陈登送,说是感激他帮助我走出伤悲。
我终于在偌大写字楼里一个小小的储藏室般的房间里找到了陈登。他被乱七八糟的书堆掩盖,只剩下粉色运动装的一角。他门外有很多人经过,但没有一个停下来,我突然为陈登感到孤独。我把饭放下,他先因莫名的声响惊得抬头,后夸赞我还算上道。
我看见被排得满满的时间表,上面满是红与黑,其中甚至还有为“诗韵”栏目打扫办公室的琐事。我胸腔里仿佛被生生地填了几块有棱角的石头,硌着钻心地痛。“陈登!”我叫道,却在看见他眼神时没了下文,我和他都是一样的人,一样在追随光亮的路上不愿停歇。我们像夸父一样追逐着整个世界的日光,只为点亮那一盏灯。
我想看看你最近写的诗。我接了上半句话。他笑了。笑得释然的眼角弯弯。他把他的诗念给我听:
“人们从他的身畔过路/他不曾给一个眼神/是他们不理睬他/还是他不理睬他们……”
我看着陈登,像是燃起了一簇火苗般温暖亲切。
四
我被陈登用他那辆破烂的电动车送回了家。在路上我们经过许许多多个街区。我看到不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市井人家都亮起了灯光。也许那一盏橘黄色的灯光下是心念着亲爱的儿女的父母,也许那一户白炽灯光下是为生计漂泊着乡愁的游子,也许那一束淡黄色灯光是为另一个奋斗着的学子而留。每一盏灯,一刹光火,每一盏灯,一个骄傲的灵魂。我忽然明白,也许我很渺小很卑微。如果说我站在平地上触摸不到那日光,那登上摩天大楼、登上山巅甚至登上火箭呢?我是可以的。只不过那一步步的阶梯可能会耗尽我所有力气,逼出我所有绝学,但那又如何?无愧于心,无悔于青春。
我拍了拍陈登的肩膀,说:“我们来打个赌吧。”他一下了精神了:“赌什么?”
“我复读一年,没考上北大,算我输,你明年上半年,诗稿被退的机率达到60%,算你输。我会让你知道,教育对于我们这些天才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公平的。”
他笑了,笑得很畅快。
我也笑了,这是我最近第一次大笑。
我知道陈登和我一样都是很骄傲的人,我们绝不会输。
危楼更可高百尺,少年手欲摘星辰。
(指导教师:陈秋彤)
【点评】
本文记录了一个梦想考入北大的女孩在经历最初的失败后的心路历程。文章用一个个的特写镜头记录下得知北大梦破碎时的场景。先是母亲查分,然后和同样追梦的表哥陈登互相鼓励,最终释然以后决意再战。
文章所写的是琐细的生活场景,表达的是细腻的心理变化。其最可取的地方在于语言的老练成熟,人物语言十分个性化,与人物的身份环境和谐一致,叙述语言十分含蓄凝练,富有张力。完全是一种成熟的小说作家的文笔,在两小时的考场内构思完成,殊为不易。


>>第二题: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以上,作为线索,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函数 诗经 水杯 世界杯 红绿灯 牵牛花
>>解析:
这个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里的每一个词语都能引发一系列的场景和背景的联想:“函数”是数学课上最常见的概念;诗经则是古代文学的经典,是语文课和文学情怀的标志;水杯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世界杯则是业余爱好的代表;红绿灯出现在城市的街道,牵牛花则生长在乡村的田头。
写好这个题目,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处理好两点,一个是不同词语(物件)的结合得要自然,不能生拉硬扯,比较好的做法是用人物来串起这些物件(意象),人物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些物件。另一个是要将这些物件作为细节得以呈现,而不能只是泛泛而谈,如果只是点到为止地提一下某个词语,而不是真正地把它作为线索,那很难说是符合本题的要求。只有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显示相关意象的内涵,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佳作欣赏
冯浩然(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二)
15天3小时46秒。
这是我来到北京的天数,也是我离开你的时间。
我站在这都市的街头,绵绵小雨像细密的针脚,每一滴溅在皮肤上的雨水,都让我因寒冷而微颤。
无助。
我像是丢失了灵魂的人,踉跄在这浓密的夜色中,身后杂货店的收音机断断续续地传来声音,暂且让我回过神来——“北京迎来近两年特大暴雨,请各位市民出行带好雨具……”
这句话真的奏了效,雨点渐渐密集,落在地上溅起皇冠形水花,各色人等撑着伞迅速奔跑,就像是一戏终了,所有演员潦草收场。这时手机隔着衣服发出“叮”的一声,在我心头荡起层层涟漪。
15个未接来电,24条微信。都是你发来的。
“宝宝,在哪呢”“宝宝,带伞了吗”“宝宝,赶快给妈妈打电话”……我不允许你用这样的称呼叫我,所以24条微信铺天盖地而来,很是陌生。
绿灯又亮了,红绿灯上的绿灯小人儿不断走动,可我站在原地,迈不开腿。我想努力融入这座城市,可总是站在边缘停滞不前。我突然开始怀念起自己的那座北方小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路边摊煎饼的奶奶,我都烂熟于心。
记忆的潮水开始涌动,红绿灯上的三种颜色搅动在一起,形成漩涡,似乎要将我吞噬。雨水顺着黏在一起的发丝滴在裸露的脖颈上,我闭上眼。
终于回到两个月前的北方小城。
数学课。黑板上飘散出来的粉笔尘埃以冷白的金黄色或金黄的冷白色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地缓缓游弋。阳光透过窗户打到教室里,好像时间的包浆。教室很静,静到阳光穿纸而过都能听见沙沙声。终于,数学老师的声音划破这一宁静——
“下面我们讲一下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两条函数清晰地画在黑板上。“这两种函数互为反函数,通过正比例函数左右对称。它们无法相交,即使无限接近。”一条正比例函数泾渭分明地隔开它们,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弧度一样,形状一样,却因为一条直线的存在,只能遥相对立。
我突然想起你的话。“宝宝,妈妈总感觉走不到你的心里。”
彼时我总是嘲笑你的矫情,此刻却愈发清晰:我们中间是否隔着这样的直线?如同楚河汉界。
我一时恍惚。
记忆里你似乎对我很是了解,我喜欢的苹果果冻,我爱看的《百年孤独》,我崇拜的甲壳虫乐队唱片……在家里触手可及。
你问我,宝宝,你知道妈妈喜欢什么吗?
我却因为叛逆不愿与你说话。死一般的沉寂后,你轻轻关上房门,一声叹息顺着门缝如细丝般猛地拽紧我的心。我悚然一惊。
我动弹不得,僵硬地转着手中的圆珠笔,心里却发出呐喊:
我知道你喜欢牵牛花。密密的藤蔓上,几只花骨朵迎风而动,好像你的耳环。月光透过枝蔓洒下灵动的金箔,犹如玉砌一般。你抱着我哄我入睡,长长的眼睫毛投下黑色的阴影。你说,宝宝,你真的是上天赐给我的天使。我会永远记住那段岁月,风很静蝉很闹的夏夜,你唱的安眠曲撩动着心弦。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而上,那段岁月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
我知道你还喜欢诗经。那么厚重深奥的文字,我向来是束之高阁的,你却一翻再翻,直到纸张皱巴得让岁月弯曲。你听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竟然哭出了声。不过是从军戍边人的笺注,你竟然说,宝宝,这个人的妈妈该多么伤心啊。我心里一颤,想起英联邦士兵的墓志铭:对于世界你是一名战士,对于我你是整个世界。可能每位母亲总是把子女的一切占满心房……
绿灯又亮了起来,无数行人来来往往,我握着手机的手苍白僵硬。这时手机开始闪烁,那个熟悉的号码映入眼帘,来自家乡的电话,跨越千山万水,直抵心房。
那么远,那么近。
我按下接听键的动作那么迟缓。你的声音传来:宝宝,怎么了,没事吧?如同磨砂的声音,筛掉了杂音,滤去灰尘,让我无法抑制的失声痛哭。
我明白,此时此刻,两颗心终于突破那条正比例函数,相依相偎,再不分离。
我想起来,你还很喜欢圆。比如我圆圆的脸蛋,比如张爱玲的《小团圆》。不过你说,“小团圆”太小家子气,你更喜欢“大团圆”。但你补充道,不管小团圆,还是大团圆,我只希望人长久,月常圆。
是啊。
以后的每一次月圆,我都希望与你共婵娟。
亲爱的老妈。
(指导教师:李华晶)
【点评】
本文选择了红绿灯、函数、牵牛花、诗经几个词语作为文章的线索。“我”离开母亲,一个人走在北京的街头,等红绿灯的时候,看到母亲的电话和微信。想到了和母亲的关系,想到了数学课,想到了母亲的爱好:牵牛花、诗经。
作者将几个元素融合在同样一个“等待与思念”的情节中,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和母亲的感情和冲突。很多地方处理得相当巧妙,如谈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联想到自己和母亲的隔阂,谈到《诗经》中关于戍边战士的句子,也把它和母亲与孩子的感情联系起来。这样的联系既新奇又自然,表现出作者非同一般的想象能力。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