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王嘉禾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6 浏览





图片

作者简介

王嘉禾,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贡院校区高一学生。曾任“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外联部长”等职,被评为“区三好学生”“校领袖美少年”“校三好学生”“校优秀班干部”。曾获“浙江省少年文学新星”称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大赛省市一二三等奖。先后在《初中生》《作文新天地》等中央级、省级、地市级报刊发表作品43篇。先后获得全国、省级写作大赛奖励10次。已出版并在全国公开发行个人作品集2部:《南有嘉禾》《拾穗行歌》。


图片


读王嘉禾的作品,让人感觉到一位有追求、有思考的少年在努力探索,一边成长一边把生活的故事书写下来。她从小学就喜欢写作,在初中时就出版了文集,可以说已经有了较好的写作基础与经验。从初赛、决赛作品看,尽管有些语言和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还需要提升,但在布局谋篇中表现出她自己具有的思维角度。可以看到她具备了较好的创造潜质,并且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健成长,未来可期。

图片
图片

佳作欣赏

图片

春 雷

图片

一声惊雷,划破了静寂的夜,惊醒了伏在草丛中的小小昆虫,它们都纷纷拍着翅膀腾空而起,也又一次地,惊醒了梦中的他。

抱着枕头,摸着黑,试探着将脚伸下床,一股寒凉意发疯地从脚底蹿起。他赤着小脚,身子在奔跑的时候仍轻轻颤抖着。他轻手轻脚地爬上阿公的床,乖巧地将枕头并排放在阿公特意为他留的另一侧。

“松松来了?”阿公张开眼。声音很轻,却莫名地让人安心。

他嗯一声,将冰凉的脚丫放进凉被子中。“阿公,讲个故事吧。”他撒着娇央求。

阿公伸出一只手轻拍着他的肚子。“松松,记得阿公家边上那棵大槐树不?那底下有许多会唱歌的小虫儿,本来都和松松一样做着好梦呢,被这雷惊醒了,现在正忙着唱歌哩!你听听,听得很清楚吧?它们唱得很好听吧?它们睡了一个冬天,现在浑身是劲呢。所以呀,不要害怕这春雷哟。它只是提醒小虫儿起床的闹钟而已,这春雷一响,阿公也才知道要去地里忙活喽。这一天就叫惊蛰。你听听看呀松松,惊蛰的小虫儿,唱得很好听吧?惊蛰的春雷,响得很可爱吧。听呀松松,你听听……”

他也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草丛里虫儿的鸣叫,雷声也变得轻悄悄的了,在阿公一口杂着方言的普通话的讲述中,他悠悠然坠入了梦乡,嘴角还残留着一抹笑容。

跟春日里的惊雷一同到来的,还有他父母崭新的小汽车的鸣笛声。他们说,要接他和阿公回城里住。

阿公却一口否决,无论他的父母怎么劝,他都不愿意离开。

他也不想离开阿公,离开阿公这屋檐扁平的小木屋,离开那棵曾给他一抹荫蔽、伴他入梦的老槐树。可是阿公抽着旱烟坐在院子里,在丝缕烟雾之中对他说:“松松,你去城里吧。城里有很好的学校,我相信我的松松长大以后一定会一鸣惊人,像惊蛰的雷一样。”

“阿公,那您也和我一起走吧,村里的人家都搬走了,您一个人多孤单呀。”

“不,松松,我走喽,这块地方谁来守?惊蛰的时候,地里的种子谁来撒?夏至的时候,田里的害虫谁来治?白露的时候,成熟的果儿谁来摘?”阿公自顾自说着,不论谁怎么劝都只是摇头。

十岁的他,趴在车后座,听着耳边汽车发动机隆隆的响声,看着阿公朝他挥手,直至消失成一个点,将那扁平的屋檐、繁盛的槐树、小小的虫儿随着童年一起,藏进那一声轻轻的叹息里。

时间似掌间无情流去的细沙,转眼间已是次年开春,城里繁重的学业压得他满心疲惫,头沾上枕头便能入睡。

他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惊蛰的到来,直到阿公的一个电话打来。

“喂?是松松吗?”

“是我,阿公。”他应着。

“松松啊,昨晚打雷了,城里听得到打雷声吗?还害怕吗?”

“阿公,我长大了,不会害怕了。”

电话那头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又道:“松松,阿公下田忙去了,最近杂草疯长,可忙哩,不和你多讲了,你只需顾着好好学习,阿公过几天就捎一袋你最喜欢吃的蚕豆去……”

“阿公……”回答他的只有一串忙音。

他没有来得及告诉阿公的是,其实城里四角的天空,很小也很灰,几乎在每一个夜晚都看不到星星;他同样没有告诉阿公的是,昨晚他根本没有听到雷声,更不用说雷声掺杂着的虫鸣声了。他想问一问阿公,城里的惊蛰是不是不会打雷?那城里的虫儿,由谁叫它们起床呢?城里的人们,又由谁去提醒他们春天的到来呢?

他躺在床上等啊等,却一直等不来惊蛰的雷。

耳边却忽地传来阿公平缓而低柔的声音,仔细听还能听到屋边槐树下一地的虫鸣。他似乎看到了那座小木屋的屋梁,感受到了阿公的布满粗茧的手在他的肚子上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拍着。

那一声低沉的春雷在不远的夜空炸响,惊扰了万物,他嘴角却噙着微笑,睡得酣甜。


图片

图片


图片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去哪儿?via via,谜一样的,沉默着,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一、走过·雨巷
重新踏上那条雨巷,那条有着戴望舒眼里丁香般姑娘的雨巷。说来惭愧,这里曾是我大半童年肆意奔跑玩耍之处,却在搬离小巷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里便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只不过我的记忆中没有撑油纸伞的姑娘,只有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雨后泛着油光,星星点点的青苔更显生机;只有白墙黑瓦,以及攀在上面的翠绿爬山虎,在某个夏日午后默默爬满了墙;只有一口古井,很深却并未储藏着很多水,幼时的我们曾好奇又有些畏惧地探头,随即被大人揪着耳朵骂着拎回家……
我迈开脚步,仔细感受着脚下的凹凸不平,两侧的楼房里早已不再有什么人居住,身后早已不会传来自行车的铃铃响声和方言的吆喝声:“小伢儿莫要路正中央耍!”爬山虎早已不再翠绿,枯败如尘土般轻倚在灰色的墙体上,仿佛只用手一捻便会化作灰烬随风远去。我沉默地走着,被雨巷的风拥抱满怀。
我长大了,而雨巷在变老。
二、走过·孩儿巷
重新踏上孩儿巷,那条陆游笔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的孩儿巷。这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时叽喳着排队等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粉丝的小铺,已经变成了沙县小吃;路过时总会传来阵阵中药香的小药铺,如今已被大药房所取代;阿公总是光顾的自行车摊,早已不知所踪。
我站在拓宽了的、车水马龙的孩儿巷路口,看着这条如今沟通了家乡两条主干道路的巷子,听着行人快步走着与电话那头高声交谈,心里只在想,陆游的那一层小楼,可还有人放慢脚步为它停留?可还有人想象着陆游因国事家愁扰人清梦,在听罢一夜的淋漓小雨后,再听上一句吴侬软语的叫卖声?竹篮中熟透的杏花淌着水,一路淌向孩儿巷的尽头。
我长大了,而孩儿巷在变热闹。
三、走过·樱花巷
初次走进高中校园,踏上鲁迅当年亲手种下的两棵樱花树的“樱花巷”。这是教学楼前的一条石板路,每年三月下旬,樱花便会轰轰烈烈地开一场,吸引全城的人来观看。而怀抱书本的鲁迅塑像,每一年的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那两棵樱花树,看着它们默默积累一年的力量,在三月的某一晚在沉默中盛放,再于游人散尽、快门声渐渐平息后随着风漫天飞扬。
我伸手接住漫空飞舞的樱花瓣中的一片,似是看到鲁迅手拿教案和教鞭,又似是听到他铿然的话语——“中国的少年都向上走,不要理会冷眼和暗箭”。我把这一片樱花夹在书页中,在上课铃的催促中一头钻入教学楼。
我长大了,而樱花巷在恣意飞扬。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四、走过·百年
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百年过去,中国也一直在路上,途经近代的屈辱、道路方向的错误,途径自然灾害、国际压力、内部改革,但中国一直在向前走。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如今引领全球的5G技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从闭关锁国到如今外交的宽阔大道,从军阀混战封建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无数的华夏儿女用双手,用汗水,用青春,用鲜血,推动着祖国在历史的大道上砥砺前行。十四亿同胞从血脉深处与祖国深情对望,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的赤色热血,使他们心灵相通。中国,这千年的巨龙,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且听龙吟。
…………
一曲朴树的《平凡之路》终了,我摘下耳机,脑海中掠过雨巷、孩儿巷、樱花巷……
故乡的路很多,我一直在走着。同祖国一起,沿着故乡的路,走出一条平凡却又不平凡的路。


图片


② 知名机构人大附早早培(zzp)学前集训队-数学/神测和动手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①《人大附中早培海选必刷》《八中海选训练与解析》电子版教材

② 八少八素、人大附早培神测千题(上 下册)

③ 人大附、八中海选神测万题练习册及答案解析.pdf

④ 八少八素试题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试题分享+神测复习资料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北京高中 

① 北京高考英语听力机考模拟试卷及答案、听力原文、音频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22 22:5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