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的黑竞赛与黑话
【有需求就有供给,家长是待宰的羔羊】
什么是黑竞赛?黑竞赛是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竞赛。为了规范中小学竞赛,教育部给出了竞赛白名单。一共有43项竞赛属于白名单竞赛,其他的针对中小学的竞赛都属于黑竞赛。
家长报名这些黑竞赛,价格高,赛事过程也不一定很规范。但为啥家长非要报这些黑竞赛呢?为何不报名白名单赛事?
只有一个原因,因为白名单赛事在小升初阶段没有什么用,黑竞赛反而有用。
上次小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小升初看重哪些荣誉和奖项》,这里面的竞赛奖项都不属于白名单竞赛,如大师赛、迎春杯、华杯、希望杯、美盟等。
虽然不属于白名单,但招生的初中偏偏让六年级孩子填写有没有这些竞赛奖项,会根据这些奖项筛选学生。
所以说,我们不能过分苛责家长非要花钱报名这些杯赛,而是要看到背后的需求。如果初中校不在小升初阶段以这些杯赛奖项筛选学生,家长何必报名这些杯赛呢?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说家长如何如何,好像家长太偏执,有钱没处花,非要报这些黑竞赛似的。
甚至就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不断警示家长,防止上当受骗,还贴心地弄了竞赛白名单。但是,初中依然要求家长拿出杯赛奖项才录取孩子啊,那些白名单竞赛在小升初中都没啥用啊。
为什么北京孩子要跑到全国各地,甚至澳门去参加竞赛?其他省份的孩子怎么不去?其他省份的孩子不需要杯赛证书小升初呀。其他省份的家长还有了一个乐趣,吃瓜北京家长赶场各种黑竞赛。
北京家长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还有一些家长,也会这么攻击参加黑竞赛的家长,认为小学奥数早就被禁了,根本没有小学奥数了,现在都是摇号录取了。小学奥数确实被禁了,但需求还在,办竞赛有钱赚,只能转黑了。
其实,如果告诉他们,那些重点校,拿出来摇号的名额只有百十来个,但初一一开学坐在教室里的有五六百人,其他孩子怎么招进来的呢?
当然,随着各方压力,黑竞赛也越来越不规范,可信度降低。现在三好的重要性在小升初中反而越来越大。(见小花文章《六年级拿下市三好,你就赢了!》)
总之,不是家长傻,而是需求引导的供给。
--------------(分割线)---------------
下面,我们收集一些常见的黑话,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这样看到小升初的信息的时候也能更明白一些。
无论是黑竞赛还是黑话,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并非家长要把这个事情搞复杂,而是各方博弈形成了这种局面。各方都知道要干啥,怎么干,又要互相掩饰,有些像皇帝的新衣吧。
对于刚刚进入小升初阶段的小白家长而言,明知前路黑而幽深,也要在黑夜中奋力前行。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