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青少年信息学竞赛资讯汇总(更新)
一、5月赛事
(一)上海月赛
比赛时间:4月30日18:00-5月4日18:00,任选一段连续的时间
比赛形式:在线
比赛网址:iai.sh.ch
报名时间:不用提前报名,到时登录进去做题即可
报名费:无
(二)常州程序设计小能手
比赛时间:5月14日上午
比赛时长:2.5小时
参赛对象:常州市中小学生
报名截止时间:4月28日
报名方式:通过学校
比赛方式:线下
(三)信友队第4届图灵杯趣味网络邀请赛
比赛时间:5月15日9:00-13:00
比赛形式:在线
报名费用:0
(四)第3届大湾区青少年编程认证
报名时间:4月3日-5月4日
认证时间:U12组5月21日上午,U18组5月21日下午,U15组5月22日上午
报名费用:150元
认证形式:线上
(五)第13届蓝桥杯国赛
报名时间:4月25日0:00-5月15日23:00
考试时间:5月29日
报名费:300元
(六)2022北京青少年程序设计线上展示活动
正式活动时间:
海淀朝阳丰台:5月15日8:30-11:30
东城西城石景山通州大兴房山:5月29日8:30-11:30
活动网址:www.acode.org.cn
报名邮箱:
东城西城石景山通州大兴房山:acode2022@126.com,
海淀朝阳丰台:hd_kc@126.com
(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PIO2022)中国区活动
活动方式:线下(南京外国语学校)/线上
活动时间:5月26日-30日
二、比赛简介
(一)蓝桥杯青少组
蓝桥杯大赛是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性专业信息技术赛事。2010年至今,蓝桥杯吸引了北大清华在内的超过 1500 所院校、累计40余万名学子参赛,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
自2016年第八届起,赛事在原有的大学生数个专业编程组别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小学创意编程组,简称青少组。2019年第10届蓝桥青少年比赛加入了C++组。2020年第11届竞赛,超过4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青少组比赛。2021年第12届起,STEMA评测考试替代了青少组的地区选拔赛,更加全面和科学地评测学生的科技素养、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STEMA 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科技素养及逻辑思维,题型为单选题,内容包含计算机、数学、逻辑、物理、化学、生物、古诗等。选对得2或3分,不选得0分,选错扣1分。答题时间60分钟。第二部分考察程序设计,不指定具体的算法,评判时只看结果,不看程序实现方式。答题时间60分钟。
蓝桥杯青少组的比赛分为三轮:第一轮是STEMA评测,可理解成地区选拔赛,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优秀奖20%。一等奖自动获得省赛一等证书,不需要再参加省赛并获得国赛资格。第二轮是省赛,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优秀奖20%。一等奖获得国赛资格。第三轮是国赛,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优秀奖40%
(二)上海月赛
YACS 是上海市青少年算法竞赛(Youth Algorithm Competition in Shanghai)的英文首字母简写,发音读作Ya-K-S。YACS 是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于2019年发起的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分网络月赛和现场邀请赛两种。
网络赛形式为月赛,每月举行一次,按照难度,分为甲乙丙三组,难度不同,供不同程度的选手选择。首场网络赛于2020年3月举办。
现场邀请赛,每年举办一次,名额有限制,优先邀请网络赛成绩优秀的选手,小学组和中学组分开进行。
YACS 的组织工作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负责,青少年工委将和广大志愿者一起,将YACS办成一个有特色,有创新,有深度的计算机科普活动。
不同级别的难度比较关系如下:
丙组共有5道题,答题时间150分钟;乙组共有4道题,答题时间180分钟;甲组共有3道题,答案时间210分钟。
(三)信友队图灵杯趣味网络邀请赛
杭州学军中学信友队自2020年4月5日,举办首届“图灵杯”趣味网络邀请赛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了3届,吸引了来自29个省份和港澳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海外地区,国内外千余所学校近万名各年龄段选手报名参赛。也吸引了IOI国际金牌选手、NOI金牌选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大牛选手积极参赛。
为了保障比赛高端质量,由国际顶级高手出题和验题。同时技术团队引入谷歌总部高级工程师的技术全程保障快速、稳定评测。整个比赛过程中,场内选手和场外家长、老师可以实时查看排行榜。比赛结束后,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测评并生成排名公布排行榜。赛后,将送出精美奖品。
(四)大湾区青少年信息学编程认证
大湾区青少年信息学编程认证(BBCC)由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联盟指导,由深圳市计算机学会、澳门电脑学会、香港电脑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由ACM SIGCSE China、ICPC、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东莞市信息技术联合会、珠海市计算机学会、佛山市计算机学会、惠州市计算机学会、中山市计算机学会、江门市计算机学会、肇庆市计算机学会、河源市计算机学会、汕头市计算机学会、茂名市计算机学会、湛江市计算机学会等单位协办。
第三届BBCC共设两次线上认证和一次线下活动。线上认证共6个等级,分别为U12组初级(Ⅰ级)、U12组高级(Ⅱ级)、U15组初级(Ⅲ级)、U15组高级(Ⅳ级)、U18组初级(Ⅴ级)、U18组高级(Ⅵ级)。
线上认证各组别只设最高年龄限制:2022年9月1日前未满19周岁的青少年。其中,低年龄挑战高年龄段组别,必须先取得本年龄段的高级认证合格证书;高年龄可直接报名低年龄段认证。
线下活动将严格按照组别对应年龄进行录取。
(五)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sia-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 APIO),是一个面向亚太地区在校中学生的信息学学科竞赛。旨在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赛事机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该竞赛性质为区域性的网上准同步赛,在每年五月举办。APIO中国区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
由于比赛为网上准同步赛,主办方并不提供比赛场地,仅负责提供比赛试题、提供线上测评环境以及赛事的组织、评奖工作。每个参赛团必须明确指定一个或多个竞赛场地,所有选手必须在指定的竞赛场地参赛并全程接受参赛团组织的监督。
比赛以网上准同步赛的形式举行,主办方提供一定长度的比赛开放时间(通常为2天),在开放时间内,各国可选取任意连续的5个小时供选手参与竞赛。竞赛期间选手需解答三道试题,相当于IOI两试中的一试。
APIO选手分为A、B两组。A组60名,为正式选手,仅限现场选手。B组若干,为非正式选手,分现场和线上选手两类。
APIO为自愿参加。A组选手分配标准为每省1-2个基本名额,B组选手若干。对有突出贡献的学校或教师,CCF将给予奖励名额。CSP-J/S2021第二轮提高级一等获得者具有参加APIO的优先权,IOI2022集训队队员可以参加,但不可作为A组选手。
正常情况下,A组选手成绩以埃及主办方的实时评测结果为准。A组成绩排名前6位的选手将代表中国队参加主办国的成绩统计和国际奖牌竞争。B组选手的成绩将根据主办国的评测意见加以抉择,如果主办国仅为A组选手提供评测,则B组选手的成绩将以CCF NOI科学委员会根据赛后主办国公布的测试数据的评测结果来确定。
A、B组选手都将获得由CCF颁发的证书,证书有现场和线上的区别。其中获奖率是:金牌为参加选手的10%,银牌为20%,铜牌为30%。现场和线上选手分别统计计算。
APIO中国区比赛的影响力远不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但参赛门槛相对较低。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