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新中考首年大洗牌!黑马校扎堆崛起!

2025 年作为北京新中考改革首年,总分调整为 510 分,叠加统招名额缩减、直升与校额到校名额增加的结构性变化,各区县普高录取位次迎来 “大洗牌”。我们整理的216所学校近两年统招数据显示,多数学校录取区排呈上涨趋势,部分学校位次涨幅超2000名,而 “黑马” 校的崛起与老牌校的稳定,共同勾勒出北京中考新格局。
一、整体趋势:统招名额缩减推动位次普涨,区域差异显著
2025 年北京中考最鲜明的特征是 “录取位次普遍上移”。因直升人数增加(不计入区排)、校额到校名额大幅扩容,统招计划被压缩,导致考生需更高排名才能锁定目标校。从数据看,东西海朝等核心区头部校位次涨幅相对平稳,远郊区部分学校因办学质量提升,位次 “跳涨” 明显,而少数学校因资源整合不足,位次出现小幅下降。
二、各区亮点:“黑马” 校崛起背后的核心逻辑
1. 东城区:一六五中学成最大 “黑马”,联合培养显成效

东城区 21 所学校中仅北京五中位次微降 6 名,其余均上涨。其中,一六五中学以 2742 名的涨幅领跑,从 2024 年的 6422 名跃升至 2025 年的 3680 名。这一变化与其 “东直门联合培养班” 深度绑定密切相关 —— 两校实现教研一体化、同步教学,除学籍外资源完全共享,大幅提升了生源吸引力。此外,景山学校上涨 962 名,汇文中学上涨 829 名,反映出东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成效。
2. 西城区:头部校稳定,北师大亚太实验 “异军突起”

西城 “四金刚”(北京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北师大二附)保持强势,北京四中上涨 184 名,八中上涨 181 名。而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以 711 名的涨幅成为西城最大亮点,其依托北师大体系资源,近年在理科竞赛与综合素质培养上表现突出,叠加 2025 年高考成绩亮眼,吸引了更多中高分段考生。三十五中与七中并列涨幅第二(515 名),老牌校的办学积淀持续释放价值。
3. 海淀区:清华附中上地学校创纪录,涨幅 2968 名

海淀区是 “位次上涨” 的集中区,60 余所学校中仅人大附航天城学校等少数校位次下降。其中,清华附中上地学校以 2968 名的涨幅创下全市纪录 —— 从 2024 年的 8480 名跃升至 2025 年的 5512 名。这一突破源于其与清华附中本部的资源深度共享:师资互通、课程同步,且 2025 年首届高考成绩亮眼,成为家长口中的 “潜力股”。此外,育英学校上涨 2803 名、交大附中上涨 2364 名,均得益于集团化办学带来的资源辐射。
4. 朝阳区:北中传媒分校跻身第一梯队,涨幅 1295 名

朝阳区 10 所学校位次上涨超 1000 名,北中传媒分校(原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表现最抢眼:加入北京中学集团后,与本部混合编班、共享资源,位次从 2024 年的 1836 名升至 2025 年的 541 名,直接跻身朝阳第一梯队。和平街一中莲葩园校区上涨 1658 名、贸大附中上涨 1390 名,均因课程优化与升学质量提升获得认可。
5. 远郊区:丰台、房山 “新校” 与 “强校” 齐发力




三、2026 届考生参考:关注 “资源绑定” 与 “上升校”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