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早培复试重大变化 备考应该如何应对

周五下午CLASSIN通知了早培复试安排,第二天也就是19号早上就进行,复试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天延长到一天,家长下午才能接孩子。

有一位家长问我复试变化是什么情况。我的判断是要加大题量和增加考察的形式,各科分开来考。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太卷了,学得特别多、特别深,高水平的孩子特别多,这些情况应该在初筛的时候学校就发现了,高分的孩子特别多,而且分差很小,以前的复试考察已经无法筛选,复试题目的难度已经很难再提升,唯有通过加大题量,考察答题速度和知识掌握熟练程度来。

数学和英语依然是重点,这位家长担心复试语文作文可能提升难度,我的判断是不用担心,语文尤其是作文历来不难,校内水平就差不多了。最后昨天复试后传出来的结果,和我的判断基本一致。

简单回顾一下昨天的复试情况,昨天实际上考了两轮,上午一轮,下午一轮,语、数、英和小组讨论都有,具体题目后续整理出来再和大家分享。上午第一轮数学考了1小时,一共道14填空难度2、 3星,从易到难,2道解答题达到4星难度,每道题都有三问。然后语文考了40分钟,报考25道选择题,150字的小作文,介绍个人生活中的特长,阅读理解填空题,考了三首诗。英语听力一共听了三遍,时长两分钟,然后给10分钟时间根据听力画,有树、树叶、鸟、池塘、鸭子、花田小女孩,这个形式考过剑桥英语的就很熟悉了,难度不高,接着是一个关于社团活动的分小组讨论环节,先讨论,然后每个人都要发言30秒。
中午学校提供午餐,据说伙食不错,有洋葱炒牛肉、西兰花炒肉、果仁菠菜、娃娃菜粉丝和鸡腿。下午数学考了40分钟,20道选择题,大多为2-3星,个别4星,几何考了圆和扇形,是高思导引里的原题,我一直强调要把高思导引刷透,因为导引是小奥的母题库,万变不离其宗。应用题有周期问题、工程问题,组合考了策略、路线和花费,没有考行程问题。下午的语文先看视频,内容是关于对联,现学现考,给几个语句组合成对联,还要根据上联对下联,难度不算高。下午的小组讨论是每组4人,自己选话题讨论,然后选代表上台汇报发言。
下午的英语考了40分钟,题量较大,达到PET以上难度,五十多道题,有选择、完形填空,4篇阅读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体育的内容,从考察的形式、选题和答题要求接近FCE,要能读懂全文领会意思基础上做题。
从上面大家就能看出,早培选拔已经完全脱离原来以奥数为主的考察方式,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有志早培的还是要提前学习准备才行,而且越早动手准备越好,语数英三科都要准备,综合知识储备要有,并且还要在现场口头表达等方面下点功夫,每一个考察点都算分的。
关于入营阶段,由于复试就已经进行了小组讨论这些考察团队协作能力的环节,可以预期入营阶段这部分就不会是重点了。我认为,入营阶段,很可能重点考察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主要就是数学,并且难度会提高。因为综合素质在复试阶段都考察完了,选拔出来的孩子基础都是没问题的。
入营考察的内容很难预测判断,因为可以考察的知识点太多了,哪怕选一些大学的内容都不足为奇,例如一些和人工智能学科相关的数学课程知识,想提前学完是完全不可能的,投入产出也不划算。有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要上这么高难度。道理很简单,学校要考察的是孩子现场学习的能力,如果大家都没学过,可能考个初一的就行,但是架不住有些孩子提前已经把初中都学完了,那就只能考高中的内容了,就这么一层层堆上去,结果考的是越来越难。
入营阶段的考察,一般不会凭空让孩子解难题,会给很多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让孩子能够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学习,然后解题。已经走到入营阶段,就不要想太多了,轻松上阵,充分展示就是。
最后想说一点,这两年RDF在小升初阶段的捞人据说是从入营但是没考上早培的孩子里挑,但是要有ZB,能进人大附的,必定不是寻常人,不但自己要牛,家里也要给力。我们要想清楚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那个序列,否则,投入大量精力,最后可能也只是分母而已。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