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早培封神之路:如何培养碾压同龄人的语言能力?

谈到教育话题,海淀领跑全国,人大附傲视海淀,而早培班——就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终极王者!作为人大附中特色培养项目,早培班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布局。
万里挑一?只是入场券!
早培的选拔,堪称教育界的“极限挑战”,能突围而出的孩子,无一不是天赋与努力的完美结合。然而——上岸早培,才是真正征程的开始!
进入早培后,学生面临的是全新的成长课题:如何从“天才云集”的环境中再次突围?当身边全是顶尖选手,普通“优秀”已不足够。早培生的终极目标,不是适应,而是超越天花板,定义新高度!语言能力精进之路:如何实现持续而扎实的提升?

学而思国际
在读/已毕业早培学生案例分析
「1」国内路线,目标清北
F同学:2019学而思国际毕业学员,高考699分,录取北大元培学院
F的理科成绩很强,初一初二就已经在数学、物理集训队中进行训练。理科优势强,所以F妈很坚定走国内路线,她给孩子制定的路线是用理科竞赛走强基,冲击清华北大。
F妈还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英语不能拉分,所以她让孩子在初二的时候正式开始学习托福,并且取得了100分的成绩,这样做的好处是,F在8升9的直升考轻松过关,高中英语也能轻松应对,最终取得了高考英语137分的高分。正是初中阶段打好的能力底子,让F在高中,也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理科竞赛中,为后续冲击清北做好充足准备。
「2」国际路线,目标藤校
Y同学:2019年学而思毕业学员,录取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达特茅斯
在早8到早9直升考之后,Y没有被分到数理竞赛班,这时候Y妈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可能不一定能进清北,所以国际路线也许是性价比更高的一条路。所以Y妈选择了为孩子转轨国际路线,Y选择入读了人大附美国分校,在美国完成了4年的美高生活,最终申请时拿到了4所藤校的录取,现在Y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大二,专业是数学精算。
回顾Y妈的培养路径,有两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 首先,初中让孩子在学而思国际学习了早培定制班+托福基础班两个课程,打好能力底子,让转轨变得轻松自然。第二,关键节点敢于做决策,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一条路线。
「3」双线规划
Z同学:2018年学而思毕业学员,录取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
Z同学是典型的双线规划的妈妈,国内和国际线都可以考虑,但有一点,Z妈是很清楚的,就是不管走哪条线,英语是不能拖后腿的。所以Z同学在初二的时候,完成了托福学习,取得了105分的高分。最终Z选择直升,冲击清北,高考成绩考到了北京前20,是神秘屏蔽生
妈妈坦言,双线规划始终要做好变化的准备,但众多变化中不变的就是英语能力,一定要尽早拉到天花板,才能做到双线的自由选择。即使本科阶段没有留学,也为后续深造节省了语言学习的精力。

早培孩子的英语规划
「1」考入早培:语言门槛不算高
先看一下早培孩子入营时的英语考核。很明确:小学5年级:达到PET水平,对应欧标体系
在这个预备阶段,我们建议家长,帮孩子选择长期、科学的原版体系,用2-3年时间,从启蒙达到PET水平,这个阶段,要相信“慢即是快”,不要试图拔苗助长、弯道超车。
「2」入读早培后:缓解分班考压力
入读早培后,英语能够一定程度,帮孩子分解分班考的压力。
下图,是咨询了2025年3位早培在读妈妈后的路线图表。

早培孩子的三条规划终局
根据后面的走向,我们把孩子们分成:
目标直升的孩子
目标美本的孩子
双线规划的孩子

这次分流考试至关重要,因为大概有一个班的学生会在这次分流考试中被刷掉。这次压力就像中考对于大部分公立校的孩子一样,是早培初中阶段至关重要的一次考试。
8年级的5次大考的综合成绩,决定了大概有3个班的孩子能够直升到人大附的高中早培班,而这3个班,也将是重点冲击清北的3个班。
如果想提前1年直升人大附,早培孩子需要在8年级保持成绩名列前茅;如果理科拉不开差距,那么英语成绩则显得至关重要。这不仅看重孩子们的日常积累,也要求后天长时间的付出和稳定性训练。
「3」解决方案
目标直升的早培孩子:
在8年级就要把英语学到B2(高考)水平。也就是说,哪怕6年级进了早培,也不是万事大吉,英语要继续保持训练和提升,花1.5-2年时间从B1提升到B2水平。
目标本科出国的早培娃:
这部分孩子前面的路径和目标直升的孩子路径基本一致,但转折点有可能发生在9年级。9年级时,早培的孩子是可以免试进入人大附中国际部读书的,进而申请国外本科。
要进入ICC就读新高一,建议在9年级左右把语言水平提升至托福100+水平。所以8年级上,是这部分孩子最晚开始学习托福的一个关键节点。
双线规划的早培娃:
对于7、8年级,尚不明确未来目标的早培娃,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英语水平至少要能够应对早培8年级的难度和5次大考的强度,那么英语水平的下限是学到B2/高考水平,上限是取得托福100或者105+,才能够在国内冲击清北、国际冲刺海外名校的赛道从容切换。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