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简单数学超难?2025广州中考各科目解读来了!

今天是广州中考的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道法和历史,明天将是工作中考的最后一天,考的科目是英语。
和圈圈看一下今天数学、道法和历史科目的情况吧
01
各科目难度讨论
在今天考的三个科目中,考生普遍觉得道法简单,历史较难,数学则两极分化,有的同学觉得难,有的同学觉得简单,你觉得呢?
一、道法:简单




二、历史:大题偏难



三、数学:难度评论两极分化
在今天上午的数学科目考试中,有同学表示很难,很懵圈,莫名其妙,有同学表示今年的数学不是很数学。



也有同学表示今年的数学比较简单,对基础扎实的考生很友好。有同学则表示保底115分。


恰逢今天考完数学科目后,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有同学表示,广州下的不仅仅是雨,还是中考生的眼泪。

02
专家解读各科目考情
除了考生的讨论外,圈圈整理了广州中考研究专家对今年中考各科目的解读,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一、语文科目解读
下滑查看详情
广州中考研究专家表示,今年语文中考试卷分为“书香校园”专题活动、“人与自然”专题阅读、“我与我们”专题写作三大板块,另设有附加题,学生的答题过程也相当于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试卷整体呈现出选材多样化、试题情境化、知识结构化、思维过程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周围世界,鼓励学生动态多元表达,读写融合,教考衔接,综合体现考试育人功能。
“今年的作文题目《我与我们》,守正创新,注重思辨,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和鼓励学生关心周围世界,动态多元表达,走出写作窠臼,拥有宏阔视野和博大胸襟。此作文题放置在时代背景下,加上AI迅猛发展,人际关联的深度思考与表达,别有一番价值引领的意义。
该专家分析道,题目《我与我们》具有良好的学生立场,学生有话可说,有广泛的表达空间。从2023年《一样的,不一样的我》,引导学生寻找成长中的闪光点,到2024年《那个教会我说谢谢/往前走/看见美的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再到2025年《我与我们》,引导学生关心大千世界,不囿于课本和狭小空间,反思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把“我”的成长和“我们”的成长结合在一起。作文题目一直在往前探索,鼓励学生勇敢地把眼光和笔触伸向自然和社会,一步步走出写作的窠臼,开出明媚的思想之花。
二、化学科目解读
广州中考研究专家在分析化学中考试题时提到,2025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显得更加友好平和且有良好的区分度,充分体现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定位。
“一是基础试题的占比有所提高,考生入手更加容易,确保绝大多数考生取得应有的学业成绩;
二是提高了部分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生源选拔;
三是优化了主观性试题的难度结构,基本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有助于缓解考生紧张的心理状态。”
广州中考研究专家还表示,化学试题还有其他一些突出亮点:充分体现新课标新教材所传达的新的学习经验和认识视角,很多试题有新教材的影子;
在真实的生活生产场景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问题;
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生产安全、生态保护等与化学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例如广州空气质量改善问题;
试题情境凸显地域特色,十五运会、“南海一号”考古、岭南佳果荔枝等都有呈现。
三、物理科目解读
广州中考研究专家分析,今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依据课标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着重从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和科学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科能力,全面考查学科素养水平。
广州中考研究专家还提到,物理试题素材参考教材,情境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的成果,注重时代性,倡导反机械刷题:“如第8题的‘人工心脏泵’、第9题的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第11题‘风光互补’路灯等,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教学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引导教学重视数值计算,如第15题自动储水箱、第16题电热加湿器等涉及的相关计算;渗透跨学科实践,如第12题物理学与地理的关联,第18题的创新实验等。强化实践意识,体现对实践与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03
广州中考题目出炉
圈圈收集了2025广州中考数学的真题答案,供大家参考估分。不过请大家务必保持好心态,请勿让已考完的科目影响后续的考试心情。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