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超常选拔是锁区?还是不锁区?是叫停?还是继续?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 浏览 每年7月,是北京小升初超常选拔考试的月份。随着几年前海淀和西城对超常选拔招生进行锁区,原本以为因此可以降低考试热度,但实际并未有多少消减。相反,因为海淀西城的锁区导致更多家长的不满。对于学籍不在海淀西城的牛娃来说,在小升初阶段失去了竞争某些名校的机会。最大的利好给了西城孩子,既可以参加西城选拔,也可以参加海淀选拔。2024年7月,西城某校超常选拔和海淀某校超常选拔初试时间重叠,西城家长犹豫该让孩子参加哪个考试?聚集牛娃最多的海淀家长虽然不会因为有其他区孩子同时参与竞争而担忧(毕竟海淀这些娃的实力在线),但西城家长的多项选择却让海淀家长叹为“不公”。超常选拔是否应该锁区呢?先看看选什么?选的是超常孩子,字面意思就是智商超群或者在某个领域有着过人的天赋。天生超常根据遗传学定律是有概率的,筛选基数大更有利于选出天生智商超群的孩子。锁区意味着筛选基数变小,不锁区更有利于超常选拔的初衷。不锁区,超常选拔选出了多少超常孩子?海淀某校的超常选拔是众多家长的首选,因为选拔考试的内容全面,对不是超常的孩子比较友好,只要孩子听话认真,能提前好好学习,不管是否能考上,对未来的升学都是有助力的。看似相对友好的选拔,却成就了宇宙最卷海淀区。孩子们所谓优秀的背后,承受了多少不该承受之重。对普通孩子而言,用尽全力甚至超出全力,考上又能如何?看似暂时的“升学赢家”,却暗藏各种隐患:医院的“不上学门诊”挂号难,孩子抑郁率占比逐年递增且年龄逐渐低龄化……人的能量是守恒的,过度透支会导致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对超常孩子而言,智慧超群是需要更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的。原本在可以开启更多探索和求知的年龄,却因为升学竞争卷入一条窄窄的赛道。“慧而弱”——恰当的描述了过早在高负荷学业压力下超常孩子的成长现状。西城某校的超常选拔历史更久,从以前的全国选拔,到后来的北京市选拔再到现在的西城区选拔。虽然一如既往的坚持选择天然超常孩子,但面对一直递减的筛选基数,再加上人造超常孩子越来越多。如果不改变选拔机制和考试内容,天然超常被选出的概率会越来越低。用锁区的一刀切方式希望得到改善,实际上效果甚微。超常选拔如果继续锁区,这个项目对于人才筛选的意义不大。超常选拔如果不锁区,但选拔方式和考试内容不调整,这个项目对于人才筛选的意义也不大。当一个人才选拔项目弊大于利时,与其存在不如叫停。超常选拔的初衷是选拔超常人才,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卷入这个竞争。如何选出合适的人才,需要合理的选拔机制和选拔方式。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或许更有利于人才筛选。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