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上海小升初分班考指南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0 浏览




01

上海25小升初有没有分班考

上海小升初的家长初中学校落定之后,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分班考?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分班?

今天我来跟大家说说,记得关注收藏!

根据现行教育政策规定,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学校,都不允许组织公开的分班考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可能存在一些隐性的分层方式。比如,一些学校会通过“入学后摸底测试”或“暑期夏令营评估”来实现分层教学。还有学校会在开学后进行数学、英语“单元诊断测试”,根据成绩选拔部分学生加入“拓展班”。也有学校以“兴趣小组选拔”的名义筛选高能力学生,为其优先分配竞赛资源。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变相的分班考试,但学校通常不会公开宣传,也不会明确表示这是在进行分班。 

02

上海小升初学校怎样选拔优秀生和特长生

小升初学校落定之后,很多学校都会进行分层组建固定好班。那么对于成绩优秀的和有特长的学生究竟怎么选拔呢? 

对于成绩优秀学生的选拔,学校通常会关注学生小学四五年级的期末成绩,尤其是语数英主科成绩。若满分 100 分,各科成绩在 90 - 100 分可视为优秀。也会参考成绩的稳定性,如连续几个学期成绩都名列前茅。部分学校会在小升初阶段组织自己的测试,测试内容除了小学基础知识,还可能涉及拓展知识和简单的初中衔接知识。例如数学的部分奥数题、英语的初中题型等,以此选拔出成绩优秀的学生。

对于特定特长学生的选拔比如:

艺术特长: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和表现力,具备良好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表现能力和相应的技能。如在市级及以上艺术比赛或展示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或在区级及以上艺术类社团或学生艺术团中担任重要角色。

体育特长:学生需在小学阶段参加系统体育训练,在市级比赛中取得前八名,区级比赛团体第一名、个人前三名,或经过体育部门确认有培养前途。如田径、游泳、足球等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

科技特长:在科技竞赛中获奖,如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或有相关科技作品、发明创造,展现出较强的科技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能会从小学获取学生的相关资料,如成绩、获奖情况、老师评价等,也会让学生自己提交相关证书、作品等证明材料,还会通过面试、测试等方式亲自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综合这些方面来确定学生是否符合进入固定好班的标准。

03

上海小升初班级分配的形式

上海小升初的学校落定之后,就要关注初中的班级是怎样的一个分配形式?

今天我来跟大家说说这5种,记得关注收藏!

1.固定好班:学校依据一定标准,将成绩优秀或有特定特长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固定的班级,如理科班、实验班,特长班,A班等,这些类型的班级师资通常都是顶配的啊。

2.分层走班制: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水平,将课程分为不同等级比如AB班,学生按照自己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到不同的班级去上课,实现因材施教。在后续的学习中, 会通过定期的考试,平时的作业表现,课堂参与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有学生在低层次的班级中成绩进步明显,达到了高层次班级的标准,比如就有可能从B班掉到A班。反之,如果A班的学生成绩下滑不满足A班的要求,就有可能被调到B班。 

3. 依据小学成绩和评价直接分班:学校不进行专门的分班考试,而是参考学生小学阶段的成绩,尤其是四五年级的期末成绩,获奖情况,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直接进行分班。这些都是初中学校可以从小学老师那边直接获取的信息。 

4.通过入学体验活动分班:学校会组织几天的体验活动,可能包括军训、参观学校设施、参与一些简单的学习活动或小组项目等,通过观察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最终确定分班。

5.蛇形分班:蛇形分班是很多初中学校班级的一种分配模式,具体是先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摸底考试,然后按照成绩给男女生分别排名,再通过蛇形排队的方式进行分班。比如,学校预备班有10个班级,会把成绩第一名的男学生分在1班,第十名男学生分到10班;第十一名男学生分到10班,第二十名男学生分到1班。同时,把排榜好的女生,第一名分到10班,第十名分到1班,第十一名女学生分到1班,第二十名女学生分到10班。以此类推。 这样能保证每个班级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且男女生比例合理,也可杜绝一些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学生编班结束后,学校会事先按照教师的教学能力、经验等因素,合理均衡地为各个班级搭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有时班主任教哪个班可能会通过抽签等方式决定,以保证各班的师资力量也相对均衡。当然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是蛇形分班的。 很多还是会进行暗搓搓的分班考。 

所以不管学校以怎样的形式来选拔,不管他有没有考试,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分班考的准备。 最后,不管是哪种形式,分到怎样的班级,初中的四年一定全力以赴!加油!



发布于 2 天前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