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区公办小学验证进行中,民办学校录取也将开始

上海幼升小进入关键阶段!公办验证与民办录取全攻略
随着2025年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家长们翘首以盼的公办小学验证和民办学校录取即将全面展开。这篇攻略将为您梳理最新政策动态、关键时间节点及实用操作指南,助力孩子顺利入学。
一、公办小学验证:材料审核与统筹规则
(一)验证时间与流程
1. 第一批验证:5月17日-20日,各区通过“一网通办”系统调取户籍、房产、社保等信息,与家长登记信息比对。若信息一致,家长将收到入学告知短信;若需补充材料,验证点会通过电话或邮箱联系。
2. 第二批验证:5月24日-25日,主要针对材料未通过、民办摇号未录取或特殊情况(如随迁子女)的家庭。需注意,第二批验证并非“统筹入学”,部分热门学校未摇中的人户一致家庭仍有机会回对口学校。
(二)材料准备清单
1. 沪籍儿童:户口簿、《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房产证明(如房产证或租赁备案);人户分离家庭需提供《居住登记回执》。
2. 非沪籍儿童:户口簿、父母一方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儿童《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社保缴纳证明(近6个月)或灵活就业登记(连续3年)、居住证明。
3. 特殊群体:港澳台及外籍儿童需提供通行证、居留许可等;随迁子女需确保居住地址与父母居住证一致。
(三)录取顺位与统筹规则
1. 优先顺序:人户一致>人户分离(有房)>非沪籍(积分达标)>随迁子女。
2. 五年一户政策:除崇明、奉贤外,其余14区执行“每户地址五年内仅一次同校对口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
3. 验证点≠录取学校:验证点可能为对口小学,但最终录取结果以入学告知短信为准,热门学校需根据入户年限、户籍类型等排序。
二、民办学校录取:摇号规则与学费新政
(一)关键时间节点
1. 摇号时间:5月19日(徐汇、长宁等6区)和5月20日(黄浦、静安等10区)分区分批进行电脑随机录取。
2. 调剂志愿:5月22日公布调剂顺序号,未招满的民办学校将根据调剂志愿录取,家长需及时确认。
3. 结果查询:录取结果通过短信通知,也可登录“一网通办”或“入学报名系统”查询。
(二)政策变化与注意事项
1. 公民同招深化:民办与公办同步招生,一旦被民办录取不得放弃,未录取者按同类排序靠后原则统筹公办。
2. 政府购买学位:14所民办小学免学费(如静安区4所、宝山区锦秋学校),85所学校学费大幅降低(如虹口区丽英小学仅收50元/学期)。家长可登录“一网通办”查询所在区购买学位学校名单。
3. 调剂志愿选择:分为同校调剂、区内调剂、集团内调剂三类,建议根据居住便利性和学校资源合理填报。

(三)学费与招生计划
1. 学费调整:部分学校学费显著下降,如松江区赫贤学校小学部学费从9.6万元/学期降至8万元,浦东新区正达外国语小学为2.3万元/学期。
2. 招生范围:部分民办学校仅限本区招生(如浦东万科学校),全市招生学校需注意居住证或户籍要求。
三、家长必知: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材料补充与验证
• 线上验证为主:“随申办”或“一网通办”的电子证照与纸质材料效力相同,无需重复提交。
• 材料不全处理:若需补充材料,按验证点通知通过邮箱或现场提交,未被通知则无需操作。
(二)民办摇号与公办统筹
• 摇号失败影响:未被民办录取者仍可参与公办统筹,但排序可能靠后,建议优先确保公办对口资格。
• 调剂志愿风险:调剂录取后不得放弃,填报前需充分了解学校地理位置、学费等信息。
(三)随迁子女入学
• 社保与积分要求:父母一方需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不含补缴)或连续3年灵活就业登记,积分满120分可优先统筹。
• 材料一致性:儿童居住证地址需与父母居住证、居住证明一致,否则可能影响录取。

四、行动指南:高效办理入学手续
1. 及时关注通知:保持手机畅通,定期查看“一网通办”和“入学报名系统”更新。
2. 提前准备材料:按区教育局要求整理原件及复印件,非沪籍家庭尤其注意社保和居住证明有效期。
3. 多渠道咨询:各区教育局官网(如“上海普陀”“上海松江”)和学校招生办提供最新政策解读。
4. 冷静应对统筹:若未被对口学校录取,可联系教育局协调或考虑民办调剂,但需权衡时间与资源。
结语
幼升小是孩子教育旅程的重要起点,家长们需以“稳”字当头,紧扣时间节点,明晰政策规则。无论是公办验证的材料审核,还是民办摇号的志愿选择,都需提前规划、从容应对。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上海这片教育沃土上,开启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提示:各区具体政策以教育局公告为准,建议家长登录“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shrxbm.edu.sh.gov.cn)或关注各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