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志愿填选逻辑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4 浏览




魔都的中考填报顺序是:考试→估分→填志愿→公布分数→各志愿录取。

估分是中考志愿填取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你不是太能确定自己考了多少分,更不知道同一届其他人拿了什么牌。

这一届发生过有娃自我感觉良好,数理答案模糊估,英语语文都往高里估,什么语文估135+,英语145+的分数都出来了,然而最后出分低了20-30分;当然也有娃生性谨慎,估分估低了10分,这都会对志愿选择产生影响。再说了,理科分数好估,毕竟答案是唯一的,文科估分就比较难了,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作文加起来分差5-10分也是可能的。但,好在中考录取有四个阶梯,一档接一档,主打一个不浪费分。

中考的志愿填选优先级是这样的:自招→到区→到校→平行志愿,一旦前一个志愿被录取了,后面的志愿全部失效了。这就是为什么学长们都会劝你前面的志愿要“冲一冲”。

通俗点讲,自招就是给市重点学校的倾斜政策,让他们可以在全市中学生中挑选自己满意的生源。自招志愿,每个学生可以填两个。

明面上,自招开启都是在中考后,事实上,好学校的自招号角,初二下学期已经吹响,按照学生程度一轮轮撩走:前一年11月(竞赛生上岸)、暑假、11月、一模后陆续敲定,次年的3-4月份再捞一波。

但,这些约定都是君子协议,自招协议的生效一定一定是在7.1正式签约后,才对双方才有真正的约束的意义。也就是说,在7.1之前,双方都可以赖账,做渣男渣女。

等到中考完再自招时,很大部分名额都已经互相确认过眼神,其他都属于补坑的、捡漏的。当然这两年实践下来6月底的自招也是有机会的。比如,学校希望通过6月底这两天的考试网罗一些沧海遗珠;比如,“海王牛蛙”手里握了好几个offer,却依然跟校方藕断丝连,等到7月1日才告知自己不去签署协议,这时校方颇为被动,要去填选报考了自招的学生中再补一个合适的。emm,估计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一个备胎库。

当然了,走自招路线的孩子都是各家学校的心尖尖,小升初那会儿就已锋芒毕露,有所端倪。孩子好,妈妈再加一点buff:规划好,消息灵通,自然在初升高的领域也能拔得头筹。

所以,自招拼的是娘的规划和娃的实力,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果。





发布于 2025-05-10 15:3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